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市“儿童”群体非遗教育现状调查研究①

2020-06-19黄荟霖黄婷欣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20年0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问卷物质

黄荟霖 黄婷欣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一、研究背景与基础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凝聚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保护非遗,有利于延续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非遗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非遗也是国家维护自身文化话语权、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非遗可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非遗教育有利于帮助儿童熟悉传统文化,感知先贤精神气质,了解传统技艺。二是非遗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通过非遗教育,儿童将进一步了解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三是非遗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观。各项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有助于触发儿童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其文化艺术修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构成了非遗的教育保护体系。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为基础的,指父母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是在家庭(家族)中,长辈对晚辈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不断传授活态的、未经加工和修饰的、原原本本、真真切切的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们在家庭中也会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它具有自发性、本真性、启蒙性和连续性特征。(1)薛洁、韩慧萍:《论非遗保护中的家庭教育传承》,《民族论坛》2012年第22期,第48—51页。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础学科学习以及各类课外辅导占据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导致时间分配在非遗教育方面的缺失。

儿童群体在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我国儿童群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途径与具体实践主要表现在:“非遗进课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假期”及“非遗上舞台”等。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践行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儿童群体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学校非遗教育空泛化,非遗课堂随意化、边缘化等现状。

(二)研究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流变与消亡的威胁也在逐渐扩大。正如学者阮惠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考》(2)阮惠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思考》,《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1期,第244页。中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所受冲击主要体现在认知偏差,存在“重利用、轻保护”以及传承不力、对传承人的扶持不够等现象,非遗“活态传承”这一概念便是针对此类问题提出的。同时,非遗的传承还要注重“人”的因素,注重传承人的培养。

对于活态传承方面,关宏玉先生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析》(3)关宏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探析》,《网络财富》2009年第4期,第112—113页。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做到活态传承与静态传承相结合,树立全方位的“教育传承”理念,要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传承机制,在法律层面明确整个社会对于非遗传承的责任与义务。而段超、孙炜两位学者则更加关注我国非遗传承人方面,在《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4)段超、孙炜:《关于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62—67页。中,指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缺失以及相应措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进入互联网时代,众多新兴网络媒体平台的诞生与发展,也给了学者相应的思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5)任学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22期,第249—250页。中,任学婧提出,依靠互联网技术,依托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等平台,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

国际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侧重于立法方面。欧美国家在较早时期便有了保护民俗的法律法规。日韩国家不仅关注立法,也注重对于文化财富的研究展示。其中,日本对于“人”这一因素的重视,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大的借鉴、参考价值。在学者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6)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年第3期,第9—12页。的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到,日本对于非遗传承人选择的严格性与重视性。并且,日本尤其关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问题,这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儿童层面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思考方向。

联合国在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中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一款关于拐骗儿童罪的规定,“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教育是指家长利用外部环境与历史文化对6-12岁儿童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综合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教育现状,现代儿童教育内容主要可以分为生活教育、德商和情商教育、科学与艺术教育、社会商教育。(7)李建辉、张国超:《现代家长教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3页。而传统文化的培养作为一种复杂的儿童教育,近年来越发得到国家、社会、家庭层面的重视。在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有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目前,我国对于儿童的文化培养主要侧重于思想道德领域,重视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如徐丽燕在《充分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意义》(8)徐丽燕:《充分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意义》,《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39—41页。中提到要加强儿童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刘泽在《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9)刘泽:《践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小学生优良品德》,《新课程导学》2019年第6期,第38页。也提及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具有优秀品德的现代文明人。很少有学者针对儿童这个年龄层面,提出要把握非遗知识的普及与传承,且该类研究的研究内容都表现为“非遗进校园”,将非遗教育局限在了校园空间中,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总之,我国对于非遗传承人的研究主要关注制度的待完善性,对于儿童这一潜在的非遗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培养儿童非遗知识方面缺少一定的理论研究。结合上述理论可发现,目前针对儿童采取的非遗教育措施主要是“非遗进校园”,在缺乏相关儿童理论、对儿童心理了解欠缺的基础上,活动往往缺乏趣味性与互动性,成为一种被动性的体验式了解,并不利于非遗教育的开展,促使非遗知识的有效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年轻一代的传承。让儿童接触非遗,认识非遗,热爱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葆有活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定为儿童,通过探究非遗教育过程中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宣传、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四个层面,深入分析金华市儿童非遗教育的现状。

二、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在婺州人民的智慧创造下,这座古城沉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留下了先辈们的文化财富,孕育了众多非遗项目。本次调研地选择浙江省金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调查,深入分析金华市儿童非遗教育的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儿童文化培养的路径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与问卷法。调研前期准备阶段,笔者对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与文化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目前儿童的非遗文化培养现状,并确定了调研的目的及预期成效。调研前期,针对家长与儿童的具体情况共设置两类问卷,并拟定了访谈提纲,用于调查金华市儿童目前对非遗的了解程度,以及非遗教育在家庭中的开展情况。调研中期,为更好地了解金华市儿童非遗教育的现状,笔者带领团队深入金华市区,在社区及相关教育机构共设置5场非遗知识宣讲活动,并在金华市古子城开展非遗主题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团队随机选取家长和儿童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后期,针对本次研究过程中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总结。

(一)问卷调查

1.问卷详情

(1)问卷主要内容

问卷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来获取调研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认同程度,获取其对于非遗“对外传播”“对内传承”过程中的观点和态度。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笔者针对市民中的家长与儿童群体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考虑到两类群体中信息传播的有效性,笔者在特定的网络平台发布普通版调查问卷,并在线下活动中进行扩散传播。结合两类问卷的有效填写状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儿童、家长层面的影响力。

(2)调查时间与对象

本次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个人。线上问卷的对象为普通市民,且整体问卷侧重于市民中的家长群体。线下问卷的对象主要为儿童。

(3)调查问卷回收

本次问卷调查,总回收278份问卷,有效问卷244份。

线上问卷共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52份,无效问卷2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39%。其中男性占比22.47%,女性占比77.53%。

针对儿童设计的线下问卷共100份,有效问卷92份,无效问卷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性占比43.48%,女性占比56.52%。问卷填写对象年龄段为7-14岁,且8岁、10岁、11岁儿童占大多数。

2.调查问卷分析

(1)受访者非遗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根据线下问卷显示,儿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存在一定的认知度。分析儿童版问卷可得,约57.57%的儿童知道或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表明调查涉及儿童中超过半数对于非遗概念或是非遗具体项目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如图1)。而在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项目的选择中,完全没听说的儿童占18.48%,听说过1-4个项目的儿童占比68.48%,听说过5-11个项目的儿童占13.04%(如图2)。总体而言,目前儿童对于具体的非遗项目都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不深,基本限于仅听说过此类项目的名字,或是有过一两次看过或体验过该类项目的经历。

图1 儿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情况

图2 儿童对于金华非遗项目的了解数量

家长对于非遗项目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本土知名的非遗项目,如婺剧,或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至今仍常见的非遗项目,如东阳竹编(如图3)。对于家长群体而言,非遗这一概念已被替换为一种具体的非遗项目,且对于这一具体项目的了解大都浮于表面,并不会深入探索它的制作工艺、生存状况、附加价值等深层内容。

图3 市民对于金华非遗项目的了解情况

(2)儿童及其家长了解非遗途径的调查分析

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主体是目前儿童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主要途径。儿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途径中,“父母讲述”占比最大,为32%,“学校学习”其次,占比23.2%,合计占比55.2%。在儿童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休闲类平台中的传播效力总占比为32.8%。而能最直接让儿童接触非遗项目的“实地参观”在总类中占比12%(如图4)。儿童对于最感兴趣的宣传方式的选择恰恰反映了这一现状:儿童接受信息与本身意愿不对等。“参观博物馆等实地体验”占总比41.82%,“网络平台”与“电视节目”总占比38.18%(如图5)。

图4 儿童了解非遗知识的途径

图5 儿童感兴趣的宣传方式

针对目前的儿童生活及学习现状而言,存在学习压力大、休闲时间少等情况。且儿童智力、认知能力方面皆未成熟,家长一般会有意识地控制孩子接触网络的时间与方式。因此数据显示,最容易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途径为“父母讲述”及“学校学习”。然而对于儿童而言,这两种途径并非是最具吸引力的途径。在非遗普及宣传中,做到宣传不失趣味性,向儿童真正感兴趣的宣传方式靠拢,给正处于塑型期的儿童以非遗相关教育的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而对于家长而言,电视、网络等休闲平台是非遗的主要了解途径(如图6)。目前社会,社交网络平台的门槛越来越低,各类信息在各个平台的传播越发便捷有效,信息化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对儿童成长、教育起重要作用的家长,其了解信息的层面、掌握信息的深度,对家庭非遗教育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非遗教育应当向家庭方向渗透,这需要非遗保护传承单位了解家长心理,设计适合家庭的非遗保护教育内容。

图6 家长了解非遗的途径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家庭教育中所处地位的调查分析

线下问卷数据显示,儿童对于非遗项目感兴趣的占比为83%,愿意学习非遗知识占比为91%。在问及对非遗保护的相关想法时,儿童大都表明自己对于非遗的保护有责任。而家长也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承认儿童群体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着巨大作用(如图7)。

图7 家长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儿童作用的看法

但是更多的家长对于非遗秉持着这一态度: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更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文化学习。家长认为儿童学习非遗的最大益处是拓展孩子的知识边界,帮助未来的学习发展。同时,家长认为,非遗的学习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处于辅助性的地位,因此在文化知识与非遗知识的学习发生冲突时,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将非遗学习置于身后(如图8)。家长对于儿童学习非遗知识,首要担心的是活动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在校学习,这也是目前非遗传承中后继无人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人认为“学习非遗,并不能为未来谋求好出路”(如图9)。因此,在非遗学习缺乏必要竞争性的现状下,如何提高儿童兴趣,为儿童将来系统学习非遗知识的可能提供基础,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图8 家长对于儿童学习非遗的看法

图9 家长对于儿童学习非遗的顾虑

从家长反馈来看,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下,他们支持孩子参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活动(如图10、图11)。且家长更倾向于学校、博物馆等具有较高权威性的组织、机构举办的非遗活动。目前“非遗进校园”越发为各类学校所重视,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但作为非遗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非遗进校园”给予儿童一个重要的兴趣起点。把握好现有基础,逐渐将非遗通过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方式渗透到孩子生活中,是目前学校方面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所提供的较好方案。

图10 家长对于参与非遗类活动的反馈

图11 家长对于非遗类活动举办形式的看法

(二)访谈分析

1.访谈概括

本次研究根据调研目的采取了相应的访谈,共计23人次,其中共16名家长,7名儿童。此次访谈的目的是通过半结构化的对话方式,切实了解家长、儿童对于非遗的认知现状,探究非遗知识传播的有效方式,为儿童非遗教育积累经验。

2.访谈分析

(1)家长与儿童对非遗有一定了解,但存在认知局限

通过访谈,发现家长对于金华非遗有所了解,能列举出一些零散的非遗项目,但对非遗的认知局限性较大,主要表现有三:一,对金华非遗的了解层面较为狭窄,从回收到的信息来看,家长群体对金华非遗的理解大多集中于表演艺术。二,对非遗的认知存在误区,比如错误地把火腿、酥饼等实物等同于非遗。三,对非遗的了解程度较浅,仅有极少部分的人参与过非遗项目的实践,大部分家长都只是简单接触。儿童对非遗的了解较少且层面较浅,拥有的非遗知识大多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因此,如果家长或学校不重视非遗传承教育,开展相关活动,那么儿童对非遗的了解就几乎为零。学校只是提供一个集中的场合让孩子们认识非遗,浅层次地学习剪纸之类的非遗技艺,非遗教育还需从家庭入手,通过增加父母亲戚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父母与儿童亲身体验的经历,进一步增强非遗教育的意识。

(2)家长和儿童对非遗活动的参与意愿比较强烈

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和儿童都对非遗宣传活动表示支持,并表态:以后有时间还会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主要原因如下:一、体验式活动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发展。在非遗体验式活动中,儿童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也吸收了非遗知识,获取团队合作的经验。二、参加趣味活动的成本较低。非遗趣味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公益活动,收费项目少,金钱成本低;趣味活动的时长通常为3小时,且一般安排在周末,时间成本低;活动多是集体活动,因而对家长而言花费的精力成本低。三、非遗的社会科普取得一定成效。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不断受到国家重视的大背景下,家长对非遗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

(3)非遗教育类体验活动对儿童、家长非遗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整理访谈内容发现,儿童对于游戏化的非遗教育类体验活动接受良好、参与度高,表现为儿童对于活动过程的享受,以及对非遗知识存在记忆点。通过访谈,多数儿童对于该类活动表示了明确的喜爱,且对于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非遗知识,能做到一定的概述与演示。

同时,家长也充分肯定了非遗教育类体验活动的效果。相较于走马观花式的非遗浏览与科普,趣味式非遗体验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但活动的受益方相较于传统的非遗教育而言有所扩大,不仅是儿童,参与家长也会留下深刻印象。

三、主要启示与结论

(一)儿童非遗教育需面向家庭,实现儿童与父母间的双向带动

儿童群体对非遗的了解基本来源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有限的情况下,家庭学习氛围的培养以家庭教育的重视为主,对于面向儿童展开的非遗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调查发现,有接触过非遗项目或与非遗传承有关的家庭,在家庭教育当中会涉及非遗知识的普及。而对普通家庭而言,极少会自发地去重视非遗层面的教育,即使是在校园层面的硬性要求下,家长也很少与儿童一起去了解某一非遗,或参与到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家庭对非遗的轻视会降低非遗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减弱非遗知识对儿童的传播效果。

因此,即使受教育的主体是儿童,但非遗知识在家庭层面的普及至关重要。在非遗教育宣传越发得到重视的当代,家长对于非遗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有利于在家庭中营造非遗学习的氛围,在儿童对于非遗的学习意愿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之下起到基础的科普作用。同时,儿童参加非遗相关活动、学习非遗知识的意愿,也会带动家长参与到非遗学习的环境当中,促进家长对于非遗的了解。综上,儿童的非遗教育并不单是指向儿童,而是意在实现家庭层面的非遗知识科普。

(二)非遗教育宣传应注重便捷性、趣味性,力求多手段展现非遗的实际体验感

根据对非遗教育宣传手段的调查统计,非遗项目的亲身体验是最为有效的非遗宣传手段,微信公众号平台、非遗进校、电视媒介等也获得了家长儿童的普遍认可。从宣传效果而言,电视、网络等提供的间接平台,影响效力远远不及亲身体验。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虽然儿童、家长双方信息接收渠道以及信息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但显然非遗信息的网络传播优势甚微,这也是儿童与家长更偏爱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接受非遗宣传的原因。

非遗宣传的亲身体验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家长儿童要树立非遗保护的意识,愿意承担时间、精力成本去进行非遗项目的体验;另一方面,非遗本身要做好保护工作,保持非遗魅力,同时也应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技术,把握当代需求,提供新语境下的非遗体验机会。除此之外,也要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宣传,创新宣传手段,丰富非遗宣传渠道。针对家长生活节奏紧张,时间碎片化的状况,采取线上宣传为主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各大新闻媒体平台,改进以往“文字+图片”为主的宣传内容,尝试融入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深化非遗宣传。针对儿童,要加强“非遗进校园”工作,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宣讲;组织儿童进入社会教育空间,如博物馆、文化馆等地,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同时,也应在视频平台上播放儿童听得懂、会喜欢的非遗宣传节目。

(三)在非遗教育的方式中,注重体验式教育的开展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关注儿童的实践与活动体验。体验式教育运用到非遗实践中,考虑到安全性与项目吸引力,更多以游戏的方式对儿童呈现。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相较于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言,更能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考虑到儿童强烈的好奇心理、突出的群聚心理、无意识的模仿心理以及严重的情绪支配心理,体验式教育活动的设计也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与深刻性。体验式教育将非遗教育从课堂延续到校园之外,通过聚集儿童参与集体游戏的方式,带他们深入非遗学习,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对非遗的兴趣,加深儿童对非遗学习的印象。在儿童反馈中,部分儿童表示对活动过程中接触到的某一项非遗感兴趣,并愿意以后继续学习该项非遗。

体验式教育在非遗教育的多种方式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各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和非遗主题,进行相应的本土化设计,应用浸入式教育,从而达到活动效果的最优化。

(四)对于非遗项目兴趣的延续是判断儿童非遗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突破点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在儿童访谈中,当被问及对哪个非遗项目感兴趣时,他们选择的大都是游戏过程中比较有参与感的项目,或是自己表现得较为突出的项目。在与家长的访谈中,大部分家长都提到:如果孩子以后对非遗感兴趣,他们会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趣味性是激发孩子对非遗兴趣的重要条件,而当孩子对非遗感兴趣后,家长也愿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能极大程度地促进非遗的传承。换言之,对非遗项目兴趣的延续是目前非遗教育旨在达到的目标。

要让儿童关注非遗,肩负起新时代下非遗保护传承的使命,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儿童对非遗的兴趣。这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非遗项目本身具有趣味性。通过改变非遗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儿童在非遗学习中的兴趣。在调查中,不少家长都对“边玩边学”的教学模式表示肯定。二是有意培养儿童对非遗的兴趣,这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多方努力。在学校层面,作为传播知识的主要阵地,学校需发挥对儿童非遗教育的先锋作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非遗进舞台”此类活动的举办,让儿童能够接触到非遗,增加了培养儿童非遗兴趣的可能性。学校教师也要做好信息的传递者,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穿插非遗项目的相关信息,做好有关问题的解答。其次是家长的努力,要加强家长对非遗重要性的认知,明确非遗具有培养儿童审美、情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加强非遗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传承的自觉性。三是社会的努力,只有社会重视非遗,共同营造非遗保护传承的氛围,才能在无形中增加儿童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提高儿童对于非遗项目的兴趣。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问卷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活态文化
问卷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