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推开写作教学的窗
2020-06-15谢明育
谢明育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热情地投入到书面表达中,就要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法。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描摹景物、交流经典等方式都能促使学生感受写作的乐趣,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写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其参加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这样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带着热情投入到书面表达中。
一、创设情境,激活体验,新颖立意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不少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常常发现他们的创作兴趣不高,写的内容也较为枯燥、平淡,不能打动人心。此时若能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創设情境,促使其激活体验,则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写作情境中,学生的情感更充沛,动笔的时候就不愁无话可说,他们的立意也会更为新颖。
教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的《石灰吟》时,笔者为了让学生缩小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设计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激活了体验。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现了烧制石灰的场景,并介绍了作者于谦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使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此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优化立意:“如果作者只是单纯地描写烧制石灰,没有上升到品德的高度,这首诗歌给人的感悟是否就会弱一些了呢?”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要让作品更深刻,就要强化立意,用平凡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意境。如,有学生创作了《做人要像海绵》一文,并没有套路化地将人吸收知识比喻成“海绵”,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情商”的角度入手分析,认为像“海绵”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不管你对他说什么,他都会吸收进去,感同身受地体会你的苦恼。同时,这样的人若是决定要帮你,也会像“海绵”一样,轻轻挤压一下,就会倾囊而出,竭尽全力帮助你。这样的立意让文章变得更新颖。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构筑声音、图像合一的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趣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方法。
二、动手操作,经历过程,择选素材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不知道如何入手选择素材,这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度不够,若能促使他们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在动手操作中经历活动的每一个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敏感度得以增加,下笔也就有了动力。
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后,引导学生参与到“‘解剖一个玩具”的主题活动中。在该活动中,学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将其拆解开来,了解其内部构造,然后再将其重新装起来。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并深入感悟自己的体会。如,有学生拆了自己的玩具钢琴,想要探索其发声的奥秘。鼓励其说说在寻找“机关”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麻烦,自己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解决问题。在看到了钢琴复杂的内部结构后,探索之心是否受到了打击,又或者是否更坚定了想要揭秘之心。最后还引导学生回顾一下探索失败或者成功时,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发现,在动手操作后,自己深入经历了整个过程,找到了不少可以写作的素材。该学生选择了围绕精密部件一一试验的过程作为写作素材,写了找到发声关键部件后内心的喜悦之情。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设置写作主题,还要试着带领他们走入到社会中,强化其感悟能力。此时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被忽略的体验。这样在写作时就能让心理描写等细节更为生动具体。
三、走进自然,用心观察,描摹景物
不少学生在描摹事物的时候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写作,常常只是运用“美丽、壮观”之类的套语,无法写出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自然,用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思考用何种方法观察更为高效,还要思考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怎样使用更合理的修辞手法。
笔者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时,引导学生走入乡村中,感受乡村独有的田园风光,体会风土人情,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入作品中。首先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看看文章如何展现景物,体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此后参与到活动中,用心观察,并描摹下来。如引导学生观察乡村的农田,说说丰收的农田具有怎样的特点,如何描写玉米、麦穗、高粱等不同的植物。学生尝试用沉甸甸、饱满、茂盛等词语来形容。此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如鼓励学生思考:“你觉得玉米在形貌上和其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之处吗?能否抓住其特点?”如,有学生提出:“玉米上有长长的须子。”引导学生思考:“你能否用适合的事物来比喻呢?”学生提出:“我觉得可以用‘长着络腮胡子的老者来形容。”这样就让描写更为细腻。
学者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思想,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采风活动,正好符合这种思想,能促使学生的双眼把握住景物的形貌特点,耳朵倾听大自然不平凡的声音,双手触摸了解事物的特点,充分解放时空,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这样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其收集到更多的素材。
四、交流经典,碰撞思维,借鉴结构
要提升写作能力,还要积极展开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积极展开运用,将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创作中。在教学中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经典作品的阅读和交流活动,引导他们碰撞思维,交流感想。此时要重点讨论作品的结构特点,并思考如何借鉴利用。
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之后,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交流会,说说作者如何构思,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一开始将诸葛亮置于艰难的境地中,写了他立军令状的过程,又写了造箭的难度。这样能突显出后文诸葛亮的智慧。”此后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思考在自己创作中是否也能运用此类手法。如,有学生在创作《快乐的一天》时,也运用了类似的手法,先写了自己认为这一天真倒霉,好不容易有一个星期天,想睡懒觉、看电影、吃冷饮,但是没想到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还写了自己不耐烦的心理。此后该学生又写了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快乐,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这样就起到了先抑后扬的效果,展现出了课外活动的丰富性,也体现了复杂的心理变化。
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总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作缺乏结构性。所以要引导他们积极展开经典阅读的活动,不仅感受阅读的快乐,更要从中掌握写作结构,并运用到创作中。若能结合阅读展开一些趣味仿写活动,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的特点,组织他们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活动中。这样就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作文中展现自我,写出快乐。
参考文献:
[1]谢宝磊.浅谈小学语文趣味写作教学息[J].小品文选刊:下,2019(7):0074-0075.
[2]曹中枢.写不尽的趣味 道不尽的灵感——浅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中的趣味写作教学工作[J].天津教育,2019(17):163-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