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0-06-19莫年兵
莫年兵
(桂林理工大学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多。所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迫在眉捷的大事。本文统计了某校2013 年l 月—2018 年12 月335 例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并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发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2013 年1 月—2018 年12 月某校医院门诊确诊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
1.2 方法
设计表格,统计335 例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
2.结果
表 335 例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构成
3.讨论
3.1 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引起抑郁症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与中学相比改变很大。在学习上,有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上产生了明显的压力;在生活上,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很少受到挫折,导致部分大学生自立性差,心理发育不健全。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时,由于缺少家人的支持以及周围人群的有效帮助,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为此患上了抑郁症。亦有部分大学生在中学时被认为是优秀生,进入大学以后,不再是佼佼者,使得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较大的伤害,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产生妒忌心理。
3.2 性格内向引起的心理问题
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呈现闭锁状态,他们封闭自己,鲜少与其他人交流,将困难和矛盾压在心理,往往因焦虑而自卑[1]。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成长的家庭也不同。大学内包含了各种性格特征的学生,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对所处环境难以适应,心理承受能力差,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3.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引起抑郁症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胸怀远大理想,他们对未来有较高的期望,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但很多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价值观念,一旦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他们就会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或多变状态。当他们逐步接触、了解社会后,会发现社会中充斥着不正风气,同时社会对他们有许多的不理解。他们便会逐渐会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从而情绪低落,长期抑郁,引发抑郁症。
3.4 网络世界的负面影响易引发抑郁症
很多大学生易沉溺于网络的交往,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沉默寡言,甚至与周边的人格格不入,不善于处理与同学的关系,甚至排斥现实的人际交往[2]。原因在于网络的虚拟化,由于忽视了现实中的交往,这部分大学生未能培养或渐渐失去了正常工作和社交中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毕业后在社会上工作和生存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3.5 人际交往能力差引起的心理问题
我国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3]。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当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网络成瘾、功利化、封闭化等不良倾向[4],由此导致了多种形式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偏执、孤僻、嫉妒等。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多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太考虑别人的想法与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6 性心理影响造成的情感障碍
部分大学生接受的青春期教育不够,对两性关系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在大学期间产生的情感、性心理产生困惑和误解,可能陷入焦虑和恐惧、抑郁之中,产生性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甚至在心里上造成创伤。
3.7 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产生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开朗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而部分家庭父母离异,性格不和,长期争吵,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必要的交流,无法得到家长的鼓励,进而缺乏在工作和社交中必要的自信,进而回避生活工作中必须的社交,而易于产生抑郁。
3.8 家庭经济困难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
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对比家庭经济实力较强的学生的消费后极易产生不平衡心理。经济实力上的不平衡易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包括嫉妒、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甚至催生攀比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导致的后果便是大学生过度消费,也引起了校园贷等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4.预防措施
大学生抑郁症虽然由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但是预防大学生抑郁症主要以个人和学校为主。
4.1 个人方面
4.1.1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充实自身的健康人格内涵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实自身的健康人格内涵是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远离虚拟飘摇的网络世界,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才能远离烦恼、寂寞,自然就无缘抑郁症。
4.1.2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是学生的象牙塔,而社会实践活动便是大学生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窗口。参加丰富多种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在实践中增加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与他人的交往交流有利于改变大学生孤僻、内向的性格,使他们更加外向、活泼。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设立更清晰、现实的目标,使现实与理想联系更加紧密。
4.1.3 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正确看待学习成绩
大学生仍然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将有利于事半功倍,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心情舒畅,保持健康的心态。古人那种悬梁刺股的学习方法可敬,但我们不提昌,这样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容易发生抑郁症。我们还要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学校奖学金、免费上研究生自然是好事,但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这样而废尽忘食,孤独自己,整天埋头苦读,与周围同学缺少交流,久之心情压抑,食欲差,睡眠障碍,出现心理问题。
4.2 学校方面
4.2.1 构建和谐校园
心理疾病多是由于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而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助于减少学生接受刺激,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之中。因此,学校有义务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的合理考虑。学校还应多开展有关校园精神文明的活动,提升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同时,在校园内形成老师、学生相互关爱帮助,学生之间团结进取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及时化解学业和生活压力,从而达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4.2.2 加强心理卫生知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校学生工作部门和校医务部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校园文化墙、校报、校广播站增设心理卫生栏目,讲解心理卫生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一门心理学方面的教材,为大学生讲解青年心理特点、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感的正确表达,以及如何处理学习压力和人生中的挫折等内容,特别要重视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还可邀请有关学者、专家和精神医生进行有关的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应对困难措施。
4.2.3 尽早发现,及时干预
出现情绪低落,有的人是一过性的,有的人调节失控而出现严重的抑郁症。为了预防大学生出现抑郁症,应及时他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及时给予帮助,阻止其发展成抑郁症。学校应该成立心理健康小组,由学校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带头,每个班的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委员。班委员平时多注意自己班里每个同学的生活、学习有何变化,特别是思想、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后及时开会,集体研究对策,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尽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后期的疏导和治疗。
4.2.4 建立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化队伍
学校应注重心理科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随时满足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要。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课外展板、心理咨询等心理活动师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热线和信箱,及时的回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4.2.5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应积极建立学生绿色通道,保障家庭困难的新生入学。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特困生资助、贫困生国家贷款工作,帮助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问题。学校还应建立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有偿服务部门,如小卖部、干洗店、报刊亭等等,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业余时间参与经营,所得纯收入用来资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