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知识图谱*
——基于Cite 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2020-06-18张晓刚黄敏
张晓刚,黄敏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中,艺术批评是与艺术理论、艺术史并列的三大主干学科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运动的美学”,具体的艺术批评活动关注艺术创作现实,为推动我国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和繁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和澄清的问题:经过40年的学术发展和积累,我国的艺术批评研究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有哪些文献因其重要影响力而被普遍认可?在艺术批评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和研究机构有哪些?这些学者主要围绕哪些主题展开研究?艺术批评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把握我国艺术批评的研究进展、研究力量、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对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国艺术批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较为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批评的进展与成效,本文以1978—2019年CNKI数据库中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梳理我国艺术批评的整体发展趋势、高水平科研机构、核心作者以及基金分布等的外部特征,并通过关键词聚类与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探究我国艺术批评的主题内容、前沿热点与演化趋势,力图建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知识图谱。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聚焦40年来我国艺术批评的学术研究和学科进展情况,而非对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一般性评论,故而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检索条件为:主题=艺术批评,或关键词=艺术批评;时间跨度=1978—2019;期刊来源为包含“CSSCI、核心期刊、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CSCD”在内的全部期刊①;检索条件=模糊。共获得相关文献1374篇(检索时间为2019年8月28日)。为确保研究的精确性,人工剔除会议综述、书评、征稿启事、新闻报道等非研究型文献以及与“艺术批评”主题明显不符的文献,去除无作者、重复记录,最终筛选出1156篇有效期刊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当前文献研究的主流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来展现艺术批评热点与发展趋势。文献计量法的常用工具有CiteSpace、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Pajek、Excel、Bibexcel等。其中CiteSpace因其简便易学的操作、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以及客观的分析,已成为国内外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工具。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文献数据生成可视化分析矩阵,进一步得到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的共现矩阵。[1]10-16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来源数据库,利用知网自带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我国艺术批评的年度文献分布、核心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研究方法运用等外部特征做整体描述。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呈现我国艺术批评研究40年来的主要内容、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
三、整体分析
(一)文献年度走势分析
文献在数量和发展趋势上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知识量增长的情况,发文数量的时间变化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2]37我国关于艺术批评研究期刊文献的历年发文量及其占比如图1所示。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初期,相关理论基础缺乏,研究队伍薄弱,学术根基不牢,论文发文量很低甚至一度趋近于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加入,我国的艺术批评研究进入了成长期,发文量快速增长并逐渐稳定在较高的数量水平。
根据发文量,可将我国艺术批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为起步期(1978—1994年),年度发文量极为分散,长期处在10篇以下,研究力量和关注度明显不足。第二阶段为成长期(1995—2007年),相关研究文献开始增多,年均发文量出现震荡攀升趋势,其中波峰出现在2003年,达到32篇。第三阶段为爆发期(2008—2013年),从2008年开始,有关艺术批评研究的期刊文献出现井喷式增长。其中尤以2008年惹人注目,发文量由2007年的30篇猛增到60篇,恰好翻倍,此后虽在2009年出现一定回落,但旋即稳定在年均60篇以上的水平。第四阶段为成熟稳定期(2014年至今),发文量继续呈波浪式平稳上升,年发文量开始向100篇大关挺进,标志着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接近完成,形成相对固定的学术场域和研究范式。②从40年的变化趋势看,我国的艺术批评研究呈现出稳步上升且间或性爆发的高成长态势,艺术批评文献的高增长强力支撑了学科建设的扎实推进,同时也与艺术创作繁荣形成了有效互动。
图1 1978-2019年我国艺术批评研究历年论文数量(篇)
(二)文献期刊来源
我国艺术批评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差异较大,具有不均衡性。如图2所示,经过知网自带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图发现,发文量8篇以上的期刊有30种,其中载文量最高的期刊是《美术观察》,为67篇,占文献总数的5.7%;载文量20篇以上的期刊6种,共计占文献总数的19.1%;载文量8-20篇(含8篇)的期刊24种,刊载文献占比27.1%。近年来,艺术批评研究成果呈现向一些核心期刊集中的趋势,如《美术观察》《艺术百家》《艺术评论》《文艺研究》等。这些核心期刊对艺术批评研究的贡献较大,影响力不容小觑。
图2 1978-2019年我国艺术批评研究文献的期刊来源
(三)文献作者分布
根据中国知网的作者发文量统计(参见图3),陈旭光、凌继尧的发文量位居前二,分别是13篇和11篇。沈语冰以9篇位居第三,彭锋、陈池瑜以每人8篇紧随其后。他们为我国艺术批评学科地位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根据普莱斯提出的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Nmax)1/2,M为论文篇数,Nmax为所统计时间段中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发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为某领域核心作者。[3]3如图3所示,最高产作者为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发文为13篇,据此求出M值为4.8,即发文5篇以上的作者可认定为核心作者。以本次所选的全部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作者8人,占作者总数的0.06%;核心作者发布的论文共计65篇,占总文献的5.6%,远未达到普莱斯提出的50%的指标。再从Citespace软件绘制出的作者分布图来看(图4),网络密度比较低,说明我国艺术批评研究力量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研究的学术联系较弱,团队规模较小。由此可见,我国艺术批评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完全形成,虽然涉足艺术批评的研究者较多,但还非常分散,大部分的研究者只是浅尝辄止,发表的论文以1-2篇居多,缺乏持续、系统、深入的研究。
图3 1978-2019年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
图4 1978-2019年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Citespace)
(四)研究机构分析
从开展艺术批评研究的研究机构来看(图5),东南大学发文量最多(39篇),其次是北京大学(38篇),中国艺术研究院(23篇),南京艺术学院(19篇),中央美术学院(17篇)。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紧随其后,均为15篇。发文数排名在前6的研究机构主要包括艺术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以及专业艺术研究机构。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艺术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以及专业艺术研究机构是我国开展艺术批评研究的主力军,而其他类型院校或机构对此研究关注较少或研究力量较弱。
图5 1978-2019年我国艺术批评研究机构分布
(五)基金分布
如图6所示,我国艺术批评研究论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10类基金项目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一枝独秀,高达31篇,其余的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均为5篇以下,以1-2篇居多。由此可见,我国的艺术批评研究除了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外,相关人文社科类的省部级基金资助力度明显不足。这些成果主要依靠研究者的学术兴趣自主产出,凸显出人文社科研究的兴趣驱动型特点。
图6 1978-2019我国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所获基金资助数量分布
四、研究主题
利用Excel工具绘制的图表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研究的整体概况,同时结合知识图谱进行深层挖掘解读,把握主题研究态势及前沿趋势。本文基于CiteSpaceV软件,设置时间切片为1,阀值为top5,选择最短路径算法,生成关键词共现、突变词列表、时区视图等知识图谱,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艺术批评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③
(一)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研究主题的概括和文章核心内容的提炼,在Citespace5.3.R4软件中,高频次、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将1156篇期刊文献以Refwork的格式导出CNKI,并进行相应的格式处理后导入到Ciespace中,建立新的项目(Project)。在项目(Project)界面中,时间跨度(Time Slicing)选择1978-2019年,时间分区(Years Per Slice)选择一年;术语源(Term Source)保持默认状态;术语类型(Term Type)选择突现词(Burst Terms);节点类型(Node Type)选择关键词(Keyword);域值(Selection Criteria)选择标准。设定好参数之后,运行Citespace,得到我国艺术批评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谱共有233个网络节点,387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43,ModularityQ值为0.809,大于临界值0.3,说明共词网络的社团结构显著,得到的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值为0.5119,大于临界值0.5,说明聚类结果是合理的。通过采用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算法,共导出15个主要聚类(图7),分别是#0博物馆、#1美术批评、#2约翰·伯格、#3艺术品、#4当代批评、#5艺术学、#6艺术创造、#7青年、#8书法艺术、#9格林伯格、#10电视艺术批评、#11产业、#12文艺批评、#13弗莱、#14微批评,反映了我国艺术批评的四大类研究内容(表1)。
图7 关键词共现图谱(来自Citespace)
表1 1978-2019国内艺术批评研究领域聚类标识
类I:艺术批评的类型研究
主要包括#1“美术批评”、#8“书法艺术”、#10“电视艺术批评”和#12“文艺批评”。这些聚类体现了我国艺术批评的主流形态,即在众多的艺术批评类型中,美术批评(包括中国特有的美术类型——书法艺术)、电视艺术批评和文艺批评表现最为活跃。聚类#1“美术批评”的关键词有美术革命、当代美术批评、道德批评、网络时代等,主要聚焦于现当代美术批评的不同批评模式的研究。聚类#8“书法艺术”的关键词传神写照、《续画品》《古画品录》、迁想妙得等则表现出其对我国传统书论、画论资源的关注,并试图对其进行现代阐释。聚类#10“电视艺术批评”的关键词有中国戏剧、艺术本体、电影产业、电视连续剧等,表明其作为新兴艺术批评形态在对电影、电视剧等艺术新样式研究的同时,也注意联系中国戏剧进行艺术本体的探寻。长期以来,我国的艺术批评被当作文艺批评的一员来对待,直到艺术学门类独立之后,这种情形才有所改观。因此,聚类#12“文艺批评”一方面其涵义与艺术批评具有高度重合之处,另一方面在更多意义上又有着特殊所指——文学批评。它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批评标准、批评观等批评本体的建构问题。这既表明文艺批评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复杂性关联,又预示着艺术批评与文艺批评的概念有待进一步去厘清。
类II:艺术批评的主体及学术资源研究
主要包括#2“约翰·伯格”、#9“格林伯格”、#13“弗莱”。毫无疑问,批评家是艺术批评的主体,也是艺术批评活动中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这三位都是20世纪以来英美最负盛名的美术批评家。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罗杰·弗莱(1866—1934)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批评的开山鼻祖,是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和主要诠释者。克莱门特·格林伯格(1909—1994)号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在将波洛克、罗斯科等美国本土或移民画家推向世界舞台的同时,也使得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理论法典化,他本人由此成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界线。英国当代著名美术批评家约翰·伯格(1926—2017)则对艺术、艺术家和政治的关系,视觉或者观看本身的意义与歧义以及当代经济政治变迁中的农村和农民等艺术批评论题表现出持续的关注和兴趣,并表达出自己毫不妥协的政治立场,显示他作为“异端”永葆的批判精神和悲悯之心。这三个聚类其实揭示了我国当代艺术批评尤其是美术批评的主要学术资源:开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范式的标杆式评论家,他们所开创的带有不同艺术史观及批评方法论痕迹的批评范式,非常轻易地就成为我国艺术批评实践者在面对同样“挪移”自西方各个艺术流派的当代中国“前卫艺术”时的参照坐标。这些聚类的关键词也非常明确地指向了这一点,它揭示了我们的批评话语和致思方式建构主要源自西方标杆性批评家的事实。
类III:艺术批评的理论及学科体系研究
主要包括#3“艺术品”、#5“艺术学”和#6“艺术创造”。本聚类主要体现了在面对艺术批评对象及追踪艺术创造的动态过程中建构艺术批评学及艺术学体系的努力。#3“艺术品”的关键词艺术作品、哲学、媒介文化、学术理性、基础理论研究确定无疑地指向了对艺术作品欣赏、品味、评价中的媒介特性和哲学理性思考。聚类#5“艺术学”的关键词有艺术史学科、艺术史家、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当代中国和话语体系等,主要着眼于艺术批评的学理价值建构,并视之为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大大推进了艺术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促进了艺术批评方法的多元化路径展开及方法论体系的日益完善。聚类#6“艺术创造”的关键词有美术创作、布面油画、艺术评论和文艺创作等。艺术创造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只有通过客观公正的艺术批评活动,艺术家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和提高自己,勇攀艺术的高峰。艺术批评不仅要揭示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要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导向,要通过旗帜鲜明的价值立场引导艺术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作品,形成对艺术创造的正向反馈。艺术品和艺术创造构成了艺术批评的直接对象,艺术理论通过在艺术批评中的实践运用才能绽放出应有的光芒。
类Ⅳ:艺术批评的活动场域及发展走向研究
主要包括#0“博物馆”、#4“当代批评”、#7“青年”、#11“产业”和#14“微批评”。聚类#0“博物馆”和聚类#11“产业”非常显著地揭示了当代艺术批评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一方面,美术馆、博物馆里艺术品的展示展览是对社会大众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其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聚类#11“产业”的专题策划、栏目设置、媒介批评、生产关系等关键词又确定无疑地将其置身于艺术市场的复杂性场域。艺术家、策展人、艺术经纪人、拍卖行等利益团体亟需通过专业的艺术批评操作及艺术展活动来提升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使得当代艺术批评更难秉持独立客观理性的立场来展开。艺术批评的当代境遇更为复杂微妙。个人主义、物质回报、世界艺术史、政治波普等关键词无疑预示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自媒体时代,艺术批评也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一起走进了微时代。微批评的出现使“人人都是批评家”成为可能,也可以说,“微”赋予了每一个人批评的权力。[4]微批评的出现既对专业的艺术批评构成挑战又使其开辟了新的表现空间。
此外,节点中介中心性也是衡量研究热点的指标之一。透过节点中心度(Centrality)可直观呈现网络图的关键文献信息,阐明关键词间的内在联系。节点中介中心性与其在关键词网络图中的链接效应呈正相关,即节点中介中心性越高,与其相联系的关键词越多,在网络图中的媒介功能就越强。[5]158表2的中心度排名前6位的关键词分别为: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艺术史、艺术家、批评家、美术家,说明它们是艺术批评研究知识图谱的重要中介节点。从高频词来看,除了“艺术批评”外,批评家、艺术家、艺术、艺术史、当代艺术、艺术学理论、艺术创作、批评等关键词最为突显,说明它们在整个网络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和影响力。
表2 艺术批评研究文献中高频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前10位)
(二)演进脉络
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能够表达出文章的更新和相互影响情况,从而清晰地呈现出不同时间段某一领域研究演变的情况。本文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区间为1978-2019年,时间间隔为1年,经过Citespace软件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9所示的艺术批评关键词时区(Timezone)的知识图谱(图中十字形大小反映的是关键词词频大小),直观呈现研究热点的迁移过程,据此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拨乱反正的起步阶段(1978—1994年)
本阶段的热点关键词主要聚焦在艺术批评、艺术家、批评家,研究内容则集中在艺术批评标准的确立和艺术批评的功能探讨等方面。该时期艺术批评研究的总文献量仅为75篇,年均发文量4.41篇。十年动荡的“文革”时期,政治挂帅已经成为艺术批评的唯一标准。随着真理大讨论的深入,文艺界也开始拨乱反正,一些学者提出了艺术批评的美学标准问题。刘再复指出,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审美判断,应在美学范围内进行,不应质变为政治评论。社会主义艺术批评的美学标准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真实标准;二是社会功利标准;三是美感标准。[6]173周来祥则区分了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艺术欣赏偏于感性的观照,艺术批评偏于理性的思维和判断;艺术批评的标准具有客观性与历史性(绝对性与相对性);艺术批评以其是否符合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利益,是否反映艺术的实际而有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7]73
图8 艺术批评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前期,学术界对艺术批评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注意结合艺术创作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艺术批评的意义、功能与特征。如李心峰认为,我们今天的艺术批评在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鼓吹呐喊,为艺术表现方法、艺术风格、艺术技巧的多样化不懈努力的同时,必须着重增强对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自觉意识,努力用社会主义文艺的审美理想来指导艺术批评,调节艺术创作,使我们的艺术批评更加活跃和繁荣。[8]13颜翔林、沈虹指出,艺术批评从阐释学、接受美学、语言学美学等视角考察,其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9]61江俊绪认为,健康的艺术批评应该具有两方面显著特征:一是它的基点和着眼点是艺术美,二是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结合,在具体对象的评述中,达到情理交融的个性显示。[10]12在此基础上,学界涉及到艺术批评的本质探讨。如李心峰认为艺术批评是对艺术现象的描述、解释与规范三者的有机统一,并提出元批评学的构想。[11]47
2.稳打稳扎的推进阶段(1995—2007年)
本阶段总发文量247篇,年均发文量19篇,较前一阶段猛增330%。关键词开始向批评家、艺术史、艺术创作等迁移,议题呈进一步发散状态,推动了艺术批评的稳步发展。
一是继续对艺术批评展开哲学追问以及形态探索。孙美兰等人就为什么需要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基本共识,四种针对性艺术批评(即针对作者的批评、针对艺术家的批评、针对艺术思潮的批评和针对欣赏的批评),以及艺术批评家的人格与修养,批评家与艺术家的关系,评论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论述。[12]58-59沈语冰通过对西方现代艺术体系及其艺术批评诞生历史的全面梳理,提出艺术批评的三项开创性工作:描述、解释和评价。伟大的艺术批评家应该兼具这三种才华。[13]62-68鲁枢元则在检索了20世纪以来西方形形色色的艺术批评流派之后,提出生态学的尺度应当被纳入文艺批评的视野,并从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的立场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学文艺批评的10项基本观点。[14]35-42
二是在世纪末的探索回顾情结下对中国艺术批评的历史梳理,蒲震元认为,中国传统艺术批评存在深度模式与潜体系,它是一种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和谐理论为哲学根基(特别是以“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这一重要理论认识为基础),在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多层次批评中,体现中华民族深层人生境界及大宇宙生命整体性特征的东方艺术批评模式。[15]122陈池瑜则系统检视了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的四大特征:西方近现代哲学美学及批评观成为中国艺术批评最重要的参照系;运用西方艺术作为参照或者尺度来评判中国艺术;西方艺术社会学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批评观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评原则被介绍到中国,并在批评中得到运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进行艺术批评,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主义艺术创作和中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16]6-8
三是对艺术批评的社会语境及未来走向展开探讨。陈璐认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并将更全面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也改变着艺术以及批评的问题意识和话语方式。今天的艺术批评研究已不孤单,与批评同行的社会学、人类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文化产业学等学科和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及成果,均为艺术以及批评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它们为开发和构建新的批评格局提供了可供参照的范本。[17]118葛红兵等人指出,大众传媒给艺术批评带来了貌似多元、实际混乱的状况,出版者舆论造势、媒体记者及副刊专栏评论、网络匿名评论等都对艺术批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只有重建批评理想及信誉、追求批评的原创性,确立价值宽容与相对主义批评策略,高倡个体批评职业操守的信守制度,才能全面提升当下的艺术批评,重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批评标准。[18]14
3.量质齐增的体系建构阶段(2008—2013年)
这一阶段,热点关键词主要是艺术学、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该阶段的特点是艺术批评研究文献的发表量急剧增长,总文献量为388篇,年均发文量64.67篇,比上一阶段再度增长2.4倍,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这一阶段的艺术批评研究与学科建设的联系极为密切,在一种理论自觉的目标指引下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代。
其间的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原隶属于“文学门类”的艺术学升格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艺术学的自立门户客观上提出了加快包括艺术批评在内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要求。凌继尧在艺术学理论的总体框架下对艺术批评进行了严格的学术界定:“艺术批评是对个别的、现实存在的艺术作品及其作者的评价,是一种‘判断的’批评。它侧重于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是对批评家同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批评;偏重于评价,旨在确定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论辩的、情感的色彩。”[19]20他进而对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的关系做出比较:1.艺术批评所注意的直接对象是个别的、现实存在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所研究的直接对象是艺术的一般规律和原则。2.艺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批评家同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理论的对象主要是过去的艺术作品,是艺术遗产。3.艺术批评偏重于评价,艺术理论偏重于认识。4.艺术批评往往具有主观的、论战的色彩,艺术理论则是冷静的、客观的研究。[19]21彭锋在深入分析其内在构成基础上,指出艺术批评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话语,介于艺术理论与艺术作品之间,并参与构成艺术作品的价值。[20]34张晓刚认为,艺术批评作为艺术学原理的实际应用,其形态演变具有对艺术学理论总体性建构的促进作用,构成了艺术学历史运动的组成部分。[21]141艺术批评范式存在着层累结构的丰富性和范式转换的多次性、多样性,不存在局限于现有的某一典型范式或终极范式。这充分说明,每一种艺术批评范式都参与着艺术学体系的建构,成为艺术学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22]71这一阶段有关艺术批评的本体研究获得了大丰收。
其次是随着艺术创作、艺术市场的繁荣所引发的对艺术批评标准的再澄清。仲呈祥等针对“艺术无标准”、标准混乱等诸多现象,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的”文艺批评标准的和谐统一,才会对文艺作品和文艺思潮有独到的思想发现和美学发现。[23]5贾磊磊则以文化价值观为参照系、以文化的精神取向为基准来判断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使对文化精神与文化意义的分析贯穿于整个艺术批评的活动之中,进而在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中确立一个文化的分析与评价维度。[24]16
再就是艺术批评的现实关切问题。王一川指出,我国的艺术批评经历启蒙论转向和专业论转向之后,面对新闻消遣型批评的强大冲击,应该进行艺术批评的素养论转向:“集中关注全体国民对于艺术产业的大量制作和新闻消遣型批评的大量轰击如何加以识别、鉴别、辨析和批判等问题”[25]119。批评家要勇敢承担起“在这种艺术若信若疑的时代情境中,起来质询艺术品及相关现象、以及某些新闻消遣型批评,把它们看作全部编码的文化产业和娱乐新闻的制造物”的历史责任。[25]121而在当代叠加交错、相互缠绕的多元艺术批评形态中,“单向学术型艺术批评需要经常同现有比自己远为强势的两大艺术批评形态,即单向娱乐型艺术批评和双向娱乐型艺术批评,展开对话和研讨,共同商讨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建设,从各自的不同角度加入到公民社会的公民伦理、公民审美、公民生活方式等的建构中”[26]16。
4.继续开拓的巩固提升阶段(2014年至今)
在前一阶段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本阶段的艺术批评研究一方面巩固原有的研究领地,另一方面则继续向前推进提升,至2019年8月28日的文献检索截止日共发文446篇,年均发文量继续维持在80余篇的高位。一是继续展开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体系的建构,贾磊磊认为这需要建立属于艺术批评自身的美学范式,改变艺术批评从属于创作的附庸地位,使其成为一种与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学等量齐观的学科体系,并改变艺术批评单向度的评价标准,整合对艺术作品的综合评价标准,建立一种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客观性、共同性的评价体系。[27]40而在活跃的艺术市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更多研究者的目光转向对艺术批评走向的持续关注。盛葳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艺术家、观众、批评家身份互动、转换,甚至结合在一起,艺术批评由精英走向大众,批评的媒体化与媒体的批评化同时发生,紧密融为一体。其造成的后果则是,艺术的普遍价值和“共识的神话”被打破,“艺术世界”的稳定结构因此倾塌。[28]27万书元则对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批评有可能走向两个极端的担忧:风格上“有可能直截了当,痛快淋漓,同时也可能党同伐异、快意恩仇”。形式上“有可能灵活多变,多姿多彩;也有可能流于印象化、碎片化、粗俗化”。[29]55陈定家通过大数据时代“微批评”的文化表征分析,指出面对“网络事实不再是事实”的事实,探讨“常识常理的常态批评”回归的可能性尤为重要而急迫。[30]138陈旭光则以“微时代”的电影批评为例,指出其正经历着文化批评的落潮、艺术批评的失语、产业批评的尴尬和网络批评的崛起。网络批评的崛起对于电影的生产、传播和生态,电影批评的方式和生态,乃至某些以电影为中心而产生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新变,必须对此予以密切关注和回应。[31]11这显示了艺术批评应对时代挑战、不断进取的学术品格。
五、研究展望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文化自觉意识的日益彰显,我国的艺术批评研究必将与艺术创作形成良性互动,为艺术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其应继续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建构中国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目前,构成中国艺术学的三大分支是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学术机构设立,艺术批评都没有获得与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相对等的学术地位。在我们的高等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里,设置了诸多的艺术创作、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史的院系,专门从事艺术批评研究的机构则较为稀缺。要建构中国艺术批评理论体系,这种来自制度建设层面的缺失必须予以改变。[27]40面对“关注时代变化”“探索中国经验”“寻求突破之路”的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实践和学理成果,有理由相信:建构中国本土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不但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而且学者们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32]14这需要深入挖掘我国历史上种类繁多的传统艺术批评资源,汲取裨益于时代的学术营养。当然,艺术批评本土话语的回归和重构不是对传统的复制,也不是单纯地对古典批评话语的重新启用,而是对传统艺术批评话语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艺术理论、归纳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建立一套能够呈现中国人文精神内涵、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话语表达途径和方法。[33]41
二是面对当下艺术批评的“西式化”“过度学术化”“市场化”“网络草根化”[34]81等种种倾向与困惑,批评家应富于担当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出时代的声音。虽然艺术批评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但作为独立的艺术评价活动发出者,批评家不应堕落为金钱的奴隶,与市场合谋,为展览捧场,一味地歌功颂德或讨伐异己。批评家应树立独立的人格和批评精神,且拥有更广泛、更开阔的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批评家只有树立自己的批评信念,坚持批评的指向性,把握为何而批评的原则,才能真正显现批评的成效。[35]87另外,批评家还应牢记文化引领的新时代使命,要看艺术创作是否具备引导和启迪人的思想功能,“把握人对美好事物无限追求的愿望与理想来看待创作批评,最终实现在博大的文化观中,培养人的道德自律性以及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审美水准的提升中塑造把美好事物视作自觉存在接受的高尚人格”[36]85。尤其是置身于当代中国文艺高峰建设的时代进程,具有同时代性的艺术批评,“应该直接介入艺术家、作品与公众的艺术实践之中,成为艺术整体的内在组成部分。批评家对对象进行辨识、阐释和判断,完成价值的测定,发挥测峰者的作用,以好的、有效的批评标尺,倡导完善的艺术观念与美学风格,对未来艺术方向进行判断、引导和推动”[37]37。
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应对时代语境变化带来的现实挑战。在艺术学理论的三大主干学科中,艺术批评最贴近于时代,同时对时代变化的反应也最敏锐。“在微看、微赏、微阅中体现出的种种私人化、即时性、非价值性的选择”[38]7所表现出当前大众文化中某种非理性建构真实表征的“微时代”,艺术批评必须应对传播媒介革命、专业批评日渐式微乃至消解、受众群体迭代、审美格调日益多元化、微批评无所不在的现实,将“微批评”纳入学科视野,从中发现更多批评资源、批评视角和真知灼见,实现专业批评与微批评的互补互动,协调发展[4],共同营造当代批评的繁荣,推动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① 由于国内北大核心期刊、CSSCI等对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评价制度建立时间较晚,故本文的检索文献涵盖了1978年以来的所有来源文献,以便客观全面反映40年来我国艺术批评研究的全貌。
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检索时间为2019年8月28日,因此2019年文献未检索完整,数量仅43篇,但该数字并不代表2019年度中国艺术批评研究的期刊文献总量。
③ TopN表示是以每个时间切片前N个高频出现的关键词生成最终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