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2020-06-15陈园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

陈园园

摘 要 国学经典作品是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在学生中开展以诵读和誊写为主要形式的国学经典作品实践学习活动,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推动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青年学生群体文化自信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人文素养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的热播,让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以综艺节目的方式受到公众关注,无论是诗词竞赛、飞花令比拼,还是给诗词配上音乐咏唱,让那些流传至今的传统佳作,走进普通大众中。

1高职学生中开展人文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界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展开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题,强调教育“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书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部分的中华传统文化,既有孔子、老子等先贤大家为代表的的儒家、道家文化,又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流传至今的文化语言,还涵盖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礼仪,因此在学生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的有力践行,形式各异的文学作品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坚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的方向,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素养好、有一技之长、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作为承载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东校区自2015年9月始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展“朗朗书声诵经典·一笔一划传文化”国学经典进课堂活动,截止目前已开展至第五届,活动的组织旨在通过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读和誊写,让学生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校区的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2高职学生中开展文化素养提升工作现状

一是高职教育自身对人文素养工作重视不够。

在我国,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目前高职教育在学生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学内容方面普遍偏重职业技能教育,更多的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教育,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本科教育而言,学制短,从而直接影响在校学时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知识基础薄弱,由此来自学校和学生个人两方面的原因,限制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重视。

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当前一些院校开展了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大多为朗诵、演讲等形式,这些活动经常大多存在“一阵风”、“一帮人”的情况,参加这些活动的大多都是擅长或者有兴趣的同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并且这些活动大多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从最开始的筹办到结束,产生的影响有限,无法让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走进学生中,还需要探索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个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三是受到初高中应试教育影响,学习方式需转变。

我们从小学、初中和高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大都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譬如,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能够背诵、默写,以提高学习成绩。但是传统的背诵、默写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表面,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传统文化作品在传承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对个人成长、对家国的情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领悟,也就不能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既要从学校层面提高认识,在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学内容上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和理念的融入,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要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仅仅认为不考试就不需要学习,而是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高职院校中开展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传统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世事的变迁,不断在传承中升华,在传承中影响着一代有一代中华儿女,作为大学生的青年群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下转第35页)(上接第32页)

一是要在校园氛围营造中强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大学校园相对于初高中来说,学习方式更加自由、自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过程中,还应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加校园元素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在社团活动中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国画社、古风社、国学社等,通过社团中积极分子的带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且通过积极分子的带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同学的关注。

二是活动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

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中,尽量面向全体同学,并且要悉心斟酌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对于组织者也要做好过程监控,以班级为单位,各班级明确领学人,认真组织活动的开展,尽量避免活动繁琐,避免一刀切,避免为了完任务而活动,避免流于形式,并且不定期邀请传统文化方面专家、教师做解读,提高学生的认识。

三是立足专业,融入传统文化理念。

学院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各专业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和精神融入专业教学中,从历史中寻找案例,以史为鉴,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作品不只是应用于语文课程的考试中,还对个人生活、学业学习和未来规划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任课教师也应能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关注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知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指明方向。

总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群体的主力,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拓宽个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广度,深化个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深度,将传统文化的历年和精神融入到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肩负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审视与前景展望——基于交易《2030行动框架》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34).

[2] 彭坤.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 蒋艳.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要素和实现路径探析[J].職教发展研究,2019(02).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职学生文化自信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