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16王丽娜
王丽娜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天津 301900)
随着甲状腺疾病临床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相关甲状腺手术在普外科所占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主要采用电切刀手术,其治疗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较长,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较多,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为给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手术治疗方案,减少因为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探讨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法十分必要[3]。本研究对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15例,女30例;年龄18~68岁,平均(42.8±3.6)岁。试验组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18~70岁,平均(43.9±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理选择标准:常规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显示患者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B超明确了肿块的位置与大小,术前检查并未显示晚期肿瘤表现。排除标准:排除需行颈侧区淋巴清扫患者;排除二次或多次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排除无法使用超声刀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体位为仰卧位,将颈肩垫高,头部稍后仰,在常规消毒铺巾的前提下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颈阔肌,用电刀对皮瓣进行游离后暴露甲状腺,断离相关血管后切除腺体。
试验组采用超声刀实施手术治疗:仪器为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主机[国食药监械(进)字2014第3230966号];患者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等与对照组一致;首先,在患者胸骨切迹上方做一切口,之后钝性分离相关组织,断离已经出现病变的带状肌,并充分暴露病灶,一叶腺瘤、单个良性结节患者无须进行病变部位、大小探查及预先处理血管,直接用超声刀切除即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无须预处理血管,可以在探查周围组织、确定残留腺体后进行切口;甲状腺炎患者可以直接切除;甲状腺亢进患者应进行两侧次全切除,并在切除前利用超声刀对上下血管进行预处理;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应首先处理血管并对喉返神经与周围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之后对两侧腺叶和峡部进行切除。
1.3 临床评价
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术后引流量(ml)住院时间(d )对照组 45 64.1±5.9 58.1±3.2 7.5±2.1 97.5±8.2 7.7±1.8试验组 45 45.8±6.7a 13.2±2.4a 3.4±1.8a 51.9±9.4a 4.3±1.6 a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出血、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发生率为15.6% (7/4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 (1/4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超声刀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工具,开始被临床应用的时间相对较晚,在手术过程其可以达到凝固与切割的双重效果[4],同时,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弥补了传统手术方式存在的不足,获得了医学工作者的广泛认可[5]。
在运用超声刀为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精细手术操作,避免对患者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造成损伤,并将输出频率和控制滞留时间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应慎重处理重要血管,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6];同时,在术后应常规为患者提供补液和雾化吸入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并及时干预,若患者术后6h无麻醉反应则可进食流质食物,并在无呛咳的前提下逐渐过渡为普通食物[7]。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甲状腺手术方式[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超声刀可缩短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使手术切口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