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梁镇生态创新发展规划策略探索

2020-06-15乔娜

世界家苑 2020年5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创新发展生态

乔娜

摘要: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制定、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定,万州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重点发展城市,在生态的背景下探索城镇发展策略是城市面临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高梁镇为例,以当前高梁镇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探索高梁镇的发展规划之路

关键词:生态;创新;创新发展;规划策略

1 背景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实践、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定位,为万州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2 高梁镇概况

2.1 生态资源

2.1.1 水资源

镇内有苎溪河由南西向北东流过,泗洱河自北向南流入苎溪河内,另有登丰、五梁、桐槽水库共3座(图 1),其中登峰水库为中型水库,库容1018万m?。镇区倚河而建,因水而兴,丰富的水资源将继续帮助城镇的发展。

2.1.2 生態环境资源

高梁镇有国有林场2处,林地1.2万亩。从万州区整体生态环境格局来看,高梁镇除镇区和集中居民点为建设用地外,其余用地为生态保障区和农业保养区(图2)。从整个镇区的生态格局来看高梁镇生态空间占整个镇域总用地的87.91%(图3),其中农业保养区用地面积为44.19m2,占镇域面积的45.95%。生态保障区用地面积为40.35km2,占镇域面积的41.96%。整个城镇生态资源比较丰富。

2.1.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铁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歇凤山风景名胜区、椅子城、马鞍寨以及6km?的“苎溪湖”等山水旅游资源丰富。

3 生态创新发展存在问题

3.1 生态保护意识差,滨水区污染严重

城镇环境较差。苎溪河和泗洱河沿线,除工业用地占用滨水空间外,居住建筑沿河岸线布置,生活垃圾随处丢弃,滨水空间污染严重。影响城镇的形象,降低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城镇建设水平低,建设问题突出

城镇的建设水平较低,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城镇建设一味地按照道路呈线性延伸发展,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显,造成土地浪费且不利于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卫星镇对外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

4 生态创新发展策略

4.1 生态保护策略

4.1.1 建设清新小城镇

普及天燃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加强城镇绿化建设,设置滨河绿地、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等建立城镇与生态环境的共生系统,维护宏观大气环境。对城镇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保持城镇的大气环境质量。

4.1.2 建设清静小城镇

通过合理布局城镇用地,把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分离,并通过防护绿化进行隔离将工业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设施建设,改善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的污染。对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扩大噪声达标区的范围。

4.2 功能和建设提升策略

4.2.1 提高建设标准和水平。根据城镇的定位,规划、建设和管理应按照反映城市标准进行。各类用地分类及设施配套在考虑城镇发展需求的同时要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布局和配置。规划建设按照城市的标准进行(方案、施工等),管理同样与中心城区进行衔接。提高整个城市的建设标准和水平,强化区域辐射功能。

4.2.2 提高城镇居民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城镇居民的意识,让居民明白以后城镇作为城市的近郊组团,城镇风貌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使居民有城镇归属感,提高主人翁的责任心。一定程度上减少和消除居民乱搭乱建,乱挖乱仍的现象,提高整个城镇形象。

5 生态创新发展实施路径

通过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小城镇生态基础设施,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镇建设用地。通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方法的运用,更加高效准确地了解生态与环境变化,并结合技术的生态环境模拟预测与评价技术进一步提髙镇生态规划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

6 结语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近郊小城镇,如何在机遇和挑战中找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是此类小城镇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梁镇的建设为例提出在生态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规划建设者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等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创新规划设计思路,设计出新型的生态小城镇,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海锋.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20(03).

[2] 戚艳伟.森林特色小镇规划研究[J].林产工业,2019(11).

[3] 顾小清,易玉何.从教育生态视角审思技术使能的教育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

[4] 晋王强,吴明艳,闫彩霞,赵莎莎,赵晓冏,杨斌.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浅谈协同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建设[J].环境生态学,2019(04).

[5] 王霜.面向“生态文明”的公园建设创新发展思路——以北京温榆河公园(一期)概念性规划设计为例[J].园林,2019(05).

[6] 宇洋. 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项目发展规划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7.

[7] 李超,西伟力,邵超峰,毕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天津生态城为例[J].绿色科技,2016(20).

[8] 樊万选,郭兴利.创新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J].创新科技,2015(10).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创新发展生态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桂林乡村旅游地户外广告的空间规划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