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0-06-19刘延云齐琪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护理人员评分

刘延云 齐琪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脑血管疾病对其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非常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重点注意[1]。笔者对脑血管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 年5 月—2018 年10 月期间内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120 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 例患者。在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42 例和女性患者18 例,患者年龄区间为47 ~75 岁,平均年龄为(58.6±2.8)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41 例和女性患者19 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8 ~77 岁,平均年龄为(58.4±2.6)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 在患者入院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来为患者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缓解患者可能存在的不安、恐惧等不良心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可以为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式和成功案例,以此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为患者建立起早日康复的信心。②肢体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通过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按摩上肢关节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昏迷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按照由大到小的关节顺序来协助其被动运动,以此来更好地促进血液循环。③功能锻炼 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语言能力和吞咽能力进行相应的锻炼,首先鼓励患者更多的进行发音练习,采用先易后难的联系梯度来协助患者更好地掌握音节,在患者联系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更多尝试,以此来提升联系效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开展吞咽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先由温开水开始,再进行少量的稠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采用鼻饲的方式。

1.3 观察指标

①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和SDS 评分进行统计与对比;②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调查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SAS 评分、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 评分、SDS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0 53.17±7.23 27.36±5.75 52.26±7.45 29.12±5.87对照组 60 52.62±7.17 35.38±6.22 51.76±6.84 37.51±6.41 P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了一定的提升,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60 35.61±5.67 92.36±5.27对照组 60 36.27±5.36 71.34±6.41 P->0.05 <0.05

3.讨论

在临床中,患者颅脑内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引发的各种脑组织损害或者相关症状都属于脑血管病的范围。作为一种高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脑血管病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各种后遗症。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在患脑血管病后,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出现一些变化[2]。只有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服务,才可以更好地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SAS 评分、SDS 评分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脑血管病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调节患者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护理人员评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