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数概念教学的长程设计与实施策略

2020-06-15孙丽燕

关键词:大数读数数位

孙丽燕

摘要:整数概念教学的定位是:感受数产生的需求,体会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经历整数的生成过程,形成知识、过程、方法结构;感知整数的大小,建立表象并培养数感。在此基础上,对整数概念的教学进行长程设计和具体实施。具体到日常课时教学,要遵循的实施策略有:意义关联化,呈现整数的现实意义;认知结构化,促进整数的深度建构;激发创生新数位的需求。

关键词:整数概念教学育人价值长程设计

在一次区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中,笔者作为评委连续听了二十多节“整数概念认识”专题课。这次经历让笔者產生了对这一知识领域教学的忧思:整数概念教学存在散点化、割裂化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活动化现象,这会导致学生停留在表面符号知识的把握上,形成被动学习的习惯,也就无法借助数的知识结构开展主动学习。实际上,“20以内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是整数概念认识的几个阶段,这样的认识过程是数的范围不断形成与扩大的生成、发展过程,也是整数概念不断建构与完善的认识超越过程。我们应明确整数概念教学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学段、结构化的长程设计和具体实施。

一、整数概念教学的定位

(一)感受数产生的需求,体会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 数的产生——现实生活的需求。从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来看,人类祖先在生产劳动中,根据不同的计数需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数。数既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表达,又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中。

2. 认识基础——现实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学生对数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经验,教学能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物象之间建立意义关联。学生在经历数与具体的物象相分离的抽象过程中,认识到数反映了不同物象的共同属性。

3. 现实意义——解决问题。一方面,经历从具体的物象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抽象的数字符号所表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运用能力。

(二)经历整数的生成过程,形成知识、过程、方法结构

1. 感悟框架结构的存在——经历整数概念不断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从整数的外部关系角度来看,要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的整数范围的局限,帮助学生认识整数范围不断形成和扩张的发展过程,体悟整数不断扩大生长的需要,同时建立数的范围意识。

2. 感悟过程结构的存在——体会认识整数的过程,主动认识整数。整数的认识一般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数的意义(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数的组成(基本的计数单位)、数的读写(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写数)、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为了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整数,有时还需要将整数进行分类。

3. 感悟方法结构的存在——体会整数构造,提炼学习方法。十进制计数法是学生认识整数的关键:按照“满十进一”的构造,一是能不断产成新的整数,而且足以表示任何一个大数;二是能更简洁地表示整数;三是可以使整数的运算更为简单和高效,从而使近代计算方法的发展成为可能;四是可以将整数计数法拓展延伸到小数范围内,创造生成新的小数。在把握数的构造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数,并提炼为方法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迁移。

(三)感知整数的大小,建立表象并培养数感

整数概念的教学,应帮助学生从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整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对整数产生一些具体的感知;在读、写、意结合的过程中,知道数学符号所表示的抽象意义,将抽象的意义与具体的事实建立联系,感知整数的大小,建立整数的表象并培养数感。如:用学会的整数来说一句话,体会生活中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来描述,来发展数感;通过直观感知10张纸、100张纸的厚度,想象1000张纸、10000张纸等的厚度,抽象感知更大的数,来发展数感;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很接近”等词语来描述两个整数的大小,在合适的、正确的语言表达中进一步发展数感。

二、整数概念教学的长程设计

整数概念(一年级20以内的数、百以内的数,二年级千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四年级大数)的教学,都可以从数的意义、组成、读写、大小等方面组织。

(一)认识内容

1.2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个位、十位;(2)0占位且不读。

2.百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百位;(2)末尾0占位且不读;(3)十进制进率。

3.千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千位;(2)中间0占位且要读。

4.万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万位;(2)中间0占位且要读(连续0读一个)。

5.大数的认识:(1)认识个级、万级;(2)每级末尾0都不读;(3)中间0要读(间隔0都要读);(4)整数的结构体系。

(二)学生学情

1.20以内数的认识:差异大,计数中一一对应的意识弱,缺乏产生数位的需求与意义理解。

2.百以内数的认识:虽然有数数的生活经验,但是对数的大小的感悟空洞;不能灵活进行“按群计数”(每几个一群,一群一群地数的计数方式);不易理解“百位”的生成过程。

3.千以内数的认识:能初步感受框架结构和方法结构,会运用经验读100—1000之间的数,对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有些困难。

4.万以内数的认识:有按类读数的初步经验,对中间有连续0的数的读法需要帮助。

5.大数的认识:能运用方法结构认识数并生成数,具备依据类型读、写一类数的意识,懂得生成新计数单位的方法,对中间间隔的0如何读以及含有万级的数如何读存在困难。

(三)内容框架及核心推进环节

1.数的现实意义。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的过程,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

2.数的读写组成。

(1)20以内数的认识:先读十位,再读个位,个位的0不读;初步感受数的读写中0的特殊性。

(2)百以内数的认识:高位起,依次读(写),想数位,读(写)数,末尾0不要读(要占位);初步感受按读法对数进行分类,知道可以分成“有0的数”和“没有0的数”。

(3)千以内数的认识:高位起,依次读(写),想数位,读(写)数,中间0要读(要占位);依据已有经验尝试读数,在交流中逐步形成分类(“没有0”“中间有0”“末尾有0”),初步体会按类读数的方法,提炼读数的方法。

(4)万以内数的认识:高位起,依次读(写),想数位,读(写)数,中间0读一个(要占位);学会利用按类读数的方法认读,在交流中建立清晰的类型意识,聚焦“中间连续0”,完善读数的方法。

(5)大数的认识:先分级,再读数,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先按个级的方法读,再在末尾添上一个“万”字;高位起,依次读(写),中间连续0读一个,间隔0都要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学会运用数的认识的方法结构自觉进行分类认读,聚焦“中间间隔0”“含有万级的数”,完善读数的方法。

3.新数位的生成。

(1)20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个位、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位顺序表。

(2)百以内数的认识:9个十+1个十=()个十→百位。

(3)千以内数的认识:9个百+1个百=()个百→千位。

(4)万以内数的认识:9个千+1个千=()个千→万位。

(5)大数的认识:9个万+1个万=()个万→十万位,9个十万+1个十万=()个十万→百万位,9个百万+1个百万=()个百万→千万位;万级的生成。

4.数的大小感悟。

(1)20以内数的认识:在“按物点数”、从具体的物象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体会数的实际大小。

(2)百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数”“按群计数”,直观感悟百以内数的大小。

(3)千以内数的认识:借助工具感悟千以内数的大小。

(4)万以内数的认识:借助想象,联系生活经验感悟万以内数的大小。

(5)大数的认识:借助数位的产生类推想象感悟数的大小。

(四)感悟结构

1.2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渗透数的认识的框架结构,初步了解数的认识的方法结构。

2.百以内数的认识:初步感受数的认识的框架结构,感受数的认识的方法结构。

3.千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从数的认识的框架结构出发认识数,掌握数的认识的方法结构。

4.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从数的认识的框架结构出发认识数;能利用数的认识的方法结构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运用这个结构生成新的数。

5.大数的认识:能利用数的认识的框架结构认识大数;掌握多位数的构造,并主动运用这个构造生成新的数。

三、整数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具体到日常课时教学,一般要引领学生经历“整数现实意义的理解—整数的类型与读写—新数位的产生—新整数大小的表象感知”的教学流程,要遵循以下实施策略:

(一)意义关联化,呈现整数的现实意义

意义关联化是指,补充背景、情境,让教学内容变得有温度、有情感,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数(shù)来源于生活中的数(shǔ),数(shù)是数(shǔ)的结果。在整数概念的教学中,考虑到对象主要是低年级的学生,主要由教师提供丰富的生活情境。当然,在“大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也可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搜集有关大数的材料,教师则主要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学会从多种渠道发现和搜集相关信息。

(二)认知结构化,促进整数的深度建构

认知结构化是指,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过程、方法间的联系,以促进理解和迁移,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结构”。例如,在“百以内数的认识”中,对数进行分类,知道可以分成“有0的数”和“没有0的数”,初步地“学结构”;在“千以内数的认识”中,依据已有经验尝试读数,在交流中形成分类(“没有0”“中间有0”“末尾有0”),初步体会并提炼按类读数的方法,在“用结构”中进一步完善结构;“万以内数的认识”“大数的认识”更是用习得的结构进行学习,并不断地完善。正是在这种不断递进、不断扩展的结构化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并掌握了知识、过程、方法的结构,并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激发创生新数位的需求

虽然教材的编排在考虑数学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尽可能切合并适应儿童的思维,但有时也会有盲区和瑕疵,需要教师引导弥合,增强学生对新知识探索的需求,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例如,“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认识一千,形成千位的概念,然后在含有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数位表中认识、读、写数。这种编排方式,一是容易出现整数概念学习中的知识断层,即学生在认识了百以内的数之后,还没有认识一百至一千之间的数,就要跳跃式地认识一千,从而给学生的认识带来割裂感和困难;二是偏重于学生对前人发明、创造的整数知识的接受与记忆,使整数概念教学的育人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学习先人在发明、创造整数过程中的伟大智慧,教师可改变知识的呈现顺序,铺填知识断层:首先,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数位表(如含有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表),运用已有经验主动认识、读、写一百至一千之间的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更大的数的存在(如十个百),而已有的数位表不够容纳,使学生自然产生建“新位”的需求(建立千位),从而经历新的整数、计数单位、数位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依据“十进制”构数的特点自主生成,从“9个十+1个十=10个十”,生成百和百位;从“9个百+1个百=10个百”,生成千和千位……帮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构造,从而主动运用这个构造不断生成新的、更大的数,并在数位产生的推想中感悟整数的大小。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建构主义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态结构性教学实践研究”(编号:Bb/2015/02/09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开放课堂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L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献:

[1] 吴亚萍.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型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 戴厚祥,周善伟.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界,2017(35).

猜你喜欢

大数读数数位
“0”的读法和要领
弱大数定律分析与研究
决策大数据
认识数位
大数和大树
例谈高中物理常见读数问题
找规律巧解题
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仪器的读数规则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遮法和写法单元自测题
“数位”和“位数”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