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在欧洲

2020-06-18

传记文学 2020年6期

中国古代所有的哲学家当中,孔子是东西方研究得最多的一个。他的学说影响中国人的思维长达两千多年,所有想研究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学者,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会选择从孔子入手。《论语》在西方,不管是译介,还是传播,还是研究,可以直接追溯到16世纪。传教士罗明坚(Michele Ruggleri,1543—1607)和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到中国传教,发现《论语》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所以开始向西方译介儒家典籍,如《论语》《大学》《中庸》等,从此《论语》开始进入西方,此后各界对《论语》等儒家典籍和中国典籍有着持续而浓厚的兴趣,至今不绝。

左图:利玛窦

早期传教士与《论语》

《论语》在西方的译介肇端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首先对《论语》进行翻译的是罗明坚和利玛窦。罗明坚,字复初,意大利人,1579年到达澳门,到过广州、肇庆等。利玛窦,号西泰,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传教士,1582年来到中国,曾到过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1601年抵达北京,此后一直居住在北京,1610年在北京病逝。

而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四书》拉丁文译本是罗明坚的译本。有论者认为,罗明坚与利玛窦大约在同时翻译《四书》,不同的是,罗明坚是返回欧洲之后进行翻译,而利玛窦的翻译则是在中国进行的。张西平也指出,罗明坚译《四书》时,利玛窦按照范礼安的要求在中国肇庆也做着同样的工作。罗明坚翻译的《四书》手稿现藏意大利国家图书馆,未刊行,不过其所译《大学》第一章曾于1593年刊印在罗马发行的《百科精选》(

Bibliotheca

Selecta qua agitur de ratione studiorum in historia,in disciplinis,in salute omnium procurand

)上。尽管这是《四书》在欧洲的第一次刊印,但是罗明坚译文并未在欧洲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传教士内部对罗明坚译文的质量意见不统一;二是利玛窦认为罗明坚的汉语水平不高,译文的质量不高,不可靠。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丹麦学者龙伯格(Knud Lundbaek,1912—1995)就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与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的译文相比,罗明坚的译文更为贴近朱熹的注释。《四书》早期译者的尝试尽管并不很成功,利玛窦译本佚失,罗明坚译本只有部分得到发表,全部译本则保存于意大利国家图书馆,但是这些尝试均对后来者启发很大。1624年,李玛诺神父(Manuel Dias,1559—1639)确定来华传教士的四年制“课程计划”(ratio studiorum),要求传教士学习《四书》等,而郭纳爵(Inácio da Costa,1603—1666)则与其学生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一道对利玛窦翻译的作品进行完善,合作出版了《中国智慧》(

Sapientia Sinica

,1662)一书,内含《论语》前五章的翻译76页。根据荷兰学者特鲁德·迪克斯特拉(Trude Dijkstra)和蒂斯·韦斯特斯泰恩(Thijs Weststeijn)的研究,最早的《论语》译本,不是1687年出版的由柏应理等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拉丁文译本,而是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专使彼得·侯尔恩(Pieter van Hoorn,1619—1682)翻译出版的荷兰语译本,该译本标题

Eenige voorname eygenschappen van de ware deugdt,voorsichtigheydt,wysheydt en volmaecktheydt

(翻译成英语是

Som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virtue,prudence,wisdom,and perfection

,即“美德、审慎、智慧和完美的一些基本特征”),于1675年在雅加达的巴达维亚(Batavia)出版。儒家学说真正在欧洲获得广泛注意,得益于1687年出版的由柏应理等译的《中国哲学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拉丁文译本。参与翻译和编辑的除柏应理外,还有鲁日满(Francois de Rougemont,S.J.,1624—1676)、殷铎泽、恩理格(Christian Herdtrich,1624—1684)和沈福宗(1657—1692)等,共17 位传教士。该书在欧洲影响很大,出版不久就有其他语种的转译本,如1688年即有法语转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后来多次重印,1691年更有译自法语的英语转译本《孔子的道德》(

The Morals of Confucius,A Chinese Philosopher

)。这些译本的刊印与发行,对于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在欧洲的广泛传播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郭纳爵和殷铎泽译《中国智慧》扉页

早期传教士是用拉丁文翻译《论语》,沈福宗神父由于懂拉丁文,所以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些说明。

沈福宗与在江南传教的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2-1693,字信末)相识,并跟他学习拉丁文。沈福宗与柏应理等人于1681年12月5日坐船从澳门启程,于1682年抵达葡萄牙。从中国出发时,沈福宗随身携带中国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四十多部。借罗马教皇召见之际,他与柏应理将这批中国书籍献给了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一世。这批书籍随即入藏梵蒂冈图书馆,这也是该馆最早收藏的汉籍。沈福宗和柏应理还带来此前其教友们出版的中国儒家典籍的最早拉丁文译本,包括《大学》《论语》及《中庸》的拉丁文译本。前两部译本合刻在一起,题为

Sapientia Sinica

(直译为《中国智慧》),事实上该译本的中文标题则为《四书直解》。其中《大学》由1634年来华的耶稣会士、葡萄牙卢西塔尼亚(Lusitania)人郭纳爵(字德旌)译出。《论语》只译出《学而》等前五篇,由耶稣会士、意大利西西里人殷铎泽执笔,他还写了《孔子传》附于译本中,全书有汉文原文,1662年以木版刊于江西建昌府,作对开本。殷铎泽的《中庸》译本亦附孔子传,题为《中国德治之学》(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1667年在广州以木版刊行,1669年以活字版刊于印度卧亚(今果阿,Goa),附《孔子传》。应当说,《论语》及《中庸》的翻译并非只出自殷铎泽一人之手,柏应理、鲁日满和1660年来华的奥地利耶稣会士恩理格都出力不少,而柏应理、鲁日满等人还参与了《大学》的翻译,可以说这是他们集体努力的结果。

柏应理

柏应理返回欧洲后,决定整理已刊旧译稿,续译《论语》,将三部经书汇集一起在欧洲正式出版。在他翻译《论语》其余各篇时,沈福宗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遇到疑难句时,只有既精通拉丁文、又熟悉本国历史文化及语法的这位中国学者能够帮助他化解难题。1684年,沈福宗和柏应理应邀访问法国,在巴黎他们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Louis ⅩⅣ,le Grand Monaque,1638—1715)的接见,同时他们将《大学》《中庸》和《论语》的拉丁文译稿献给国王,目的是请国王批准在法国出版。路易十四接到柏应理和沈福宗献上的拉丁文译稿并听取其内容的介绍后,下令刊行,1687年正式出版。此书为对开本,扉页印有书名、编译者、出版单位及出版时间等:“《中国哲学家孔子,或以拉丁文出版的中国学说》(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

),由耶稣会士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及柏应理译述。奉路易大王敕命刊行。东方传教团提供资助,皇家图书馆非营利出售,由皇家特许的达尼埃尔·奥特默尔(Daniel Horthemel)印刷厂1687年刊于巴黎。”

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内展出的“路易十四会见柏应理与沈福宗”群雕——沈福宗向路易十四展示孔子的画像

表一:《四书》拉丁文翻译情况[90]

右图:法文版《中国哲人孔夫子的道德论》 扉页(1844年印行)、末页(显示该书第 一版的印刷时间为1688年)

下图:柏应理等翻译出版的拉丁文《中国哲学家孔子》扉页(1687年印行)

下图: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为沈福宗所画画像,悬挂于温莎城堡国王画室,编号为RCIN 922107

该书在欧洲以拉丁文出版后,产生了很大影响,次年又转译成法文,题为《中国哲人孔夫子的道德论》(

La morale de Confucius,philosophe de la china

)。

1685年,沈福宗离开法国,应邀出访英国,首先在伦敦受到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James Ⅱ,1633—1701)的接见。詹姆士二世在接见沈福宗后,请沈福宗出席宫廷宴会,英国宫廷画师克内勒爵士(Sir Godfrey Kneller,1646—1723)为他画像。

沈福宗先后在欧洲停留十年之久,在中、葡、意三国所受的东西方教育,后来在法、英两国开花结果。

1711年,比利时耶稣会士卫方济(François Nöel,1651—1729)在布拉格出版《中华帝国六经》(

Sinensis Imperii Libri Classici Sex

)。该书除《大学》《中庸》和《论语》外,又译出了《孟子》,至此西方有了《四书》的全译文;同时,该书还译有《孝经》和朱熹的《小学》,加起来共六部,故称“中华帝国六经”。这部书后来再由普吕凯(François-André-Adrien Pluquet,1716—1790)转译为法语,1784年以《中华帝国经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为书名分七卷在巴黎出版。同年,钱德明神父(Père 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发表《孔子传》(

La Vie de Koung tsée

),该书共508页,是当时西方学者最长的一部孔子传记,杂合了《孔子家语》《史记》《诗经》以及其他著作中有关孔子的记述。这部著作影响巨大,后世的许多学者均征引此书。

《论语》在法国

介绍《论语》在法国的传播之前,先请大家看两则消息。

第一,2019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马克龙夫人布丽吉特参加。会见前,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弗朗索瓦·伯尔尼耶(François Bernier)撰写的法文版《论语导读》(

Confucius ou la Science des Princes

)。这一著作1688年撰写完成,直到2015年才正式出版。原著标题

Confucius ou la Science des Princes

,翻译成汉语就是《孔子与君王之道》。

第二,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庆典之际,法国汉语教学协会联合法国凤凰书店(出版集团)、巴黎友丰书店(出版集团)——这是法国两家最重要的中国文化出版商,推出一项名为“在法国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中国书籍”的评选活动,评选结果是《论语》雄踞榜首。

从上面两则消息,我们可以知道《论语》在法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中国经典之一。从早期传教士将其传入到现在,一直是法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典籍之一,现在还不断有与《论语》相关的各种著作在法国问世。概括而言,《论语》在法语世界的流传大体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其实严格意义上不能完全算属于法语,因为在法国出版、流传的是拉丁文译本,这只能算是《论语》法译本的“前身”,这就是1687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这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先秦诸子百家、先秦儒家、宋明儒家、道教和中国佛教等。尽管这是拉丁文译本,但是当时拉丁文是欧洲共同的学术语言,而且以此为时尚,知识分子阶层都以会读、会说拉丁文为荣,所以这个译本在巴黎出版后,便在法国知识界产生很大反响,后来风靡全欧洲的中国风(Chinoiserie)便肇始于17世纪,这个译本的出版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的“中国风”,吸引了更多欧洲知识分子的阅读,间接促进了法国汉学研究的发展。

这部重要的作品是多名耶稣会士长时间译介工作的共同成果,主要成员包括郭纳爵、殷铎泽、鲁日满和恩理格等。“在翻译的最初阶段,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利用还停留在语言文字方面,使传教士能学习高雅的中文,并能用儒家概念来表达天主教的神学概念,而没有深入到儒家经典的学理研究。”

郭纳爵与殷铎泽二人是师生,都是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他们曾合著《中国智慧》(

Sapientia Sinica

)一书,1662年在中国江西出版。这本书包括孔子生平传记,以及《论语》前五部分的拉丁文译文。此后,殷铎泽将他翻译的《中庸》法译本命名为《中国政治道德学》(

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

),于1672年在巴黎出版,其中也包括他撰写的儒家典籍介绍性质的文章,例如孔子的生平等等。这本书的扉页中印着大大的两个字“中庸”,这样《中庸》的第一个法语译本就正式出版了。正是由于有了前述殷铎泽和郭纳爵等耶稣会士在儒家典籍翻译上所作的准备,柏应理从1686年起开始编辑、整理已翻译好的各种儒家典籍。他这时候已经获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所以工作进展得很顺利。1687年,历史上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孔子》就在巴黎出版了。这本书的全称翻译成中文是《中国哲学家孔子,或者中国知识,通过殷铎泽、恩理格、鲁日满和柏应理的努力,用拉丁文表述》(

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 studio et opera Prosperi Intorcetta,Christiani Herdtrich,Francisci Rougemont,

Philippi Couplet

)。

早期欧洲传教士译介中国典籍出于两个目的:一是通过用拉丁文注释中国典籍,可以让更多想到东方传教的传教士学习汉语;二是让教会上层能够阅读这些经典,让他们明白中国也有类似于西方宗教中“上帝”的概念,例如中国典籍中的“帝”和“天”等。可以说,他们翻译并将中国典籍传播到西方,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传教,而不是为了将中国智慧传播到欧洲。这是主观的方面。而客观上,他们因此而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开拓者,他们这方面的工作成果不期然却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石。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中国政治道德学》(Sinarum Scientia Politico-Moralis)扉页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18世纪,法译中国典籍开始进行,并且催化了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传教士依然是这一时期译介儒家典籍的主力军,最重要的成果是普吕凯神父组织翻译的《中华帝国经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前面提到,比利时耶稣会士卫方济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孝经》和朱熹的《小学》等六部中国经典在内的《中华帝国六经》,1711年出版。西方世界第一次有了完整的《四书》译文,因此这一译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部书后来再由普吕凯(François-André-Adrien Pluquet,1716—1790)转译为法语,1784年以《中华帝国经典》(

Les Livres classiques de l’Empire de la Chine

)为书名分七卷在巴黎出版。这一转译本第一次用法语向法国读者呈现中国的经典著作,促进了18世纪法国汉学在世界汉学界的地位。在此有必要提一提钱德明神父(Père 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有关孔子的研究。1771年,钱德明寄出第一批名人谱,其中包括孔子略传《哲学家孔子》(

Koung-tsée Philosophe

),介绍了孔子周游列国、培育弟子、传播道德,尤其是编订《五经》等的大致情况。1784年,钱德明的《孔子传》(

La Vie de Koung tsée

)刊于《中国杂纂》(

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œur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

),是当时西方学者所著最长的一部孔子传记。在这部传记中,钱德明综合了当时能够获得的诸多记载孔子一生行状的著作,如《孔子家语》《史记》和其他著作中有关孔子的记述。这部作品的问世和传播,为法国学者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差不多同时,多部汉学研究著作相继问世,如冯秉正(Joseph-Franç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1669-1748) 根 据《通鉴纲目》而用法语编译的十二卷《中国通史》(

Histoire générale de la Chine ou annales de cet Empire

,1777)、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编写的《中华帝国全志》(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等。

钱德明

第三阶段是多个儒家典籍的法译本在法国产生,并且《论语》在法国出现了两部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经典译作。一是波蒂耶(M.G.Pauthier,1801—1873)翻译的《四书》于1846年在法国巴黎出版,这是第一个直接从中文译为法语的译本;二是顾赛芬(Séraphin Couvreur,1835—1919)翻译的《四书》于1895年在法国出版,这也是后来重版次数最多的法语译本。

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儒家思想在法国的被接受开始出现由汉学家为主的精英阶层转向大众的现象。例如1851年法国巴黎出版了一部未署名著作《孔子及多位中国作家的道德哲学》(

Pensées morales de Confucius et de divers auteurs chinois

),简单介绍了一些中国先秦时代孔子、孟子等人的道德哲学思想;1867年,埃尔瓦神父(M.L’Abbé Herval)的《孔子的历史和哲学研究》(

Étude historique et philosophique sur Confucius

)在法国外省城市勒阿弗尔出版,具有标志性意义。这说明法国的汉学研究不仅在巴黎,而且在外省都发展了起来。

第四阶段进入20世纪,法籍华裔学者也成为中国典籍翻译为法语的重要力量,《论语》在法国迎来新的发达局面。首先,经典译本如顾赛芬的《论语》译本不断再版;其次,出现多部《论语》新译本,如程艾兰(Anne Cheng)、李克曼(Pierre Ryckmans)、让·列维(Jean Levi)的译本等,而且这些译本也多次再版;第三,研究性著作开始频频出版,多达几十部,既有面向学术界的,也有面向大众的,可以说这一阶段《论语》及儒家思想在法国完成了从精英阶层到大众文化的全面转向。

下图:钱德明《孔子传》手稿扉页(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第五阶段就是新世纪以来《论语》在法国的多元化传播。这一时期,《论语》和相关成果不断出现,不仅有译作,也有研究性著作。出版物形式也多样化,既有《论语》的漫画类作品,也有《论语》的音像类作品,更有围绕《论语》及孔子思想的创作型小说出版。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被人誉为“欧洲的孔夫子”,他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挂了孔子的画像,并且在多部著作中都提到孔子及其学说,例如《哲学辞典》《风俗论》《伏尔泰书信集》等。从他本人的一些相关论述或者叙述中,就可以看出伏尔泰对孔子及其学说是信服的。比如,他说:“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从这里所引的话语来看,伏尔泰对于孔子及其学说的把握还是到位的,说明他阅读的译本忠实程度较高。

伏尔泰的“慕华”(sinophile)情结终生不渝,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厚爱慕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即便是“中国热”在法国已经露出衰落的迹象,他始终信赖孔子的理想观念。

这里还要说明的一点是,从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由法国诺曼底公爵统治,英国皇室和上层贵族都以讲法语为荣;到了17世纪,法语一度曾成为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因此在很长时间里,法译《论语》在欧洲甚为流行,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论语》英译一直到19世纪才出现。

《论语》在法国的广泛传播,跟下面几位关键学者的学术贡献是分不开的。

首先是顾赛芬。顾赛芬、理雅各和卫礼贤是三位将大部分十三经作品翻译为自己国家语言的中国典籍翻译大师。顾赛芬译有《四书》(1895)、《诗经》(1896)、《书经》(1897)、《礼记》(1899,两卷)、《春秋左传》(1914,三卷)和《仪礼》(1916),并因这些杰出的译作于1886年、1891年及1895年三度夺得国际知名的儒莲奖。他也曾试译《易经》,但因为拿不准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而最终放弃。而《周礼》(

Le Tcheou-li: ou rites des Tcheou

,1851)则由于已有毕欧(Édouard Biot,1803—1850)的翻译而最终作罢。顾赛芬翻译有几个特点:一是沿袭了理雅各的做法,如将汉语语段置于页面上端,其后用法语的读音为汉字注音,最后才是法语和拉丁语并列的译文,同样用数字为篇、章编号,而明显减少的是大段的注解。二是顾赛芬翻译的中文底本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他的翻译严格忠于当时中国官方推崇的朱熹学派的诠注,对于注释并不作进一步的阐释。他的译作十分严谨,很少带有个人的见解,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比较客观的依据。基于以上两个突出特点,顾赛芬的《四书》译本自问世以来的一百多年间被多次重版和再版,其法语译本因此成为《论语》法译史上被出版次数最多的译本,至今依然还在以多种形式出版,可见其译本的准确性和经典性。他另外还著有两部辞典:《法汉常谈》(

Dictionnaire français-chinois contenant les expressions les plus usitées de la Langue Mandarine

,1884)和《法文注释中国古文大辞典》(

Dictionnaire classique de la langue Chinoise

,1904),可见他对于汉语的把握已经非常纯熟。程抱一(François Cheng,1929— )和程艾兰(Anne Cheng,1955— )父女的《论语》译介和研究值得一提。程抱一是著名法籍华裔学者、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de France)首位亚裔院士(2002)。程艾兰也是著名法籍华裔学者,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儒学、当代哲学,曾因《中国思想史》(

Histoire de la pensée chinoise

,1997)一书于1998年获得世界知名的儒莲奖。目前,她在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程抱一和程艾兰父女合译的《论语》法译本(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1981年出版于法国著名的塞伊出版社(Les Editions du Seuil),整部译著除引文外,还有导言、笺注、地图和年谱,1992年收录于七卷本“人类伟大圣文”(

Les grands textes sacrés de l'humanité

)系列丛书。这部译本出版后很有影响,有多种语言对其进行了转译,如1983年巴西圣保罗的Ibrasa 出版社出版了葡萄牙文版

Dialogos de Confucio

;1989年米兰的Mondadori 出版社出版了意大利文版

Confucio Dialoghi

顾赛芬著辞典《法汉常谈》法文标题页及中文标题页

在《论语》翻译史上,父女合译《论语》也算是一段佳话。

第三,雷威安(André Lévy,1925—2017)值得一提。雷威安1925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夕返回法国。他尽管出生于中国,但是在中国期间并未接受中文教育。战后,他进入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才开始研习中文。不过,童年在天津的生活,无疑让中文成为他的“乡愁”。这也许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他会翻译那么多的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和《牡丹亭》等,而且他也节译了《红楼梦》和冯梦龙的“拍案惊奇”系列等。

有意思的是,雷威安也翻译了《论语》(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1994年,雷威安翻译的《论语》在法国著名出版社弗拉马利翁(Flammarion)出版。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

按字面意思可以翻译为“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除译文正文(L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 et de ses disciples)外,还有一些辅助性文本,如导言(Introduction)、孔子生平(Chronologie biographique de Confucius)、《论 语》繁体中文原文(Texte chinois)和附录(Appendice)。附录一是雷威安翻译的《孔子世家》(

Biographie de Confucius d’après Sima Qian,Mémoires historiques,chapitre 47,La maison héréditaire de Maître Kong

)。《孔子世家》的法文翻译在法语世界算是首次,能够让人更好地了解孔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语》在法国的传播中艾田蒲和于连是不得不提的两个重要人物。

艾田蒲(René Étiemble,1909—2002)是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艾田蒲是他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国内也有人将他的名字译为安田朴,或艾金伯勒。他跟中国相关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中国之欧洲》)(

l’Europe chinoise

),他也著有《孔子》一书,法文书名是

Confucius (Maître K’ong

)。艾田蒲的《孔子》从1955年一直绵延到1986年,这30 来年,不断再版,而艾田蒲也不断增补。这部书除了从《论语》本身来讨论孔子之外,艾田蒲也概述了:(1)西方对孔子的接受和研究,以及孔子对当代西方的影响;(2)日本和韩国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看法;(3)1850—1957年间中国国内的孔子研究和传承,以及1957—1985年间孔子在中国的种种境遇。从这里可以看出,艾田蒲是从世界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这对于国内的儒学研究应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艾田蒲

弗朗索瓦·于连

弗朗索瓦·于连(François Jullien,1951— ),又译作余莲或朱利安。他的《论语》和儒学研究颇为有趣,独树一帜。于连对《论语》和儒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成名作《迂回与进入:中国和希腊的意义策略》(

Le Détour et l’Accès.Stratégies du sens en Chine,en Grèce

,1995)。通览全书,再结合书的标题,可以知道于连想藉由中国言说/思维方式的迂回策略,来抵达希腊这一终极意义。“把中国作为抵达希腊的迂回之路”始自于连的上一部著作《内在之象:〈易经〉的哲学解读》(

Figures de l’immanence.Pour une lecture philosophique du Yi king

)。对于连而言,中国和希腊是两极,所以他说,从《论语》出发会引出这种双重对立:抑扬转调(孔夫子式的)与决断定义(苏格拉底式的)的对立,犹如整体与普遍的对立。同时,因为孔子言论的迂回并不导向“观念”领域的他者,所以迂回会在自身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即迂回会不断地以一种指示的方式阐明现实。面对变化,要不断适应事物更新,通过迂回的方式接近现实,这样这种迂回同时也就成了进入。

不得不说,于连对于《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解读,有惊世骇俗之嫌,但是仔细阅读,很多论点又似乎言之成理。笔者认为,于连作为“他者”对《论语》等儒家经典的解读,其启发意义远甚于解读意义。我们要更好地理解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不是也要进行这样的“迂回与进入”?又如何“迂回”?如何“进入”呢?

《论语》在英国

将《论语》从汉语直接译成英语的,第一位是乔舒亚·马什曼(Joshua Marshman,1768—1837)。他英译的《论语》标题是

The Works of Confucius,Containing the Original Text,with a Translation to which is Prefixed a Dissertation o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可以直译为《孔子著作,附原文、译文及汉语汉字研究论述》,包括《论语》第一至十章,译文正文共725页,包括汉语原文与译文,汉语旁边还附有英语“译音”,1809年出版于塞兰布尔。从体例看,马什曼的原文与译文的安排是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英译《中国经典》的先声。马什曼的这部译著事实上是他此前著述的合集,包括《汉字音义研究》(

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 and Sound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cluding Tables of the Elementary Characters,and of the Chinese Monosyllables

,1809)、《中国言法》(

Elements of Chinse Grammar,with a Preliminary Dissertation on the Characters,and the Colloquial Medium of the Chinese,and an Appendix Containing the Ta-Hyoh of Confucius with a Translation

,1814)和《释文解字》(

Clavis Sinica

,1813)等。

第一位全译《论语》的是柯大卫(David Collie)。1828年,他翻译了 《四书》,在马六甲出版。在“译者序”中,柯大卫指出,这一翻译的首要目的是让人学会汉语;但是,后来他发现中国人也可以通过这一译本在英华书院学习英语,不仅是帮助他们学会英语,尤其是还能让他们认真地反思中国的圣人们散布的致命错误。而且从“译者序”来看,柯大卫有着浓厚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他说,他唯一要向欧洲读者道歉的是,他必须不断重复一些老生常谈(common place remarks),这样那些迷途的异教徒(deluded heathen)读到这个译本才能够对他们有所作用。这样的语言予人的感觉就是,柯大卫高人一等,类似于救世主,典型的殖民主义心态。

马什曼《论语》译文第一句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几乎全译了中国十三经,他的中国经典译作的出版分两个系统。一是《中国经典》(

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otes,Prolegomena,and Copious Indexes

)系统,共五卷:第一卷:《论语、大学和中庸》(

Confucian Analects,the Great Learning,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1861;第2 版,1893;重印,2006);第二卷:《孟子》(

The works of Mencius

,1861;第2 版,1895;重印,1990);第三卷:《书经》(

The Shoo King,Book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1865);第 四 卷:《诗 经》(

The She king,Classic of Poetry

,1871);第五卷:《春秋》(

The Ch’un ts’ew,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ith the Tso chue,Commentary of Zuo

,1872)。二是《东方圣书》(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系统,分六卷出版。《东方圣书》由著名的东方学家穆勒(Max Müller ,1823—1900)主编,共五十卷,从1879年开始一直到1910年才出版完。在这一系列中,理雅各的译作出版情况如下:第三卷:《书经·诗经·孝经》(

The Shû king,Book of Documents.The religious portions of the Shih king,Classic of Poetry.The Hsiâo king,Classic of Filial Piety

,1879);第十六卷:《易经》(

The Yî king,I Ching

,1882);第二十七卷:《礼记》(

The Lî Kî,Book of Rites

,1885)的第一章到第十章;第二十八卷:《礼记》(

The Lî Kî,Book of Rites

,1885)的第十一章到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九卷:《道家典籍》(1891),这一卷主要包括《道德经》(

The Texts of Taoism: The Tâo Teh King,Tao Te Ching

) 和《庄 子》(

The Writings of Kwang-dze ,Chuang Tzŭ

)的前十七篇;第四十卷:《道家典籍》(1891),这一卷主要包括《庄子》(

The Writings of Kwang-dze ,Chuang Tzŭ

)第十八到三十三篇、《太上感应篇》(

Taishang Ganying Pian,Tractate of Actions and their Retributions

)、《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

Qingjing Jing,Classic of Purity

)、《黄帝阴符经》(

Yinfu Jing,Classic of the Harmony of the Seen and Unseen

)、《玉枢经》(

Yushu Jing,Classic of the Pivot of Jade

)、《太上老君日用妙经》(

Nei Riyong Jing,Classic of the Directory for the Day

)。

理雅各的翻译严谨,他翻译的最大特点是注释特别详尽,大部分严格按中国传统注疏来进行翻译,但是他也不时地在注释中加入他的一些西方思维和传教士思维。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经典,他还聘请了清代经学家、思想家王韬(1828—1897)作为他的助手。

理雅各的《论语》翻译始于1841年,于1861年完成并出版,作为《中国经典》中的第一卷。除《论语》外,还包括《大学》《中庸》。该译本除译文外,另有一长篇前言(Prolegomena),共136页,分六章详细阐述了各具体文本的相关情况:第一章是“中国经典综述”,包括“中国经典所涵括的书籍”和“中国经典的权威性”;第二章分析《论语》,包括“汉朝学者与《论语》的形成”“撰写的时间、作者、计划与真实性考证”“关于《论语》的论著”和“各类材料”;第三章分析《大学》,包括“《大学》的历史及排序上的不同”“作者、本文与评述的区分”和“范围与价值”;第四章分析《中庸》,包括“《中庸》在《礼记》中的地位与成书时间”“作者及其简略生平”“完整性”和“范围与价值”;第五章论述“孔子及其直传门徒”,包括“孔子生平”“孔子的影响与观点”和“孔子的直传门徒”;第六章则主要列出了本卷所参阅的书籍。理雅各译本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汉英正文之后附以评论性注释。理雅各将“学而第一”翻译为“Book I.HSIO R.”,其中“第一”是翻译,而“学而”则是音译。由于那时候没有系统的威氏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所以他的译文中凡是音译之处,会让读者感到一定困难,不过理雅各在译文前均附有拉丁文拼法的对照表,对读者也有一定帮助。同时,他将每一部分翻译成“Chapter”,即章,如Chapter I、Chapter II 等,而每一节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比如下图中的1、2、3 等。汉英正文之后便是详尽的评论性注释,这样做当然显得繁琐,但是对于外国读者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费乐仁认为,翻译作品如果用这种方式呈现,也就是将汉语原文、译文与评论性注释进行理雅各这样的三栏处理,就会形成写作学(grammatology)上一种特殊的动态,读者可以因此自行判断翻译是否得当,是否可更雅致,论证是否恰切。此前的翻译最多征引两种注疏:一是朱熹的注疏,在中国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二是张居正的注疏,因为张居正是写给10 岁的少年万历皇帝阅读的,所以相对简易。而理雅各则征引了300 多种重要的儒家注疏,融入了古往今来的儒家学术传统,水平非常高。对于外国读者而言,这种方式无疑是一种非常便捷而又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典籍的方式,对于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无疑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理雅各与三位中国助手(油画)

理雅各《论语》等译本的优势当然不仅限于此,费乐仁列出了15 种之多,其余的不在本文探讨范畴内,故在此不赘述。理雅各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经典》的翻译直接启示了后来者,例如法国的顾赛芬、英国的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德国的卫礼贤和中国的辜鸿铭等等。

辜鸿铭在其“英译《论语》序”中提到,他之所以要翻译《论语》,是因为他对理雅各的译文非常不满意,认为他的译文不达意。在翻译《论语》时,辜鸿铭为了使他所诠释的儒家观点能影响处于另一种意识形态环境下的西方读者,他在表达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时,尽量保持西化的语言特色,消除西方读者的陌生感,从而希望勾起西方读者的阅读欲望。辜鸿铭在翻译时,除语言的西化外,还夹注一段西方哲人的话,以便读者对照理解。

苏慧廉在其序言中,直接提到理雅各英译本、辜鸿铭英译本、晁德笠(Angelo Zottoli,1826—1902)法译本和顾赛芬法译本,尤其是理雅各英译本对其译作的贡献。苏慧廉是逐字逐句对《论语》进行英译的,并附上了详尽的注释。

辜鸿铭

苏慧廉

苏慧廉在中国传教46年,著有《华英袖珍字典》(

The Student's Four Thousand Tzu and General Pocket Dictionary

,1898)、《中国儒释道三教》(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hina

,1913)、《佛教术语辞典》(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1937)、《在中国传教》(

A Mission in China

,1907),译有温州话版《新约圣经》和《论语》(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1910)。

苏慧廉曾师从理雅各,所以他在牛津大学担任汉学教授时讲授《中国儒释道三教》一书是题献给理雅各的。我们前面提到过理雅各的《论语》译本严谨,是尽量按中国传统注疏来翻译和注释的。既然这样,为什么苏慧廉还要重译《论语》呢?主要原因是,理雅各的译本太过注重学术价值,所以学究气很重;这一译本非常正式的措辞,使得《论语》难以为人所接受。为了更多的英语读者,尤其是那些普通读者能够更容易地阅读《论语》,有必要对其进行重译。

苏慧廉英译《论语·学而》

在前言中,苏慧廉详尽说明了他翻译时借鉴了四位译者的《论语》译作,首先是理雅各的,理雅各是苏慧廉的老师,他翻译时借鉴老师的译作自不待言;其次是晁德笠(Angelo Zottoli,1826—1902)的和辜鸿铭的;最后是顾赛芬的译本,顾赛芬的译文是既有法语,也有英语和拉丁语的。

一方面有前贤如理雅各《论语》译本的启发,另一方面他自己在中国生活46年,也方便他就近请教,再就是苏慧廉认识到了理雅各译文的弊端,所以苏慧廉的《论语》翻译在《论语》外译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更有趣的是,日后在美国汉学界乃至世界汉学界炙手可热的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也曾在牛津跟他学过汉语,那时候苏慧廉已经退休。他是不是拿《论语》译本来教费正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费正清在50 岁生日时曾戏仿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作过一首诗。

这时期还有其他一些《论语》英译本,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翻译的《论语》。西方学者认为,韦氏的《论语》英译本可能是西方最具才学的(the most brilliant)译本,不管其译文的对错与否,均有意义,其长篇导论和译文中的注释也引人入胜,原因是他征引了许多中国学者关于《论语》的最好注疏。可惜的是,他很少列出引文的出处。

韦利与《论语》的关系挺有趣。韦利在剑桥大学学习时,他的老师迪肯森(G.L.Dickinson,1862—1932)对东方文明深有研究,也跟中国有深度接触,可能对他有所影响。迪肯森曾著有《约翰中国佬书信集》(

Letters from John Chinaman and Other Essays

,1901)和《来自一位中国官员的信札:西方文明的东方看法》(

Letters from a Chinese official; being an eastern view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1903)。韦利从剑桥大学毕业后,申请到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而要做好这份工作,必须弄懂中国绘画和日本绘画等东方艺术品上的印章或题跋,于是他开始自学汉语和日语;后来他甚至到刚刚成立的伦敦东方与非洲研究院去深造。他一辈子没有去过中国,但是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作品,包括《一百七十首汉诗选译》(

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

,1918)、《汉诗选译续集》(

More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

,1919)、《道与德:〈道德经〉及其在中国思想上的地位研究》(

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

1934)、《诗 经》(

The Book of Songs,Shih Ching

,1937)、《论语》(

Analects of Confucius

,1938)、《古代中国思想的三种方法》(

Three Ways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1939)、《猴王》(

Monkey

,1942)、《英译中国诗选》(

Chinese Poems

,1946)、《九歌》(

The Nine Songs: A Study

of Shamanism in Ancient China,Qu Yuan

,1955),《十八世纪中国诗人袁枚传》(

Yuan Mei: Eighteenth-Century Chinese Poet

,1956)、《李白的诗歌与职业》(

The Poetry and Career of Li Po

,1959)、《敦煌变文故事选》(

Ballads and Stories from Tun-Huang

,1960)等。

韦利

韦利的《论语》翻译忠实于原文,广受欢迎,曾多次再版,在中国的影响也很大,例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推出的“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和其后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1994年推出的“大中华文库”,韦利的《论语》英译都名列其中。一部中国古典著作,先被译到域外,然后又由域外引进出版以推动其文化的“走出去”,估计在中外翻译史上都是佳话。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葛瑞汉(A.C.Graham,1919—1991)和英籍华裔学者刘殿爵(D.C.Lau,1921—2010)两人都对儒学有深入研究,影响过很多学者,例如现在蜚声海内外、成就卓著的汉学家、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Ames,1947— )便是他们在伦敦大学的博士生。尤其是刘殿爵,儒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很大,他也译有《论语》。刘殿爵祖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后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职。他之所以会翻译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典籍,算是因缘际会。1959年,企鹅出版社邀请他审读一份《道德经》的译稿。由于稿件质量不行,刘殿爵建议出版社不予采用。第二年,出版社又送来《道德经》译稿请他审阅,但是质量还是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于是他自己开始翻译,三年后译竣,1963年在企鹅出版社顺利出版。后来,企鹅出版社又邀请他翻译《孟子》和《论语》,于是他用七年时间译好《孟子》,于1973年出版;再用六年时间译好《论语》,于1979年出版。于是,一位华裔学者在企鹅出版社近20年的时间里,连续推出了三部中国传统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译作在国际学术界均获得高度好评,都多次重版,影响深远。

可惜的是,随着海外汉学研究重镇逐渐从英国移到美国,《论语》的翻译和研究的重心也逐渐从欧洲转到了美洲。

《论语》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论语》在德国的翻译和研究情况,并没有像在法国和英国这么发达。比较有影响的译本,一是由硕特(William Schott,1802—1889)翻译的第一部德译本,二是卫礼贤(Richard Wilhelm,1873—1930)翻译的《论语》译本。

硕特德译的《论语》名称为

Werke des tschinesischen Weisen Kung-fu-dsü und seiner Schüler

,直译为中文就是《论语:中国智者孔夫子及其门徒的作品》。作者还特意在扉页注明,这是第一次直接从中文原文翻译过来的,上卷1826年在德国哈勒出版,下卷1832年在德国柏林出版。也有论者指出,硕特的翻译有抄袭马什曼英译《论语》之嫌,而且将马什曼的译文和硕特的译文左右对照着进行比较,以便于说明硕特的译文与马什曼的译文是如何雷同的,但是这个也值得商榷,因为马什曼只译了前半部《论语》。不过,不管怎样,硕特实实在在给德语世界贡献了第一部全译本《论语》,这是怎么也抹杀不了的。卫礼贤翻译的《论语》曾有三个版本,其德译本的第一稿于1904年发表在《东方世界》(

Die Welt des Ostens

)的续篇上,这是青岛出版的报纸《德国—亚洲瞭望》(

Deutsch-Asiatische Warte

)的副刊;而第三稿则于1910年在耶拿出版社出版。德国对于孔子及其《论语》的研究最远可以追溯到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及其弟子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等。莱布尼兹景仰中国的精神文明,赞叹孔子思想的伟大与高洁,认为东方秩序良好的国家可作为充满怨恨和仇恶心理的西方国家的模范。戴维斯(Walter W.Davis)则认为孔子思想的引入使莱布尼兹看到了在世界宗教中发现共同真理的可能,这些真理将使全世界的人民连为一体,而且其观点影响了同时代的其他思想精英,尤其是其弟子、哲学家沃尔夫。

硕特《论语》德译本第一卷1826年德国哈勒出版

硕特《论语》德译本第二卷1832年德国柏林出版

德国学者对于《论语》的认识,黑格尔是一个典型,他不像莱布尼茨那样赞赏孔子及其《论语》。相反,他说:孔子及其弟子的谈话(即《论语》——引者注)里讲的是一种道德常识,哪里都有,也许别的民族还要好些,毫无出色之处;孔子只是一个挺实际的世俗智者,他毫无思辨哲学,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我们从中无法获得任何东西。可见,黑格尔对孔子及其学说基本持贬斥的态度。

《论语》和儒学在德国,一定不能忘了韦伯(Max Weber,1864—1920)。韦伯的全名是Maximilian Karl Emil Weber,我们现在看到他的名字事实上是掐去了中间部分,而只留下了头尾。韦伯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今年是他逝世一百周年,但是他的著作不管是在德语世界、英语世界、法语世界,还是汉语世界,或者其他语种世界,都依然大行其是,其著作一版再版,激发着一代代的学者深入思考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宗教学等各种问题。事实上,韦伯生前唯一亲自校订出版的著作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

)第一卷(1920),其余都是由其遗孀玛莉安娜或学生在韦伯身后才将其文章分成几大类编辑出版的。

硕特

黑格尔像(1831年雅各布·施莱辛格摄)

很有意思的是,韦伯很大一部分研究是聚焦于宗教的,从宗教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来研究经济伦理,其实最终还是为了研究社会。而且,韦伯不断地思考儒教,为此他阅读了理雅各英译的《论语》《大学》《中庸》译文和理雅各写的《孔子的生平与教诲》,卫礼贤德译的《易经》,以及《孟子》英译本,《道德经》英译本和德译本等。1915年韦伯写了《儒教》,1920年又在前者的基础上写了《儒教与道教》。韦伯研究了中国的儒教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后,得出一个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或者说韦伯在《儒教与道教》这部书中要研究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这就有点像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是为了解答他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更有成效?”换言之,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出现在中国?世称“李约瑟之问”。我们也可以说,韦伯研究了中国的儒教和道教等之后,也有了一个“韦伯之问”。

莱布尼兹也好,硕特也罢,他们对于孔子及其《论语》的诠释和认识,存在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他们并未能到中国来亲炙中国文化,所以其言论和译作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成为沉积,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卫礼贤的《论语》德译本则与此不同,直到21世纪依旧是德语世界的标准之作。对于理雅各的翻译方法与原则,卫礼贤既有继承又有超越,这可能是其译作生命力旺盛的部分原因。

《论语》在俄罗斯的翻译始于1729年,至今已有291年的历史,不计研究儒学的专著或论文中所出现的部分《论语》译文,其译本至少有17 个。李明滨指出,贝列罗莫夫(Переломов,俄籍华裔,汉语姓名稽辽拉)1993年出版的专著《孔子:生平、学说、命运》,对孔子及其儒学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讨论,是俄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部孔子研究的专著。稽辽拉的《论语》翻译颇有特色,遇到疑难之处,他将各种语种(包括英语、德语、日语、韩语、汉语和俄语)的译例举出来以方便读者进行比较。托尔斯泰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更是学者们热衷讨论的话题,如米勒(Rene Fueloep-Miller)称孔子为托翁的“开明导师之一”。芬兰对于孔子及其学说也有很浓厚的兴趣,第一本中国儒家文化典籍的翻译和介绍就是柯和宁(Kalle Korhonen)翻译的《大学:儒家世界观导读》(

Suuri Oppi: Johdatus Kunfutselaiseen elämänkatsomukseen

),1921年出版。其中《大学》的翻译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内容,更多篇幅是介绍孔子的生平以及孔子的思想。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为第一章“孔子的一生”,介绍孔子所处的时代和孔子生平、性格特点和价值观等;第二章“儒家思想的基本特点”,介绍儒家思想的典籍等;第三章“作为宗教的儒家思想”,介绍中国的三大宗教等;第四章“大学”;第五章“注释和备注”。王为义(Toivo Koskikallio)的译本《孔子:论语》1958年出版,其后多次再版,其翻译根据传统分篇章目的方法,标注

了篇目名称,概括该章主题如“关于学习”(Opiskelusta,学而),“关于管理”(Hallitustoimista,为政),“关于节礼”(Juhalamenoista,八侑),“邻里之爱”(Naapmirakkaus,里仁)。

下图:韦伯

斯洛伐克汉学家高利克(Marián Gálik,1933— )曾撰文详细介绍孔子和儒学在波西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情况,指出孔子和儒学在斯洛伐克的接受已有280年历史,出现了卫方济和普实克(Jaroslav Prüšek,1906-1980)等著名中国文化传播者。

《孔夫子》(俄译本) 莫斯科艾克斯莫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孔子及其《论语》中揭示的理性与人性因子,同样是启蒙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张涛指出,在启蒙时代的欧洲,孔子宣扬的人本主义和开明政治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欧洲思想界竞相学习、研读的范本。罗柏森(Arnold H.Rowbotham)指出,孔子学说从三个重要方面影响了17、18世纪的欧洲思想:(1)助长了针对基督教基本原则的批判精神;(2)唤醒了人们对个人与国家间关系问题的兴趣;(3)确立了学者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孔子学说在欧洲不只是受到热情欢迎与推崇,也有反对和质疑之声不时发出,基督教内部更是如此。属于天主教的耶稣会士对孔子及其学说颂扬有加,而该教的其他分支为了抢夺教会主导权却贬低耶稣会报告的可信度。孔诰烽(Ho-Fung Hung)指出,耶稣会的中国和孔子观因为教会内部的斗争而在其中一蹶不振,却由于深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青睐而在世俗社会影响深远。欧洲人质疑和反对孔子学说分三个阶段:(1)耶稣会与方济各会等其他分支的矛盾为第一阶段;(2)18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百科全书派思想家发起了第二阶段的抨击,如康德称中国人头脑中从无美德与道德观念,而黑格尔认为孔子思想是极为乏味的迷信和行为规范;(3)19世纪,因东西方政治格局的变化、欧洲民族主义的兴盛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兴起,孔子学说乃至中国的整个思想制度都被视为欧洲的对立面,而成为低劣文化的代表,这是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