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对策略探索

2020-06-15向磊贺琦刘永超刘平元

各界·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策略探索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向磊 贺琦 刘永超?刘平元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精准招生、精准培养、精准资助、精准就业创业、精准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并提出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聚焦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大事,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快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积极推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积极发展;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于提高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使贫苦地区摆脱贫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有效防止贫困代代传递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对于防止贫困代代传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来自农村地区,而贫困的主要产生地区就是农村,因此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够通过提升农村学子的技能水平,从而有效阻断贫苦代际传递。其次,职业教育通过提升贫困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有很好的就业去向,这也是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最后通过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好更多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从而有效防止贫困发生。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够帮助贫困人群脱贫

职业教育可以根据贫困地区的产业需求,以及当地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和计划,给贫困人群开展相应的培训。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拥护脱贫致富的技能。从而提升贫困人群的致富信心和能力。也能给贫困人群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从而帮周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教育扶贫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制定了一套适合本国实情的教育扶贫机制,在偏远地区特别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建立学校、附属小学,同时为方便在职社会人员学习设置了夜校。同时他们也很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美国的义务教育是从学前教育开始,特别是对农村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同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农村儿童的入学率。英国则采用差异性原则,设置教育优先区,推动教育行动区计划,从而保障基础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创新性举措。

(二)国内研究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扶贫在扶贫攻坚中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朱爱国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中探讨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提出了通过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的实施达到五个“精准”效果。陈福瑞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与保障机制》指出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资助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用技术培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五个精准”。李鹏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机理与实践反思》指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的体制机制改革,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加职业教育个人收益,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三、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对策略

(一)精准招生

1.摸清底数。每年4月底前,各市县扶贫工作部门要会商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摸清初中毕业后未就读高中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适龄子女相关情况,统计造册。

2.实行兜底招生。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初中学校和中职学校,进村入户,面向适龄子女及其家长进行职业教育宣传,引导适龄子女合理选择中职学校和专业,确保适龄子女全部就读中等职业教育,不落一人,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鼓励就读试点项目。对初中毕业成绩较好的适龄子女,鼓励其就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项目,提高其技术技能和学历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其能够学到更多的技能,从而保障其在就业时能够找到一份心怡的工作。

4.做好保学控辍。职业院校要对入读本校的适龄子女重点关注,登记造册实行建档立卡,对于建档立卡的学生要加强管理,精心关爱,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学生不辍学。

(二)精准培养

1.实行重点帮扶。对建档立卡的学生,除了通过正常的日常学校管理外,要针对建档立卡学生设立相对应的关怀政策,要配以专业辅导员对其开展重点帮扶,在对其进行技术和技能训练和培养的同时,也要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保其既能够学到真正的技术技能,同时又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扶贫扶智,防止贫困迭代传递。

2.实施差异化培养。职业院校要建立建档立卡学生的学习就业档案,由帮扶老师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其学习情况进行画像,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行跟踪,确保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技能水平,掌握一技之长,又能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培养。

3.实行“四优先”。同等条件下支持适龄子女优先选择中职学校和就读专业;对职业院校学生优先提供职业院校内卫生保洁、校园维护、技能服务等资助性勤工俭学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提供校外实习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就业,从各方面给予政策的优惠和支持。

(三)精准资助

1.对中职学生实行学费政策。对就读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建档立卡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即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政策,鼓励市县和中职学校补助校服、交通费等,尽量不给贫困学生带来经济上的压力,确保每一位建档立卡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对高职学生按比例进行资助。对我省高职院校建档立卡学生,学校的各方面要进行政策的倾斜,帮助建档立卡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帮助其办理学费免息贷款。同时在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奖助学金等方面优先安排建档立卡学生,确保建档立卡学生能够完成学业。

(四)精准就业创业

1.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建档立卡学生的就业指导,实现就业指导方式和内容的突破与创新,就业部门要安排专人对建档立卡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帮助其找准定位,把握好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建立“建档立卡学生人才库”,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在就业推荐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从而确保建档立卡的学生能够精准就业。

2.建立就业基地。职业院校要重视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通过订单的方式确保贫困学生能够有就业保障,同时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寻求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搭建人才库,供企业选择,从而满足贫困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职业院校要以“双创”为契机,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特别是加强对贫困学生,特别是建档立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通过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政府部门要给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倾向。鼓励建档立卡等贫苦学生要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从而改变学生的家庭的贫困现状。

4.确保人人就业。联合就业部门,发动优质企业,遴选优质岗位,举办建档立卡毕业生专项招聘会,给建档立卡的学生配就业指导老师,实施就业精准帮扶,使贫困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就业方向。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学生就业。确保建档立卡毕业生人人上岗,重点鼓励和扶持建档立卡毕业生自主创业,实现1人就业创业,全家致富的目标。

(五)精准培训

1.摸清培训需求。由各市县扶贫工作部门根据当地建档立卡学生的家庭劳动力意愿和当地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对建档立卡学生的家庭劳动力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培训需求等分层次、分类别进行登记造册,省扶贫办进行汇总,构建扶贫培训信息平台,将培训对象录入到信息管理平台,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计划。然后由相关的教育部分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确保培训的精准性。

2.开展有針对性的培训。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地产业的需求。结合当地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开展多维度、多形式、多项目的技能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为社会特别是贫困人群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从而提升贫困人群的技能水平。同时要与当地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服务地方经济。使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3.主动送技能下乡。对建档立卡学生的家庭劳动力要从实际出发,就近由相关部门和职业院校搭建平台,并组织师资队伍,开展技能大讲堂,将技能讲堂深入到老百姓中去,让教师、技能大师深入到农业生产中去,现场培训贫困村民。为贫困人群送教下乡,精准服务。做到村民生活、生产、培训全兼顾。

四、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措施

(一)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职业院校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企入校,开展订单式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并鼓励其进行创业,通过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部门和职业院校要做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宣传工作,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进行积极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特别是让贫困户了解相关政策,给扶贫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给贫困户带来信心,使其相信通过职业教育实施的精准扶贫能够实现脱贫致富。

(三)加大政策支持做好保驾护航

政府部分要在政策、法规制定时往职业教育倾斜、给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能够顺序推进。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探索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6C0824)】

【参考文献】

[1]房风文,邵苗苗,王向太.我国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与实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1):8-13.

[2]瞿连贵,石伟平,汤杰.推动高质量脱贫的职业教育应对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63-68.

猜你喜欢

策略探索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深入课改 实践课堂 探索策略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