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有机苹果种植发展模式探析
2020-06-15刘芊岌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质量以及追个性的消费意识不断提高,对于日常生活饮食的要求也开始提升,催生着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逐步转变为发展高质量农业。正是在这些需求背景下,本文以白水有机苹果为出发点对渭南白水地区有机农业现状进行介绍,给出基本发展状况,为后期相关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关键词:有机农业;现状;发展趋势;白水有机苹果;
1 有机农业及有机苹果产业的界定
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除虫剂、生长调节剂、同时品种上不使用基因工程或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物改变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机苹果就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果园及苹果产品。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苹果。在苹果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符合生态体系要求。
2 陕西省白水县有机苹果产业现状
2.1 白水县农业自然环境
白水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北部,处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面积986平方千米,苹果种植面积为3.67万公,作为全国苹果的主产区,不仅远离工业污染区,更具有最适宜苹果生长的环境气候条件,苹果种植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中、晚熟苹果生产基地和绿色、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之一。
2.2 白水县农业发展规模
白水县是陕西著名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县果园面积55万亩,2017年全县苹果总产量59.5万吨。矮砧苹果示范基地建成15.3万亩,有机苹果园认证6万亩,机制冷藏能力达47万吨,苹果总年营销量达200万吨。白水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立足国内外,素有 “中国苹果之乡”“优质苹果产业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10年,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了“白水苹果”;2016年,白水苹果入围“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十强,超过40多亿元的品牌价值。
3 白水县有機苹果种植发展模式
白水县有机苹果产业的发展模式为“1+6”,即“苹果+政府、院校、基地、新型经营主体、众创、托管”模式。
3.1 “苹果+多元经营主体”模式
白水苹果经营主体多样化包含了:个体农户家庭承包、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种新型经营主体多样化,对白水具有重大意义,极大的带动个体小农户,专业大户,领头企业等生产主体的积极性。目前多样化经营主体成为白水县生产果业主要力量。白水县现有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63个,其中有23家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注册苹果专业合作社323家,规模化经营168家;农民合作示范社25家,示范家庭农场11家。苹果新型多样化经营主体是白水县苹果产销的主要力量,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储、销相对全面的产业链条。
3.2 “苹果+双创”模式
在“苹果+双创”的发展模式下,白水县建成创业创新中心和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由政府牵头通过与渭南当地高校合作,邀请高校专家实地调研提出建设性创新创业指导,破解苹果产业发展销售,物流等方面的机制障碍,推动产业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县创业创新中心和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指导,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营销,白水县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35家,与苏宁、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实现了果品产业线上线下交互融合的销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的销售的模式年销售量已达200万吨;在全国大中城市已建立白水苹果品牌形象店、体验店以及便利店超过500家,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白水县仅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6.7亿元。白水县政府和企业合作社创立了以微白水、白水苹果网、白水苹果公众微信平台、等现代自媒体的平台,报道乡镇果园科技示范信息,业界果业动态,利用手机E信通平台发布气象预测预报信息、果园生产管理技术信息、病虫害防治技术信息等,及时、全方位地为企业、果农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3.3 “苹果+托管”模式
“苹果+托管”模式是近年来白水果品产业的一大创新模式。托管分为全托管和半托管两种形式。全托管,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缺资金的贫困户,生产决策由企业决定制定策略,企业负责生产技术管理、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等;半托管,主要针对有劳动能力但缺少技术管理的果农,生产决策由果农决定,企业以高出市场价0.1~0.2元的价格优先收购托管户的苹果,按各环节的标准费用向托管户收取成本费,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果农可降低部分成本,增收20%~30%。目前经营托管业务的企业有10余家,托管面积已超过220 公顷,推广空间依旧非常大,此模式促进白水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为果农增收,分化因生产主体差异化而造成的低效率产销。
参考文献:
[1] 无逸.有机农业不是只有经济效益[N].玉溪日报,2018-05-29 (05).
[2] 马遇伯 李全新.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J].农业展望,2019(04)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创项目”(编号:201910723020)。
作者简介:刘芊岌(1996—),男,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