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2020-06-15廖露露
摘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期望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挂钩,真正实现贷款利率下行并传导到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但是贷款利率改革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利率风险的种类,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1 引言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15号公告,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下简称“LPR”)的形成机制加以改革和完善,调整LPR的形成機制、增加报价行的数量和种类、增加LPR期限品种,并于每月20日上午9点30分公布。自央行发布此公告以来,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进行9次报价,总体趋势下降(详见图表1),市场普遍认为LPR改革是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两轨并一轨”的重要举措,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融资主体和商业银行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LPR改革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探讨。
2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风险管控是商业银行永远的话题,作为特殊类型企业,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风险与一般的企业并不一样,具有行业特征。商业银行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内容,其中利率风险指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商业银行收益产生的影响。自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商业银行就面临一定程度的利率风险,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更加突出,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利率下行背景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点包括:
2.1 存贷款定价基准不同导致利差收窄
我国存款利率以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存款基准利率调整频率小,且高于市场利率,导致银行负债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贷款利率采用LPR加减点数方式,与市场利率挂钩,因当前市场利率处于下行趋势,使贷款利率也下降,导致银行资产收益下降。存贷款息差减小导致银行最传统也最根本的盈利渠道收窄,风险加大。
2.2 LPR调整频率高导致重新定价风险
在改革前,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挂钩,相对稳定;改革后,LPR每个月20号有一次新的调整,从2019年8月第一次报价起至今,1年期LPR下调了4次,5年期LPR下调3次,利率总体处于下行通道。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例,各商业银行会根据最近一次LPR报价(如4.65%),以及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客户的信用水平等制定加减点数(如50BP),一旦确定后,选择LPR加减点数的客户在住房按揭还款期限内以每月更新的LPR加固定的点数50BP作为还款利率,由于市场普遍认为利率是下降的,所以商业银行未来预期的贷款利息收入也是下降的。
3 应对措施
3.1 强化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管理
虽然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收益率在下降,但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仍然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应加强主动管理的能力。
3.1.1 加强对存款和贷款成本的管理
一方面,由于贷款利率与市场挂钩且波动较大,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针对不同风险信用等级的客户制定更为合理的加减点数,提高资产的质量。另一方面,要降低负债的成本,主要手段是优化各类负债结构、提升结算类账户占比。
3.1.2 积极引导客户选择固定利率
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例,商业银行要在2020年3月1日前将存量房贷利率与客户进行协商,可以选择转换为固定利率,也可以选择LPR加点方式。由于利率下降是市场趋势,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为了银行减小利率风险,应建议客户选择固定利率。
3.2 发展表外业务及衍生品业务以降低风险
受表内业务利润水平被挤压的影响,越来越多表外资管业务在迅速发展。商业银行应重视表外业务以及衍生品业务的发展,引进并培养尖端金融人才,设计更多优质的金融产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
参考文献:
[1] 尚德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05).
[2] 谭海鸣.利率“换锚”的影响与应对建议[J].债券,2020(04).
[3] 张蕾,罗瑜,陈璐.从LPR机制看贷款实际利率[J].中国金融,2020(04).
[4] 陆岷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后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思考——应对利率市场化视角[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
[5] 娄飞鹏.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还有待完善[N].证券时报,2019-08-29(A03).
[6] 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机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工作会议[J].中国信用卡,2019(09).
[7] 张博,朱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及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9(10).
[8] 韦于金.LPR来了,银行须掌“危”中之机[J].现代商业银行,2019(21).
作者简介:廖露露(1991—),女,硕士,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财务管理等理论、实践与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