APP下载

全椒民歌肌理中的吴楚文化耦合①

2020-06-19张雪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0年0期
关键词:全椒县号子小调

张雪丽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东部,界于江淮分水岭和滁河之间,东部、北部和滁州市南谯区接壤,西南与肥东县毗邻,西南、南部、东南部与巢湖市、含山县、和县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隔滁河相望。有“江淮背腹”“吴楚冲衢”之称,历史上是古代吴楚两地交通之要道。截至2019年,全椒县共辖10个镇(襄河镇、古河镇、大墅镇、二郎口镇、武岗镇、马厂镇、石沛镇、西王镇、六镇镇、十字镇),县城驻地襄河镇。

一、千年古邑全椒的民歌与儒林文化背景

(一)儒林文化与全椒民歌的历时性特征

全椒原是一个古邑,历史文化悠久。据考古发现,其境内“华龙遗址”“白衣遗址”“古城遗址”等多处古聚落遗址,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全椒县境内就已有人类活动。“四千多年前,皇帝之孙古帝颛顼高阳氏在椒陵山(今县城釜山新村一带)建立椒国。”(1)全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椒县志》,黄山书局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路史·国名记》中便有“高阳氏后中有‘椒’的记载”,春秋时椒国演变为楚国的椒邑,“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在椒邑置县,因椒邑多全姓,‘全椒’县名由此而得”(2)全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全椒县志》,黄山书局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隶属九江郡,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六朝时,全椒县名曾频繁变更,直至隋大业初复名为全椒。《隋书·地理志》云:“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此后的1400多年,全椒虽历属过不同州郡,然县名不变至今。

吴楚文明的交替出现,使全椒古城孕育出深邃而厚重的“儒林文化”和“走太平”等民间传统民俗。儒林文化中涉及对科举制度、人物性格、语言语法、饮食文化、女性形象、叙事艺术、结构特点等文化的描述与解读。对徽文化的描写,体现了徽文化对吴敬梓创作的影响,以及为后人研究徽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吴敬梓《儒林外史》中体现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3)朱万曙、王印东:《〈儒林外史〉中的人文精神》,《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81—85页。的儒林文化人文精神,是珍贵的文化资源。

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是全椒独有的传统习俗,已有1500余年历史。“走太平”是中国吉祥文化的代表,该习俗最早起源于古代楚地的“走百病”,大约在清康熙以前,民间谚语有了“太平日”“走太平”的说法,这一风俗的名称逐渐由“走百病”演变为“走太平”,全椒已将此“楚地”共有的风俗,融合全椒独特的文化内涵,集合了吉祥祈福的心理暗示,升华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习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整县倾城男女老幼,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以此祈祷风调雨顺、消灾除病、平安健康。全椒“儒林文化”与“走太平”民俗文化的耦合,充分体现了全椒多元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二)全椒民歌的分布与文化的多元耦合

“自古以来,全椒曾受过吴、楚文化的交替影响,也受到因战争等因素带来的人口频繁迁徙、融合的影响,产生出多姿多彩的文化。”(4)关敬文:《全椒民歌》,全椒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4年版,第6页。全椒地处江淮之间沿江丘陵平原区的东北部,呈“三山五丘二分圩”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北、西北部为起伏不平的低山区,中部为岗丘洼地相间的波状平原区,南部为地势平缓的河谷平原。境内形成了北部低山绵延,中部丘陵起伏,南部河流环绕的兼具山区、丘陵与圩区水乡特色的地貌特征。“吴楚文化”“儒林文化”和“太平文化”的多元耦合,孕育出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椒民歌(2014年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全椒民歌》一书收集的109首歌曲,以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全椒文化志》《千年古县全椒》等相关资料的查阅,对全椒民歌的分类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梳理如下:全椒民歌体裁包括山歌、田歌、号子、小调、舞歌等。山歌又分为一般山歌、慢赶牛、靠山音、犟颈红、导板腔、风摆柳等类型;田歌包括秧歌、吓老鹰、打麦歌、采茶歌、薅草歌等类型;号子包括车水号子、犁田号子、打夯号子、舂米号子、板车号子、数号子等;小调类作品非常丰富,内容多涉及爱情、生活等诸多方面;歌舞类作品以《划龙船》《兰花灯调》最为代表。从歌曲的题材内容进行划分,生产生活类民歌有《采茶》《采桑》《车水号子》《拾棉花》《打麦歌》《卖杂货》《张家大姐真是好》等;爱情题材的民歌有《十月想郎》《调情》《四季相思》《秀荷花》等;《三劝我郎把兵当》《送郎参军》等革命题材的民歌小调属填词类歌曲;伦理道德教育类民歌有《四封信》《五劝姐妹》《手扶栏杆》《劝干歌》等。

全椒北部山区马厂、周岗、黄栗树、三合、隆兴一带,流行山歌、小调、号子,以山歌为主;西部的章辉、古河、复兴、管坝、新兴、大墅,东部的十字、界首、八坡、南平、谭敦、襄河镇,以及中部的小集、黄集一带,流行田歌、号子、小调,以田歌为主;南部的陈浅、官渡、赤镇、广平等圩区一带,流行秧歌、号子、小调、舞歌,以秧歌为主(如表1)。

表1 全椒民歌分布特点

“全椒民歌犹如烂漫山花,绚丽多彩,开遍全县村镇山洼。有高亢嘹亮的山歌、秧歌,有铿锵有力的田歌和劳动号子,有清新优美的流行小调,有婉转悠扬的慢赶牛……各以其不同的风貌歌唱朴实的爱情,表达生活的情趣,歌颂人民的勤劳勇敢,也展现出在旧的封建黑暗社会里广大下层人民群众一幅幅心酸的图景。”(5)关敬文:《全椒民歌》,全椒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4年版,第1页。

二、地理空间影响下的全椒民歌音乐风格的方言特征

(一)全椒民歌方言结构中的过渡性语言印记

(二)全椒民歌音乐形态中的文化烙印

全椒地理位置属吴头楚尾,吴楚文化的交融,使得全椒民歌的曲调既有淮河流域粗犷、高亢、豪放特色,又兼具长江流域民歌的细腻、婉转、抒情韵味。各区域民歌音乐形态特点的呈现,是基于当地方言色彩特点基础之上的。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继承的形式,是传承当地民歌文化特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入声的有无是方言分区的一条重要标准,全椒民歌所在的江淮官话色彩区方言特点、“过渡性”的方言色彩特征,以及历史中遗留的浓郁的吴楚方言音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该区域民歌的旋律和音乐风格。全椒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表现为:音阶以五声音阶为主,六声音阶在号子类作品中有一定比例。如,采集于黄栗树村的《车水号子(二)》、广平大於的《车水号子(三)》和《车水号子(四)》等。宫、商、角、徵、羽五声皆有,调式以徵、羽调式为主,徵调最多,宫调次之,商调再次之,角调式较少;节拍以四二拍居多,四四拍次之,也有少量混合拍子,如《秧歌(七)》《犟颈红(二)》《慢赶牛(二)》等;歌曲旋法多变,以大二度、小三度和小三度、大二度环绕的旋律进行为基础,四度、五度上行或下行跳进旋法特点突出;六度、七度大跳在《秧歌》体裁的作品中出现较为频繁,如《秧歌(三)》(丫头调)的上行纯五度大跳,《秧歌(五)》中第一小节的下行六度大跳,《秧歌(六)》第一小节的七度下行大跳,以及《吓老鹰(二)》中第二和第三小节之间的七度上行大跳等。歌曲结构以短小的单乐段、复乐段结构为主,“分节歌”形式较多;衬词丰富,如常用“啊”“呐”“呀”“哦”“嗬”“嗨”“哟”“哎”“吔”“啰”等衬词;演唱形式分独唱、对唱与一领众和等类型;演唱时真假声结合,“真声为主”;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儒林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核广泛渗透于全椒民歌。题材丰富的全椒民歌,呈现了人们对生产劳动及所在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这些内容在生产劳动类的民歌中有所体现;对于真善美的赞誉、假恶丑的鞭挞,以及对独立人格的礼赞展现在生活、爱情、填词类的小调民歌当中。民间歌舞《划龙船》对“风调雨顺好年成”唱赞,及期盼风调雨顺的民俗仪式的信仰,体现了“太平文化”在当地民众心中的深刻烙印。

(三)全椒民歌中留存的地理空间特征

由于全椒各区域地形、地貌的差异造成生产方式的极大不同,加之其内部方言的差异,形成了低山区、岗丘洼地相间的波状平原区、地势平缓的河谷平原等区域民歌音乐风格具有多样性特征。

第一,北部山区以山歌最为盛行。

北部山区民歌内容最为丰富,山歌、号子、小调均有,山歌是该地区最大的特色。山歌以采茶、采桑、插秧内容为主。据《全椒民歌》一书中收录民歌的情况看,在北部周岗、复兴、三合、隆兴、马厂等地流行的一般山歌共11首,调式特点鲜明,均是羽调式,歌曲旋律以级进与三度跳进的交替进行的旋法特点突出,也多出现四度跳进,偶尔出现七度大跳,如,三合姚村的《山歌(五)》;节拍以四二、四三的单一节拍为主,偶有混合拍子,如流行于三合蛮陈的《山歌(六)》;采集于章辉的《放牛山歌》是五声宫调式,音乐节奏欢快,歌词是随口即兴创作而来。速度由慢至快,重复多遍,对歌时采用同一曲调;周岗、三合、黄栗树等地的《慢赶牛》音乐特点鲜明,徵调式为主,多混合拍子,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进行与三度小跳,及四度、五度跳进的交替进行为主。采集于东部界首的《靠山音》是一首男女对唱形式的山歌。周岗和广平大於的《犟颈红》、界首大马的《导板腔》、十字冯庙的《风摆柳》都是当地有代表性的山歌。流行于该区域的《秧歌》(丫头调)也是该地区秧歌的特色之一,其音乐旋法特点非常突出。

号子也比较丰富,如,流行于黄栗树村的号子就有《车水号子》《犁田号子》《打夯号子》《舂米号子》等类型。作品以五声音阶为主,六声音阶有一定比例。如,《车水号子(二)》就是加入了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的六声宫调式,增加了下属音,功能较为完整,大调性加强。

小调类作品也比较多,革命题材的填词歌曲占一定比例,如《打倒强盗才能吃饱》《三劝我郎把兵当》《送郎参军》等。流行于周岗等地的《姐在河湾洗白衣》《鼓打五更》《郎在山上唱一声》《妹子可是的》等都是当地传统的曲调。

第二,中部、东部、西部丘陵地带流行田歌。

丘陵地带是岗丘洼地相间的波状平原区,与劳动民俗对应,反映打麦、剥麻秸等农事内容的田歌广泛流行于此地;号子类作品以《板车号子》最为典型;小调类民歌内容丰富,如,流行于十字的《摘黄瓜》《十恨》、小集的《倒贴》、界首的《四句猜》等;歌舞唱曲《划龙船》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风俗礼仪类民歌。

该区域民歌的六声音阶特点突出。如,采集于复兴博士王的《四封信》是加入了清角音的六声商调式,因增加了主音上方的三度音,音乐的小调性增强;十字的《摘黄瓜》是加入变宫音的六声羽调式,因增加了上主音,对于调式的完整性有所加强。

《打麦歌》是田秧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管坝一带。打麦歌音乐特点鲜明,收录于《全椒民歌》一书中的两首《打麦歌》,调式均为少见的五声“角调式”(关于“角调式”在民族调式中的稀有和独特的问题,在发表于2013年《人民音乐》的《繁昌“角调式”耘田歌特有现象的文化透视》一文中,已有具体论述)。独唱作品《打麦歌(一)》旋律节奏欢快,节拍是四二与四三交替出现的混合拍子。旋法多变,以“6、5、3”“2、1、6”为核心三音组构成的大二度与小三度环绕的旋律进行为主,四度上行后六度大跳下行的旋法特点突出。一领众和演唱形式的《打麦歌(二)》中的八度大跳,以及连续上行、下行的六度大跳旋法特点也非常突出;结构短小,歌词均为七字句。

第三,南部圩区秧歌和号子盛行。

陈浅、官渡、赤镇、广平等地属于圩区,是主要的产稻区,因此田秧山歌丰富,如,广平和赤镇的《吓老鹰》,陈浅的《姐在田里插秧棵》。

号子类作品内容丰富,如广平的《车水号子》《犁田号子》《数蛋歌》《数鸭歌》,陈浅的《车水号子》《数蛋歌》等。该类作品多为六声音阶,如,广平大於的《车水号子(三)》是加入了清角的六声羽调式,下中音的增加,起到加强调式的完整的作用;广平大於的《车水号子(四)》则是加入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而成的六声角调式,增加了属音,使调式的完整性上有很大的提高;陈浅的《数蛋歌(二)》是加入清角的六声缺“角”的宫调式。小调类作品多为周边地区流入,由于全椒自古水陆交通便利,周边地区民歌大量融入,并在当地得以传播与传承,如,《孟姜女》《虞美人》《跌断桥》等民歌小调多由扬州一带传入。总的来说,该区域民歌,小三度、大二度和大二度、小三度环绕的旋律进行特点突出,以级进和小跳进行为主,偶尔会出现七度大跳,如赤镇街的《吓老鹰(二)》中出现于第二与第三小节之间的七度大跳。该地民歌多徵、羽调式,宫调次之,有少量角调式,无商调式;衬词、衬腔丰富;单一拍子为主。

(四)全椒民歌演唱中的独特发声与古语发音

全椒民歌的演唱真假声结合,以“真声为主”。演唱不同体裁民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采集于章辉地区的牧童放牛之余对唱的《放牛山歌》,是放牛伢子挑逗甚至辱骂对方时所唱,每方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吆喝声”(实际上是帮腔起哄),此起彼伏,通常声音近似“吼叫”。演唱方法就比较独特,唱时歌者以右手食指第二节快速拨动喉结,发出颤抖之声。双方演唱曲调用同一曲调演唱。小调体裁的生活、爱情类民歌“唱腔”则较为平缓,尤其演唱情歌时要求运用各种声音音色表达歌曲内容反映的喜、怒、哀、乐之情。全椒民歌中保留了一些古语发音的特点,如,流行于界首大马地区的《靠山音》,其中一句“手巾送郎来擦汗”中的“擦”,本地方言读成“楷”。受当地戏曲影响,演唱唱腔有浓郁的庐剧唱腔韵味。

三、结 语

全椒民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文化,作品反映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生存状态,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与文化意识,是广大劳动人民对其世代依恋的乡土的叙事与诗意表达。“儒林文化”和“太平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全椒民歌内容中的体现,是历史变迁下多元文化的耦合印证。全椒民歌作为存在于吴楚文化交替出现的江淮官话色彩区以及过渡性方言色彩区影响下产生的民间艺术,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区域化特点。

猜你喜欢

全椒县号子小调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我家的“号子”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唱起号子走汉江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全椒县“浙油50”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全椒县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效果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