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2020-06-16邬国花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角型晶状体显微镜

邬国花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1100)

青光眼典型的临床特征为视野缺损与神经萎缩,致盲率约为20%,且其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为多见,有相关数据显示,该类型占所有青光眼的80%左右,是由于前房角受到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的阻塞,房水不能正常流出,眼压持续升高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眼部健康[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变经超声图像显示无确切的边界概念,且扫描的不同方向无空间占位效应,继而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系数[1]。目前,关于引起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的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有瞳孔(非瞳孔)阻滞型、多种机制共存等机制,同时对于导致慢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的主要原因缺乏一定的研究。超声生物显微镜能够通过发出高频超声,对眼睛进行全方位扫描,并能够在接受反向射频超声波后,自主进行信号处理分析,具有结构精确可靠的优势[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疑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19~65岁,平均(42.16±4.20)岁。纳入标准:(1)存在不同程度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症状;(2)符合手术指征;(3)经生物显微镜、房角镜等检查确诊为单眼发病;(4)能够正常交流并顺利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以及其他眼科疾病的患者;(2)接受过眼部手术的患者;(3)精神异常且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

患者均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美国Pardigm MedicalIndustrie,ModelP40/P45UBM UltrasoundBioMicroscope)检查眼部解剖结构及房角,取适宜的仰卧体位,于其眼睑部位行局部麻醉,并将眼杯置入受检眼结膜囊内,倒入扫描剂于眼杯中,叮嘱患者严格听从口令,以下、颞、上、鼻顺序依次转动眼球注视超声室内周围或四方位标记物;同时,使用探头检查患者颞上、颞下、鼻下、鼻上四方向房角、角巩缘的冠状切面及矢状切面情况,将采集到的图形信息存储于仪器内,并根据超声生物显微镜自设软件与Pavlin标准进行定量数值检测。

1.3 临床评价

以临床综合诊断(参考《实用眼科学》第2版中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内容、视野检查及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检测指标(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综合诊断结果

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显示,60例疑似患者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9例,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

2.2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结果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准确度为90.00% (54/60),灵敏度为91.84% (45/49),特异度为81.82% (9/11),见表1。

表1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例)

2.3 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检测指标

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深度、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均高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开放距离500低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检测指标水平比较(mm,±s)

表2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超声生物显微镜定量检测指标水平比较(mm,±s)

疾病类型 例数 前房深度 房角开放距离500角膜厚度 晶状体厚度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9 1.86±0.19 0.31±0.18 0.55±0.12 4.38±0.36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11 2.20±0.23 0.15±0.16 0.76±0.10 4.74±0.35 t 5.160 2.714 5.389 3.012 P 0.000 0.009 0.000 0.003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眼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因素与患者的身体素质密切相关,一旦发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视野缺损、头痛眼胀、视力下降、眼压增高等症状。因睫状体、虹膜、晶状体均是引起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青光眼对房前角具有直接危害[4]。早期对闭角型青光眼及相邻解剖结构的观察,主要依赖于房角镜,因房角镜在进行检查时极易受屈光介质、光源以及机械本身的影响,难以观察到非透明组织后的结构,所以,在观察眼睛结构方面,无法获得有关解剖结构较为精准的定量数据[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早发现、早诊断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疾病诊断准确度。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诊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主要通过发出高频超声对患者的眼球进行扫描,并在接受反向频射超声波后,自动进行信号处理分析,能够获得对受检眼球解剖结构的定量数据,精准描述结构。超声生物显微镜探测无须准备光源,且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不存在房角镜检查光源及机械干扰的缺陷,使得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结构的观察更精细。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相较于正常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厚且位置偏前,角膜较小,前房浅,眼轴短,睫状体前置,睫状突肿胀[5-6]。但目前针对此方面的研究仍局限于小样本资料,缺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的大样本对照研究资料,且有的仅为动物实验研究,所以,今后仍需对进一步的研究资料进行积累分析,以期评估其效果及风险。

综上所述,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观察眼前结构,定量测量房角开放程度、前房深度等。

猜你喜欢

角型晶状体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显微镜下看沙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