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分析*

2020-06-19张晓艳李洪山

中国食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恩施州食用菌栽培

张晓艳,李洪山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农业,同时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是一种低投入高收益的朝阳产业[1]。地处湖北省的恩施州是我国食用菌主要生产集中区域之一,食用菌栽培规模与产值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同时恩施州也是我国主要扶贫对象,2011年恩施州记录在案的贫困户共34.88万户,直至当前该区域内共有贫困户16.73万户[2]。习近平主席在湖南考察过程中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并在其后的各大会议中对精准扶贫概念进行进一步诠释,精准扶贫成为我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3]。通过对食用菌产业现状的分析,得出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利用食用菌产业发展打赢恩施州精准扶贫的攻坚战。

1 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现状

湖北恩施州地处湖北省西南角,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为食用菌栽培提供基础条件。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恩施州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开发食用菌资源,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以使其带动恩施州整体经济发展[4]。

1.1 生产规模

随着食用菌营养价值的开发,人们对于这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品接受度越来越高,导致食用菌需求量也随之提升。近些年,随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一路猛进,恩施州2012年~2015年食用菌产量[5]如表1所示。

表1 恩施州食用菌产量调查结果Tab.1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edible fungi yield in Enshi prefecture

由表1可以看出,2012年恩施州食用菌干品产量为110 t左右,鲜品产量在630 t左右,食用菌总产量低于750 t;2013年恩施州政府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因此当年食用菌产量大迈进,干品与鲜品产量分别高于900 t和2 000 t,食用菌总产量突破3 000 t;2014年食用菌总产量小幅提升,达到3 200 t,其中鲜品产量大幅提升,而干品产量相对下降;2015年食用菌产量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干品产量有所回升,恩施州4年间各项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多。恩施州2012年~2015年食用菌产值[6]如表2所示。

表2 恩施州食用菌产值调查结果Tab.2 Survey results of edible fungi output value in Enshi prefecture

由表2得出,2012年恩施州食用菌干品产品在260万元左右,略高于鲜品产值,食用菌总产值低于500万元;2013年食用菌总产值产生质的飞跃,高于2 800万元,干品产值与鲜品产值均显著提升;2014年,食用菌干品产值下降,鲜品产值保持增长趋势,总产值基本与上一年度持平;2015年食用菌干品产值提升,带动总产值提升至3 000万元以上。恩施州四年间食用菌总产值基本成增长趋势。

1.2 栽培品种

2012年,恩施州食用菌产业主要聚集地为8个县市,总共有2万户以上的农民家庭以食用菌品种栽培为主要收入来源,恩施州形成3个食用菌品种栽培基地[7],如表3所示。

表3 2012年恩施州食用菌品种栽培基地Tab.3 Cultivation base of edible fungi variety in Enshi prefecture

由表3可知,2012年食用菌栽培品种较少,以香菇为主。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恩施州品种栽培的种类持续提升。常见品种中,香菇产量达到约600 t,至今仍维持缓步上升趋势;平菇为多季作物,因此也是恩施州菌种栽培的主要品种;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栽培随着食用菌产业发展逐渐扩大,是食用菌鲜品的主要类型之一[8];同时,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海鲜菇 [Hypsizygus marmoreus(Peck) H.E.Bigelow]、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等品种栽培也逐步扩大。珍稀品种中,茯苓 [Poria cocos(Schw.)Wolf]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其品种栽培规模提升幅度最显著;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与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等珍惜品种在恩施州也展开栽培。

1.3 栽培技术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恩施州相关研究部门针对区域特征研究出数种适合恩施州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如针对恩施州海拔特性,由低至高分别研究大棚反季栽培、半覆土栽培和棚架保温栽培等技术,同时优化菌种灭菌技术。

恩施州着重研究食用菌菌种繁殖、分离等技术,提升栽培户专业知识与栽培环境,由以往的母种购买发展到现今的自繁自用。

针对食用菌栽培设施,恩施州大力发展机械化栽培水平,利用机械化技术实现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拌料、收装与打孔等环节操作。

1.4 生产企业

当前恩施州食用菌生产企业接近20家,专业合作组织达到50余个,其中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有8家,从事食用菌相关产业人员多达12万人,覆盖恩施州80%以上乡镇地区[9]。老牌食用菌生产企业以湖北花果山实业公司和湖北鹤峰长友公司成为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的龙头企业,2013年后,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也转型或涉及食用菌生产,同时政府的扶持优惠政策吸引部分外来企业进入恩施州食用菌产业。

2 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

由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可知,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规模上具有较大优势,是恩施州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向。在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条件、区域特性和产业优势,确定了适合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模式。

2.1 规模带动型发展模式

食用菌产业发展到相对高度,产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单位成本也随之下降,由此产生规模优势,推动产业与栽培户同时增收,即食用菌产业规模带动型发展模式[10]。当前恩施州东部的巴东县、鹤峰县、建始县食用菌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年产量稳步提升,产值居于恩施州内前列。

作为恩施州东部主导产业,食用菌产业规模持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年产值由2012年的187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 108万元,短短3年时间增长近6倍,占当地农业生产总值的50%以上,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也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是当前最具优势的支柱型产业[11]。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恩施州东部成为我国优质食用菌生产主要基地之一,区域内三个县市产业已规范生产模式,规范化覆盖率高达92%,满足食用菌园区化生产要求[12]。恩施州东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食用菌企业有4家,将食用菌栽培、输运与库存、深加工、营销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食用菌产业链,实现食用菌生产工厂化[13]。综上可知,恩施州东部的食用菌生产已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先锋、具有一定规模、专业与规范的食用菌产业规模带动型发展模式。

2.2 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

食用菌销售以出口为主,利用出口创汇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模式就是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恩施州中部宜恩县、恩施市和来凤县采用标准的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恩施市作为恩施州食用菌质量安全规划模范市,食用菌生产具有高度规范化,食用菌出口质量检测采用抽查方式,减少检测时间的同时可提升出口量,促进恩施州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内流通,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恩施州中部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当前,该区域内主要食用菌栽培种类多达22种,出口至加拿大、美国等数十个国家,对该区域中农民经济增收产生重要影响[14]。恩施州中部食用菌以龙头企业为代表,通过合作社与食用菌栽培户进行合作生产,其中湖北花果山实业公司作为标准国家级龙头企业代表,具备自营出口权,其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促进其与食用菌栽培户的合作,极大的提升了食用菌的出口率[15]。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恩施州政府在不同生产环节积极组织专业学习讲座,对不同食用菌生产环节中的主要参与者进行备案,构建全面规划产业发展、有效监管产品质量、构建产品销售品牌,完善售后安全管理的良性食用菌产业出口主导型发展模式。

3 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3.1 精准扶贫的含义

2013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含义,相关学者通过“点穴式”扶贫描述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与粗放扶贫相对,其含义为依照不同区域、不同贫困户的现实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判别扶贫对象,给予精确的扶贫帮助[16]。

3.2 恩施州政府选择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支柱

近几年,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与恩施州各级政府的持续扶持帮助密切相关。2013年以后,湖北省每年拨付大额扶贫资金扶持食用菌栽培与产业发展,恩施州将食用菌作为形象代表,将食用菌作为特色自主产业实施发展,利用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宣传和发展食用菌产业。基于此能够发现,湖北省各级政府对于食用菌产品显著的区域带动优势具有高度共识。

3.3 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对精准扶贫的影响

3.3.1 食用菌产品发展有利于恩施州贫困户脱贫

恩施州地处我国阶梯状地形第二阶梯区域,境内大部分地形为山地,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低海拔区域季节分明,气候温暖;中海拔区域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无高温危害;高海拔区域常年保持寒冷气候,春秋相连,雾气大湿气重;气候、土质、水量等条件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越基础,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主产地之一[17]。

恩施州食用菌管理相关资料显示,每新建667 m2食用菌栽培场地,可在2年后回收成本,3年~4年后可获取丰厚的经济回报[18]。以667 m2生产食用菌可获取平均年产值10万元计算,排除栽培过程中的物料成本与人工成本,食用菌栽培667 m2年纯收入可达6万元~7万元[19]。同时,食用菌可利用菌种自繁殖,菌种生命周期较长,食用菌栽培户能够获取持续性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3.2 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顺应精准扶贫的要求

当前,恩施州大部分县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采用规模带动型和出口主导型模式,政府部门在两种发展模式中发挥中心引导与扶持帮助的作用[20]。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食用菌生产企业与食用菌栽培户构建合作关系,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设新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或以合同形式承包现有生产基地,与食用菌栽培户签订栽培收购协议。在此基础上,恩施州政府还会根据食用菌栽培规模给予栽培户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助,政府与企业携手提升农户栽培食用菌的热情,推动恩施州贫困户脱贫。自2014年以来,恩施州相关食用菌生产企业与食用菌栽培户通过专业合作社构建合作关系,精确帮扶到户,使10万以上贫困户脱离贫困生活环境[21]。由此可知,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中农户占据重要位置,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落实精准扶贫的重心。

3.3.3 食用菌产业链延伸为精准扶贫带来更多可能性

恩施州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称。恩施州中南部约65%的面积为武陵山脉,平均海拔高度在950 m以上[22]。恩施州境内地形多样,存在数种特殊地貌,丘原、石林、深谷及溶洞等广泛分布[23]。近些年恩施州政府也在积极研究特色经济发展道路,构建生态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将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为旅游景区,发展食用菌产业链的上游。通过构建“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等旅游景点,将食用菌开发成旅游纪念品等形式,丰富恩施州食用菌产业链下游[24]。恩施州政府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从事食用菌以及相关产品实现脱贫的农户高达2.6万户以上[25]。恩施州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食用菌产业链的延伸,带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生产、食用菌包装、旅游、文化与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完成从上游栽培、食用菌成品、流通市场、文化传播的整体产业链发展,为恩施州农户与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商机,为精准扶贫带来更多可能性。

4 结论

恩施州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都与食用菌产业紧密相关,经济增长数据以及政府部门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都说明食用菌产业是恩施州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高度满足精准扶贫要求的特色产业。基于此分析恩施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及贫困区域精准扶贫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恩施州食用菌栽培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恩施州开展校园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专项治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