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6-19宋晓丽

医药前沿 2020年7期
关键词:肾性高通量尿毒症

宋晓丽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患者肾脏长时间受损,导致肾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患者出现肌酐,尿素氮等毒素蓄积,水钠储留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等症状,血液透析治疗是保证尿毒症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1]。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长度。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无法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物质,容易引起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等尿毒症的远期并发症。而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血液中较大的分子物质,减少远期并发症,能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更好改善,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为评价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纳入我院在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42 例尿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1 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观察组(21 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对照组,男性尿毒症患者14 例、女性患者7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3 岁~60 岁,平均年龄在(54.38±3.21)岁。病程时间2 年~9 年,平均病程时间(5.19±1.75)年。

观察组,男性尿毒症患者15 例、女性患者6 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45 岁~62 岁,平均年龄在(54.33±3.15)岁。病程时间3 年~11 年,平均病程时间(5.49±1.34)年。

两组尿毒症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确诊为尿毒症患者;(2)采用血液透析。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2)意识障碍患者;(3)血液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进行治疗,透析器采用低通量威高F15,超滤系数19ml/(h.mmHg),每周透析三次,每次透析时间为4 小时,透析液选择为碳酸氢盐,血流量设定为220 ~250ml/min。

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透析器采用威高HF15,超滤系数42ml/(h.mmHg),患者每次透析时间为4 小时,每周三次,透析液选择为碳酸氢盐,血流量设定为每分钟220 毫升~250 毫升。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的iPTH(甲状旁腺激素)、KT/V值(尿素清除指数)、β2-MG(β2-微球蛋白)。

(2)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的低血压及高血压、心脏病变、皮肤瘙痒、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两组尿毒症患者的数据资料,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2.结果

2.1 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的iPTH、KT/V 和β2-MG 数值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PTH、KT/V 和β2-MG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PTH、KT/V 和β2-MG 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尿毒症患者的iPTH、KT/V 和β2-MG 相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数据见表1。

表1 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iPTH、KT/V 和β2-MG(±s)

表1 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iPTH、KT/V 和β2-MG(±s)

组别 n iPTH(pg/ml) KT/V β2-MG (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1 811.41±98.43 509.69±102.32 - 1.53±0.14 41.23±5.35 27.51±2.41对照组 21 812.51±97.53 763.45±98.52 - 1.32±0.12 41.89±5.61 39.49±4.53 t-0.0363 8.1869 - 5.2190 0.3901 10.6991 P-0.9712 0.0000 - 0.0000 0.6985 0.0000

2.2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高血压未达标率、心脏病变、皮肤瘙痒和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数据见表2。

表2 观察两组尿毒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尿毒症为严重的不可逆性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器官无法将身体中的代谢产物、电解质等排出体外,发生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得到发展和完善,尿毒症患者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通过血透治疗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3]。

血液透析以半透膜为操作原理,以对流扩散的方式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毒素予以清除,稳定机体的内环境。传统临床上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模式,但常规血液透析几乎不能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物质,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导致中大分子物质在患者体内蓄积,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肾性骨病,肾性高血压,顽固性皮肤瘙痒等。高通量透析是指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模式采用人工合成膜,通透性较强,对中大分子容易扩散且生物相容性优良,能够较好清除中大分子,从而减少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生[4]。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虽然高通量血液透析的费用相对较高,但疗效更显著,弥补常规血液透析的不足,还可以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护残余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5]。数据显示:观察组的iPTH、KT/V 和β2-MG 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高血压未达标率、心脏病变、皮肤瘙痒和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尿毒症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肾性高通量尿毒症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人物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