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V 相关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2020-06-19王霞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代偿健康状况乙肝

王霞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慢性乙型肝炎(HBV)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全球有3.5 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每年约有100 万人死于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1];我国为乙肝病毒(HBV)感染高发区,约9300 万人为慢性HBV 感染者[2]。临床工作中,肝病医务工作者仅仅关注HBV 相关肝病疾病本身,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的选择:①病例组 :选取2018 年我院我科就诊的HBV 相关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30 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40 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30 例。②对照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例。

1.1.2 入选标准:①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确诊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0 年9 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关于乙肝的诊断标准;②愿意参加本课题研究。③能配合调查研究。

1.1.3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精神病。

1.2 调查内容

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是否了解乙肝知识、月均收入、是否抗病毒治疗及疾病严重程度。

健康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及人均收入。

1.3 调查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HBV 相关肝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症状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SCL-90 量表的测评结果比较

病例组患者SCL-90 项目总分(130.63±11.57)高于对照组SCL-90 项目总分(126.8±2.04),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四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2.2 HBV 相关性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了解乙肝知识、人均收入,是否抗病毒,疾病状态等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2.3 HBV 相关性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是否抗病毒和疾病严重程度是HBV 相关性肝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表2)。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SCL-90 量表的测评结果(±s,分)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SCL-90 量表的测评结果(±s,分)

影响因素 病例组 健康对照组 t P躯体化 1.83±0.26 1.57±0.21 6.51 <0.01强迫症状 1.65±0.12 1.62±0.14 0.32 >0.05人际关系 1.55±0.16 1.71±1.01 1.50 >0.05抑郁 1.84±0.19 1.69±0.19 5.36 <0.01焦虑 1.84±0.24 1.60±0.25 6.94 <0.01敌对 1.48±0.16 1.42±0.20 2.35 <0.01恐怖 1.47±0.19 1.35±0.15 4.88 <0.01偏执 1.49±0.14 1.46±0.18 0.96 >0.05精神病型 1.41±0.19 1.45±0.23 1.22 >0.05合计 135.93±16.57 130.14±10.13 2.82 <0.01

表2 不同特征HBV 相关肝病患者SCL-90 量表总分的比较(±s,分)

表2 不同特征HBV 相关肝病患者SCL-90 量表总分的比较(±s,分)

影响因素 SCL-90 t P性别 男 133.81±17.67女 139.58±14.39 1.84 >0.05年龄 <40 岁 134.09±11.08≥40 岁 140.28±11.14 2.864 <0.01了解乙肝相关知识 是 133.37±18.39否141.23±9.63 2.212 <0.05婚姻 已婚 137.39±10.13单身 137.29±13.62 2.20 >0.05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132.91±17.08高中及以上 146.33±8.83 3.47 <0.01月收入 2000 元以下 129.16±17.0 2000 元以上 143.43±12.41 4.72 <0.01抗病毒治疗(是否) 是 146.49±12.78否 131.96±16.15 4.35 <0.01疾病状态 肝炎 129. 96±38. 76肝硬化 144. 69±39. 13 3. 49 <0.001

3.讨论

HBV 相关肝病具有传染性、预后不良、需要长期检查治疗、无治愈治疗、治疗费用较高等特点,给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危害。在以往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乙型肝炎病人具有焦虑、恐怖、抑郁、敌对、躯体化等症状[3]。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是疾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曾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进行过心理状况的研究,发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脾气古怪、烦躁易怒、失落孤独、自卑、消极、悲观厌世、易激怒、自我关注、多猜疑、抑郁、强迫、焦虑和敌对情绪等。

本研究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差,表现在焦虑、恐怖、抑郁、敌对、躯体化等方面,与以往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本次研究结果提示:①年龄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差,越容易焦虑和抑郁。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大的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②文化程度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面对疾病,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会主动寻求社会及家庭的支持,会学习研究HBV 相关肝病的医学信息,正确面对疾病,能安排好治疗时间。而文化程度较低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调整自我状态的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③平均月收入越低,焦虑和抑郁情绪越明显。HBV 相关肝病需要长期检测,需要长期治疗,医疗花费为收入低的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④心理健康状况与疾病严重程度:肝硬化更易出现恐惧,肝硬化患者与肝炎患者比较更易出院抑郁及焦虑;原因患者由于HBV 感染进入肝硬化期,需要长期检测治疗,对治愈疾病失去信心;需要多次住院治疗可能影响到工作、学习、社会交往、家庭生活及经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乙肝患者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基本上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需要家属的关爱和长期照顾陪伴,但部分家属会产生厌烦及放弃心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更加抑郁及焦虑;当患者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的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症、原发性肝癌、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患者会恐惧,表现为悲愤、烦躁、拒绝治疗、敌视周围的人等,可能拿家属和医务人员出气。⑤对乙肝知识、转归不了解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原因对乙肝知识没有正确认识,不了解HBV 传播途径,惧怕传染给亲戚、朋友及别人惧怕感染,不敢上学,不敢上班,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另外周围人们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活动受限、社交减少,出现孤独感、被社会抛弃感;不了解目前HBV 相关肝病治疗,认为无法治愈,对今后的生活、个人前途、人生幸福出现消极看法,造成心理压力,幸福感明显下降,表现抑郁、焦虑;对转归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HBV 感染都会发生肝硬化、肝癌,认为肝硬化无救了,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⑥HBV 容易发生变异,目前抗HBV 药物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不能清除病毒,在乙肝诊疗指南中抗病毒治疗无明确的疗程;在使用抗病毒过程中如果停用或改量,极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肝衰竭。抗病毒治疗周期长,花费高,抗病毒治疗可能造成患者心理负担。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会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支持,提高免疫,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药物及其他治疗的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对患者态度和蔼,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对患者进行乙肝知识宣传,对每位患者观察其情绪,了解其家庭社会关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一些因素,个体化进行心理疏导:注意与家属沟通交流,提醒亲友多关爱支持患者;科普宣传HBV 相关肝病知识,消除患者惧怕传染的顾虑,消除患者害怕影响升学工作的顾虑,消除患者担心影响结婚生育的顾虑,消除患者对疾病可能发生不良预后产生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尽量帮助患者减轻诊治经济负担,稳定患者心态,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未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与患病时间长短、有无家族史、居住条件、耐药及非耐药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未对HBV 导致的肝癌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猜你喜欢

代偿健康状况乙肝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Sumf2与Sumf1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相互作用以维持硫酸酯酶的活性不变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