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13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关联分析

2020-06-18梁珀铭谢邦瓀黄汉平周霞张少峰徐浩周承顾培珩沈妍徐月良方士华

医药导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蛋白血症组间

梁珀铭,谢邦瓀,黄汉平,周霞,张少峰,徐浩,周承,顾培珩,沈妍,徐月良,方士华

(1.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501;2.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呼吸结核科,武汉 430023;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感染科;上海 201599;4.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呼吸科;上海 201599;5.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血液科,上海 201411;6.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120;7.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呼吸科,上海 201411)

白蛋白是人体血浆胶体成分之一,在维系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1]。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清总蛋白低于60 g·L-1或白蛋白低于35 g·L-1[2],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见于多种疾病,可影响许多疾病的预后[3]。笔者在本研究回顾分析已经出院(含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资料,探讨低蛋白血症与COVID-19的严重程度(出现呼吸衰竭、合并细菌感染、)和预后(胸部影像学改善情况、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提供辅助判断方法,以协助临床医生早期判断COVID-19病情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14日—3月18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二和北三两个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部出院(含死亡)COVID-19患者,共计139例,年龄23~89岁,平均(56±33)岁,其中男86例,女53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4]危重型和重型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其他非新冠病毒感染的疾病,有明确肺结核、肿瘤、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病史者。该研究经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理批件号:KY-2020-45.0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分组 在入院24 h内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按照行业标准WS/T404.2-2012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按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成4组。A组:正常白蛋白组(36~55 g·L-1),B组:轻度低蛋白血症组(30~35 g·L-1),C组:中度低蛋白血症组(25~29 g·L-1),D组:重度低蛋白血症组(<25 g·L-1)[2]。

1.4指标检测 统计分析每组患者入院后发生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 mmHg(1 mmHg=0.133 kPa)]、合并细菌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或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1)及病死率的情况;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后影像学表现分级下降的患者比例和出现下降所需治疗时间,肺部影像表现按照肺部影像表现分级标准分级,0级:指肺受累<10%、1+级:指肺受累10%~25%、2+级:指肺受累>25%~50%、3+级:指肺受累>50%~75%、4+级:指肺受累>75%[5]。

2 结果

2.1患者基本特征 四组患者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但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4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性别男例%女例%年龄/岁病程/dA组372054.051745.9562±2719±8.5B组644468.752031.2554±3121±6.0C组321959.381340.6254±3023±5.5D组6466.67233.3358±2629±7.5χ2/F0.670.310.35P0.710.880.93

2.2不同水平血清白蛋白组临床情况 各组间合并呼吸衰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影像学降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肺部影像学降级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血清白蛋白降低在COVID-19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十分常见,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低蛋白血症对COVID-19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探寻对COVID-19病情评估和预后的辅助判断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重症患者,早期给予干预,降低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死亡的风险。本研究入组病例均为危重型以及重型,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缺乏相应数据,不能代表所有COVID-19患者整体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另外,COVID-19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后白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如发热、应激)、合成减少或摄入不足、分布异常(如毛细血管渗漏)等有关[6],COVID-19本质上也是病毒型肺炎的一种,它与发热、摄入不足的关系较为明确,但发热、摄入不足引起低蛋白血症与病程密切相关,病程越长,出现低蛋白血症的可能性越大[7],但COVID-19患者血清白蛋白常快速下降,死亡病例解剖提示COVID-19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肺泡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8],肺的渗出、低蛋白血症提示可能存在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9],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伴有全身水肿,与COVID-19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表2 4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合并细菌感染、肺部影像降级情况、病死率比较

组别例数合并呼吸衰竭例%合并细菌感染例%A组37513.5821.6B组642132.83351.6C组321959.42578.1D组6583.36100.0χ2/H47.25062.825P0.005 30.003 4组别肺部影像降级例%降级时间/d病死率例%A组3286.59±2410.8B组4976.610±2.51625.0C组1443.814±11237.5D组116.723583.3χ2/H46.61916.38389.097P0.003 90.001 50.008 8

志谢: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繁典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静博士对本文的指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白蛋白血症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