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食用菌产品的金融支持与平台效应分析*
2020-06-19张艳平
张艳平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以食用菌深加工企业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在食用菌产品生产中所面临的金融困境,并尝试给出应对策略。根据调研发现,食用菌生产企业以小微企业的组织类型为主体,且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由资本循环公式G-W…P…W’-G’(G-W:采购阶段;…P…为生产阶段;W’-G’为销售阶段)可知,食用菌生产企业若要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处于稳定状态需建立一定的资金条件,即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应先后经历采购环节(G-W)、生产环节(…P…)、销售环节(W’-G’),且资金在空间维度上需按比例同时处于上述3个环节。作为小微企业类型,食用菌生产企业需提升资金的循环速度以减少对初始资金的占有量,但在现实的生产经营中则存在着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销售环节),即食用菌生产成品在实现“惊险的跳跃”时往往面临诸多阻碍。受此影响,食用菌生产企业因资本循环障碍而导致生产经营资金时常处于危险的境地。
1 食用菌生产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分析
在资本循环公式所提供的分析框架下,可以将当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概括为3个方面。
1.1 同业竞争压力弱化企业的资金回笼效率
食用菌产品作为农特产品类型,相同种类的食用菌在使用价值、外观特征上存在着同质化趋势,这就使食用菌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结构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且在品牌识别系统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产品差异度,但这些都不足以使任何食用菌生产企业获得具有议价能力的20%的区域市场份额。在同业竞争压力下,食用菌产品的售价存在着低于其价值的下行动力。假设不考虑中间商因素,食用菌产品的价值(P)计算公式为:
式中:c为物化劳动的投入;m为剩余价值;v为劳动力价值。即v+m为活劳动的投入,在竞争中首先m存在着被消减的态势,若是存在“割喉竞争”那么v也面临着被消减的可能[1]。由此可见,同业竞争压力不仅削弱了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严重时还会影响企业员工工资的正常发放。
1.2 有效标的缺乏难以获得外源性资金供给
稳定员工队伍和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是食用菌生产企业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然而,食用菌作为小微企业类型缺乏有效的抵押标的,这就使其难以获得充足的外源性资金供给。从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格局中可知,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了食用菌生产企业的主要融资主体,但该类型商业银行隶属于地方政府的金融主管部门,这就决定了该金融机构的放贷偏好不仅取决于资本的逐利性偏好,还取决于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调研发现,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处于上游的食用菌栽培基地容易获得政策性贷款,这主要与地方的精准扶贫战略有关[2]。对于食用菌生产企业而言,则似乎处于被边缘化的经济地位。在转型升级带动提质增效的当下,食用菌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势必会制约我国食用菌深加工行业的发展。
1.3 渠道商的回款规则加剧企业的资金压力
无论是食用菌深加工产品还是加工产品,目前都主要依赖各大零售卖场进行销售。部分食用菌产品则进入到农贸批发市场,其主要针对家庭户、小型超市、小卖部的货源需求。在现行的商业规则中,渠道商向食用菌生产企业回款存在着时间延迟,短则一周、长则若干月不等。这样一来,就进一步加剧了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在走访某食用菌生产企业时了解到,由同业竞争格局所决定企业与渠道商在议价时处于劣势地位,这就使企业不得不遵守所谓的“回款规则”。
2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支持功能定位
2013年随着“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在接下来几年的市场洗牌中,大浪淘沙逐步形成了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3]。面对食用菌生产企业所存在的经营困境,“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支持模式可定位于3个方面。
2.1 定位于媒介资本循环的功能
由资本循环往复展开所决定的资本周转,构成了企业的“血液循环”。受到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食用菌生产企业面临着资金回笼效率低下的问题,即在W’-G’的过程中G’(本金+利润)中的利润被侵蚀,在销售淡季时本金也存在着被侵蚀的可能。这就要求“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支持在这里应定位于:媒介资本循环的功能。根据大数定律原理去理解,在全年范围内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资金回笼效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利润能够被企业全部获取,这是因为在销售旺季时受到市场供求影响,食用菌产品价格会高于它的价值,反之在销售淡季则会低于它的价值,从而在这里发挥金融支持功能需结合食用菌产品销售的市场周期而定。同时,在销售旺季时还应为企业提供短期理财服务。
2.2 定位于充当发展基金的功能
食用菌生产企业同样需要将利润划分为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食用菌生产企业也需完成产能结构优化任务,并以提质增效去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4]。此时,企业主要投入发展基金去开展产能结构优化活动,如设置新的生产流水线、引进更高级的食用菌脱水设备等。由此所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为企业不变资本的投入量相对或者绝对的提高了,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现有的发展基金存量往往不足于满足不变资本的投入需求。为此,金融支持在这里还需定位于充分发展基金的功能。以固定资产投资为特征的不变资本投入,需要经历5年~20年的投资回报。这就决定了此处的金融支持功能无论在支持力度还是支持期限上都与2.1中的论述存在差异。
2.3 定位于扮演储备资金的功能
渠道商的回款规则存在着越来越苛刻的趋势,这固然与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竞争格局有关,也与渠道商同样面临的资本循环压力有关。食用菌生产企业面对大量增长的应收账款,需要在承认现实的同时,还应寻求策略去解决资本周转风险。因此,在这里金融支持需定位于扮演储备资金的功能。根据笔者的测算,小微类型的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应急资金大约为4万~5万,这就为金融支持力度形成了内在规定。金融支持的时间限度,则由平均水平下的渠道商回款速度所决定。
3 提升金融平台效应的有效途径
3.1 结合食用菌生产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分设在线融资模块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包括食用菌生产企业在内的涉农企业提供在线金融平台,需根据企业的资本循环特征、现实经营中的资金周转困境分设若干模块。根据上文的功能定位建议,目前可以设置“企业理财模块、企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模块、企业储备资金小额贷款模块”。在互联网金融技术的支撑下,需分别设计出各模块的实施流程,具体的措施为:1)企业理财模块主要吸纳食用菌生产企业闲散资金用于补充其它两个模块的资金供给,所以可以开发封闭式基金产品;2)企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模块主要用于优化产能结构,所以应将固定资产折旧所需的5年~20年考虑进去;3)企业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媒介资本循环和解决货款回笼问题,所以在模块设计时应追求放贷资金的流动性。
3.2 依据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综合评分自动设置融资上限
在打造在线金融支持平台时需加强资金风险控制能力,这就需要依据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综合评分,由系统自动设置该企业的融资上限[5]。具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为:1)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固定资产作为可供抵押的标的能够降低在线金融平台的放贷风险,所以企业固定资产规模与融资额度呈正相关关系。2)食用菌生产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的乐观程度,与其融资额度呈正相关关系。3)食用菌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企业供应链系统的简单程度与其融资额度呈正相关关系。
3.3 利用大数据分析确定分模块设置食用菌企业融资时限
在线金融平台需分模块精准制订融资时限,融资时限不仅将影响放贷资金的安全性,也会影响放贷资金的机会成本。因此建议,在线金融平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确定融资时限的上限,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食用菌生产企业的销售旺季会存在闲散资金,而销售淡季则需要获得在线金融平台的支持,所以需要利用大数据对旺季与淡季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并为封闭式基金项目管理提供风险管控预警;2)针对企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的时限设置,可根据涉农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重置规模和周期开展大数据分析;3)针对企业储备资金小额贷款的时限设置,可以根据食用菌生产企业在销售淡季时的平均回款时间、资本循环速度进行大数据分析[6]。
3.4 创建开放式和封闭式在线理财项目盘活存量借贷资金
3.1中指出,需设置企业理财模块,且已经提出了建立封闭式基金的建议,这里需要具体谈及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实施办法。因此建议,在线金融平台应与金融实体合作共同开发开放式基金项目,如引入货币基金项目满足企业短期内对资金保值的需要。再如,引入中低风险的专项融资项目,满足企业提高资金收益率的愿望。在基金项目的流程设计中应能将资金回流到其它两个模块中,这样就能增强在线金融平台的抗风险能力。
4 总结
作为小微企业类型,食用菌生产企业需提升资金的循速度以减少对初始资金的占有量,但在现实的生产经营中则存在着制约因素,即食用菌产成品在实现“惊险的跳跃”时往往面临诸多阻碍。受此影响,食用菌生产企业因资本循环障碍而导致生产经营资金时常处于危险的境地。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包括食用菌生产企业在内的涉农企业提供在线金融平台,需根据企业的资本循环特征、现实经营中的资金周转困境分设若干模块。在打造在线金融支持平台时需加强资金风险控制能力,这就需要依据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综合评分,由系统自动设置该企业的融资上限。在线金融平台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确定融资时限的上限,而且在线金融平台应与金融实体合作共同开发开放式基金项目,如引入货币基金项目满足企业短期内对资金保值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