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
2020-06-19苏丽红和春燕白纬董绍兴通讯作者
苏丽红 和春燕 白纬 董绍兴(通讯作者)
(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凝状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1 月—12 月,60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为30 例,观察组包括15 例男患者,15 例女患者,年龄51 ~80 岁(65.15±1.83 岁),体重53 ~85kg(66.32±2.63kg);对照组包括19 例男患者,11 例女患者,年龄50 ~82 岁(65.18±2.12 岁),体重53 ~85kg(65.83±2.82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椎管内麻醉。
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VAS 评分、舒适程度BCS 评分、HR、MAP[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 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 <0.05 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VAS 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VAS 评分(±s,分)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观察组 30 2.63±0.51 2.91±0.62 2.05±0.90对照组 30 3.06±0.69 3.55±0.55 2.60±0.68 P-<0.05 <0.05 <0.05
2.2 舒适程度
观察组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 舒适度BC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舒适程度BCS 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舒适程度BCS 评分(±s,分)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12h 术后24h观察组 30 3.30±0.23 3.32±0.53 3.33±0.32对照组 30 3.06±0.32 3.51±0.55 2.36±0.55 P-<0.05 <0.05 <0.05
2.3 HR 和MAP
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HR 和MAP 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与TO 对比,对照组麻醉后20 分钟、25 分钟、30分钟的HR 显著高于麻醉前,MAP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的HR、MAP(±s)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点的HR、MAP(±s)
指标 n 麻醉前 麻醉后20 分钟 麻醉后25 分钟 麻醉后30 分钟HR观察组 30 75.28±6.12 78.23±5.32 75.63±2.51 76.42±3.51对照组 30 76.23±5.23 98.35±5.69 95.55±3.32 83.35±3.32 MAP观察组 30 78.69±5.15 68.45±5.32 65.63±2.21 63.56±3.69对照组 30 79.63±5.60 60.50±5.28 65.92±2.36 69.56±3.11
3.结论
由于年龄增大,人体机能减退,身体心肺储备功能较差,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度较低,容易对麻药过敏,麻醉风险高,对患者血液流动学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3]。在麻醉诱导期,气管插管导致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情况产生不良的影响[4]。因此,必须选择合适安全的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
神经阻滞镇痛是重要的麻醉方式,传统操作通过根据解剖标志和异感定位进行操作;但是,由于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和操作者的主观观念进行操作,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因此需要寻求更为安全的操作方法[5]。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结果显示,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各个时点的HR、MAP 无明显变化。可见,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比传统方式更有利于保护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