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2016—2019年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2020-06-17辛海怡成明建叶桂红云浮市人民医院云浮527300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成药西医制剂

辛海怡 成明建 叶桂红(云浮市人民医院 云浮 527300)

目前,我国对辅助用药定义尚未明确,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的MeSH将辅助用药定义为:可提高临床主要治疗药物的效果或促进药物的吸收、代谢以提高主要治疗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药物[1]。辅助用药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适用性,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甚至发生滥用。现阶段医改深入,辅助用药是否能够合理使用,关系到医疗费用的下降及医疗的质量。由于每个医疗机构的辅助用药差别较大,参考我院辅助用药的目录,对我院2016—2019年辅助用药引起的47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强化对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辅助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5日—2019年7月14日我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353例,其中辅助用药引起的ADR报告47例,对年龄、性别、不良反应类型及严重程度、不良反应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353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因素:分析表明,女性药物不良反应197例,占比为55.81%。考虑人口年龄分布及年龄跨度,≥60岁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在各类疾病中最多。见表1。

表1 2016—2019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因素及构成比(n,%)

2.2 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占比:本调查中因使用辅助用药所致不良反应47例,占13.31%,2016年7月15日—2017年7月14日药物不良反应137例,辅助用药不良反应26例,占比18.98%;2017年7月15日—2018年7月14日药物不良反应93例,辅助用药不良反应14例,占比15.05%;2018年7月15日—2019年7月14日药物不良反应123例,辅助药物不良反应7例,占比5.69%。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结果见图1。

2.3 辅助用药种类分析:参考目前国内各省市出台的辅助用药目录分类,ADR发生率最高辅助用药为中成药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占31.91%,肠外营养制剂占25.53%,营养神经类占12.77%,肿瘤辅助类占8.52%,维生素2.13%及其他19.15%。结果见表2。

表2 辅助用药种类及ADR构成比分析(n,%)

2.4 辅助用药给药方式:所有的辅助用药ADR中,主要为静脉滴注给药40例(85.11%),其次为口服给药7例(14.89%)及肌注0例。见表3。

表3 辅助用药给药方式及ADR构成比分析(n,%)

2.5 ADR严重程度分析:所有上报的辅助用药ADR中,新的严重的ADR 1例(2.13%),新的一般的ADR 20例(42.55%),一般的ADR 26例(55.32%),严重的ADR 0例。

3 讨论

3.1 对353例ADR结果分析显示:女性药物不良反应、呼吸系统疾病不良反应、≥60岁药物不良反占比较高。上述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关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关系报道相符[2-4]。按年龄跨度及分布比例考虑,≥60岁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原因为老年基础疾病较多、生理功能降低以及药物代谢能力较低等因素导致临床使用药物复杂和药物蓄积,从而易导致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5]。11~59岁人群年龄跨度大,不良反应占比占较大比例。相比前两个年龄段人群,≤10岁儿童不良反应占比低很多,这与儿童用药范围较窄,儿童身体机能脆弱,临床医生用药较为谨慎等因素相关。

3.2 适当药学干预能减少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因一般的不良反应占比较大,临床上熟悉已知药物一般的不良反应能有效及时处理或预防大部分ADR事件。2016年7月15日—2019年7月14日辅助用药不良反应47例,占13.31%,每年(跨度一年)发生率分别为18.98%、15.05%及5.69%,说明随着我院药学学科建设的成熟及对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加,辅助用药ADR呈逐年降低趋势,这与其他临床研究报道相符[6-7]。另外,从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看,临床常用药物ADR多为一般性,故熟识常用药物ADR能够使药物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理。由于个体及药物工艺差异,ADR事件是药物使用时预期外的现象,所以临床药物使用时,应及时关注用药后的变化。

3.3 中成药辅助用药ADR占比高,或存在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可能。辅助用药ADR占比最大的是西医未经中医会诊使用中成药辅助用药不良反应(31.91%),肠外营养制剂ADR为25.53%,营养神经类ADR为12.77%,肿瘤辅助类ADR为8.52%,维生素ADR为2.13%及其他为19.15%。中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制剂因成分较为复杂,制备成注射制剂的纯度与西药注射制剂相比较低,较为复杂的成分可能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之一[8]。我院是综合性医院,临床上90%的中成药是西医开具的,中医使用中药,均依据疾病辨证施治,而西医临床医生对于中医理论了解较少[9],ADR的发生与考虑西医疾病辨证薄弱情况下不正确选用中成药有关。肠外营养制剂及营养神经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含有其他微量成分有关。

3.4 静脉滴注用药方式更容易发生辅助用药ADR。调查显示,用药途径与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存在较大关联,85.11%的辅助用药不良反应使用了静脉滴注方式,口服用药方式不良反应对比静脉滴注大幅度降低仅为14.89%。

综合以上分析,本调查提出减少辅助用药不良反应建议:首先,按照我院实际,应进一步强化辅助用药使用管理制度及规范,适时制定我院辅助用药目录,并加强临床医生宣传教育,特别是国家公布的重点监控品种。其次,中成药辅助用药占辅助用药不良反应比例较大,应建议西医在辨证分型不准确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西医确实需要使用的,可请中医师会诊或指导使用。因用药途径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高度关联性,建议医生在综合考虑病情下尽量减少需要静脉滴注药物的选择,以达到治疗疾病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最后,肠外营养制剂及营养神经类药物临床占比高,上述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适应症范围较为广泛,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明确,这类辅助用药在临床上有时候难以界定使用的必要性,导致滥用较为严重,自然也是导致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在选择辅助用药时应注重辅助用药的毒副作用,避免仅关注辅助用药在临床使用中的适用症。

综上所述,中成药类、肠外营养类、营养神经类这三大类药物占我院辅助用药ADR的七成,我院应重点监测及规范使用上述三大类辅助用药,从而能够尽量减少辅助用药不良反应,使辅助用药使用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猜你喜欢

中成药西医制剂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