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0-06-19王华
王华
(苍南县人民医院儿科 浙江 苍南 325800)
临床儿科肺部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小儿哮喘,表现为喘鸣、呼吸困难、咳嗽,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此为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若不及时诊治,患儿身心发育均受严重影响。现暂无特效治疗方式,主要采用抗感染、平喘、止咳等常规干预,但疗效日益不满足患儿需求。已有报告指出[1],将布地奈德用雾化给药的方式应用到小儿哮喘疾病发作治疗中,效果更明显。但此方面报告非常少,现纳入6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组讨论此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治疗方式分组6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对照组:病程时间6.3 个月~2 年,平均为(2.3±0.2)年,年龄1 ~11 岁,平均为(5.3±0.2)岁,女性12 例,男性18 例;研究组:病程时间6.5 个月~2 年,平均为(2.5±0.3)年,年龄1 ~12 岁,平均为(5.6±0.3)岁,女性13 例,男性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mg/㎏/d;静脉滴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10mg/㎏/d。
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每次0.5m g,每日2 次,保持雾化吸入速率为10 ~20min/次。
均持续治疗2 周。
1.3 指标判定
根据患儿体征、症状评估疗效,显效:症状显著改善,呼气峰值流速增高>26%;有效:症状得到改善,呼气峰值流速增高>15%;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
治疗前、治疗后抽取其静脉血液3ml,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若P <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血清炎性因子
治疗前组间血清炎性因子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CRP、IL-6 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CRP(mg/L) IL-6(pg/ml) CRP(mg/L) IL-6(pg/ml)研究组 30 9.25±2.21 132.21±6.35 2.74±0.44 89.25±2.32对照组 30 9.26±2.22 132.25±6.36 3.26±0.65 101.21±2.36 t - 0.0175 0.0244 3.6286 19.7945 P - 0.9861 0.9806 0.0006 0.0001
3.讨论
儿科呼吸性疾病中较为高发的一种则为小儿哮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周期性特征,疾病初期表现为干咳,此后随着病情逐步表现为喘息、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急性发作时出现呼吸困难[2]。目前暂不明确此疾病病理机制,认为与饮食、环境、遗传等有关。若不及时诊治,患儿身心发育均受严重影响。
随着近年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逐步提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可选择性对抗呼吸道局部炎症,缓解支气管阻塞症状。布地奈德则为较为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药物[3],且局部抗炎功效非常好。本研究中,在抗感染、吸氧、止咳等常规干预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用雾化吸入中氧气气流的作用,将药液转变为雾状,从呼吸道吸入,药物见效速度比口服更快。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效果更良好。从药理学上来看,布地奈德可诱导脂皮素合成,抑制磷脂酶A2生成,进而降低炎症因子。此外,此药物还对血管紧张素I 转化酶表达、中性肽链内切酶有诱导作用,促进缓激肽、血管紧张素II 生成,抑制氧化亚氮合成酶[4]。
综上,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常规治疗更能改善其血清炎性因子,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