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温暖的“曼巴”
——记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医生、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员干部袁洋
2020-06-19武汉市民宗委,金银潭医院
三年援藏,他克服严寒、缺氧、语言交流等障碍,和藏族同胞一起将2000 平方公里的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五乡两镇47 个村跑了五六次;为了积极救治100 余名突发水痘病人,他和同事从零开始组建病房,三个多月不曾休息一天,将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和内地成熟的医疗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藏族同胞;3 年援藏期满,因记挂未完成的工作,他再次申请援藏……
他就是被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为——雪域高原温暖的“曼巴”(藏语里医生),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医生、2018 年度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生袁洋。
乃东区人民医院开业场景
抓组团结汉藏情谊
2019 年7 月21 日,回武汉仅5 天后,袁洋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再次踏上西藏山南市乃东区这块他工作生活了三年、洒下无数辛勤汗水的土地,开始新一轮援藏工作。
山南市乃东区有1 个街道和6 个乡镇,藏族同胞3 万余人,由于种种原因,32 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人民医院,村民看病,要么舟车劳顿,从村里赶往山南市人民医院;要么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医疗水平有限。
2016 年9 月,停诊了32 年的乃东区人民医院重新筹建开业,急需医院建设和管理经验。此时,袁洋刚刚进藏两个月,还没完全从头痛呕吐、难以入睡等严重高原反应中适应过来,就随身带着简易氧气瓶和救心丸等药品,一头扎进医院的筹建开业中。
虽然乃东区人民医院顺利试营业,但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不足30 人,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袁洋两次陪同分管区长赴汉,与湖北和武汉市卫健委协商构建组团援藏事宜。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乃东终于成功建立了“5+4+N”的组团医疗援藏全新模式(即五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生对口帮扶;四位医生援藏期限为三年;根据乃东医疗卫生需要,由武汉市卫健委临时派遣N 位专家短期援藏)。
援藏期间,袁洋担起了援藏医疗队的管理工作。为解除20 位分别来自武汉市皮肤病防治院、汉口医院、武昌医院等三甲医院组团专家们的后顾之忧,他从维修宿舍水龙头等小事做起,全力做好专家们在乃东的后勤保障工作。由于高原医疗条件的限制,他两次紧急护送身患急症的队友返回湖北接受医治,每次仅在武汉调整一天,还没来得及适应3500 多米的海拔落差就回藏继续工作。为了学习并规范医院的运营工作,他通过联系协调湖北省及山南市卫计委,带领藏族同事们几年来先后走访了加查、扎囊、琼结等兄弟县医院,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并与兄弟单位的同事建立了长期互帮互助联系平台。
两年来,经袁洋牵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还向乃东区人民医院捐赠了总价值100 余万元的结核Gene—Expert 检测仪和麻醉机。
在袁洋为代表的全体援藏专家和本地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乃东区人民医院先后建立了二级医院创建办公室、住院部、手术室、口腔科。并按照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了检验科、功能科。先后完成了第一台手术和第一例纤支镜检。
2018 年3 月7 日,亚堆乡郭乃村一位孕妇住进了乃东区人民医院。检查、监测、等待,产科医生达瓦群宗、仁增旺姆、护士长次仁曲珍守候了近48 个小时,迎来乃东区人民医院第一位宝宝呱呱坠地。这是34 年来,乃东区的农牧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医院享受到家门口的分娩服务。
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医生袁洋
武汉金银潭医疗队在乃东颇章乡卫生院开展首次远程医疗
解病痛救死扶伤
2017 年8 月,乃东区陆续发现了100 余名水痘患者,援藏队临危受命在当时仅开设有门诊的乃东区人民医院负责救治工作。
在医护人员极端缺乏、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袁洋和同事们一道,从抬床搬桌椅做起,紧急开设病房,连续奋战9 个小时,首批31 名患者全部顺利入院并完成联合查房、病情评估分析、鉴别确诊、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等处置工作,同时按照内地传染病管理模式严格规范病房管理。当晚,他又亲手完成了乃东区人民医院的第一份手写住院病历,并远程连线武汉专家,第一时间解决治疗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
适逢国庆节和西藏雅砻文化节,袁洋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到病人居住地,详细宣教和检查预防接种、消杀、筛查、隔离等工作。经过与本地同事的共同努力,收治的134 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一位患者自幼就是孤儿,在出院的当天,他抱住袁洋,含着眼泪说道:“袁医生,你就是我永远的爸爸!”
救治工作结束后,山南市卫计委桑杰群培主任握着专家们的手,激动地说道:“感谢老师们,你们既为我们训练出了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更维护了山南市社会的稳定,山南人民感谢你们。”
传帮带把根留住
一直以来,一旦援藏专家离开乃东,本地医疗队伍很难完全接班。
为了真正提升乃东医疗卫生造血能力,袁洋为村医们制定了系统、详尽的学习规划,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一对一、手把手,从量血压等基本医疗操作开始逐一教授当地医生们。每季度他都会到当地卫生局、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授课,内容除了日常业务工作之外,还涵盖防控疫情、防汛演练等方面。
2018 年,乃东发生50 年一遇的洪灾,袁洋积极联系武汉疾控为山南市协助制定防汛消杀方案,亲自带领卫生工作队上堤进行汛期消杀,并为受灾群众体检送药,确保了乃东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年多来,袁洋带领援藏专家共举行全区乡村医生培训38 次,累计学习2900 人次。
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 年,乃东区医疗卫生系统有三位同志顺利通过中级职称的考核和聘用。
每年春节回武汉休假,他都放心不下乃东的工作,时刻通过在乃东区人民医院建立的微信群对医院的疑难重症疾病进行远程指导,医院的同事亲切地称他为温暖的“曼巴”。
袁洋积极对接武汉市疾控的乃东武汉智库专家,为开展课题研究出谋划策。由乃东人民医院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共同申报的武汉市级课题《水痘感染复发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获批并获4 万元的资助,这也是乃东史上首例医学课题。
课题资料作为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7 个援藏成果之一,入围了2019 年度中组部援藏成果实物展示会。
抓改革促长效机制
进藏后,袁洋通过半年多对乃东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调研发现,尽管乃东同胞们享受的是免费医疗,但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为了从机制上激发乃东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内生活力,在援藏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袁洋率先在山南市组织实施基层医疗绩效改革,参照山南市卫计委年度考核标准,结合热点难点工作和乃东区医疗卫生工作的短板,制定了不断改进的考核方案。
每个季度,袁洋都会带领各乡镇的村医,翻山越岭、顶风冒雪走遍乃东区五乡两镇47 个村,现场对村医进行基本技能、医疗规范、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服务、卫生监督协管等方面的交叉考核,并对考核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通过PPT集中进行点评。
通过两年多的工作,村医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乃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2017 年山南市卫计委年终考核中,乃东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群众满意率由考核之初的33.3%上升到85.7%,在乃东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的目标。
讲政治牢记使命
为了加强对援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援藏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按照3个党员必须设置党支部的要求,及时成立了乃东临时党支部,袁洋任支部书记。
乃东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
每个月与内地同步一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充分利用祖国边疆丰富的红色资源,先后组织医疗队开展了在农奴解放日到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居委会义诊和健康宣教、清明节到山南革命烈士陵园祭拜先烈、植树节与乃东机关干部一起开荒造林、七一参加乃东区红歌比赛等活动。通过零距离服务广大农牧区藏族同胞和感受西藏的文化氛围,援藏工作队员对国家、民族、边疆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党性得到持续升华,高原红色堡垒的战斗力被不断地激发出来。2018 年,乃东临时党支部创建的“红心向党,健康乃东”品牌获评武汉市卫健委优秀党建品牌称号。
在西藏,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永远是头等大事。
村医培训
村医进行医疗基本操作考核
每逢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段,在严格参与一线维稳值班的同时,袁洋还坚持组织卫生系统工作人员,为乃东区所有坚守在维稳一线的干部职工体检,每次体检人数均在2000 人次以上。
乃东区的干警和职工们纷纷感激地说:“援藏老师为我们送医送药,像家人一样呵护着我们,我们一定把维稳工作做扎实,为专家们提供最好的安全保护。”
进藏后,恰逢乃东区进入扶贫攻坚阶段,袁洋带领援藏工作队员们和本地藏族同事一道,走乡入户,为广大群众免费体检,精准识别因病致贫群众。
在巡诊中,袁洋发现一位78 岁的传染性结核病人同时合并全身多器官重症疾患,如果到区里治疗途中转运时风险很大。
他经过多方协调,远隔3000 公里,在患者家门口的乡卫生院,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多学科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患者感激地说:“这么多年了,由于患的是结核传染病,我一直担心别人嫌弃,再加上受不了路上的颠簸,就从来没有进城治疗过。今天袁医生让我足不出户就有了这么多湖北专家为我看病,我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谢湖北专家!”
在扶贫攻坚的最后阶段,为了给一户困难群众核实扶贫工作是否到位,他连夜找遍了乃东区10年来所有纸质住院核销档案。
经过共同努力,乃东区于2017 年顺利脱贫摘帽,因病致贫返贫人数由2016 年的127 人次下降到2019 年的9 人次。
作为一名普通的援藏工作队员,袁洋舍小家为大家,为藏族同胞的健康无私奉献,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和赞许,先后获得山南市先进援藏工作者和公共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乃东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优秀专技人员等光荣称号。
2019 年,袁洋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湖北省开展对口援藏工作24 年来援藏工作队首次获得该项殊荣。
谈到这些荣誉,袁洋说:“这些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为乃东人民做的一点点贡献,是建立在前人的奋斗成果之上,也离不开所有共同奋战的同事。在接下来的援藏时间里,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没做的事尽量做完、做好,为藏族同胞服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