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悟,才能品出策略味

2020-06-15尤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悟画图策略

尤俊

[摘要]小学生已掌握多種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无论是哪种策略,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其自觉、主动地运用,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种策略的价值和作用;要让学生具体地、充分地、不断地感悟,在反复的感悟中内化策略。只有多感悟,才能品出策略的味道。

[关键词]感悟;策略;画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56-02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列表”等。但无论是哪种策略,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其能自觉、主动地运用,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种策略的价值和作用。为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具体地、充分地、不断地感悟,在反复的感悟中内化策略。笔者现以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谈谈是如何让学生充分感悟的。

一、在比较中感悟策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策略呢?让我们像以前那样在解题的过程中寻找吧!

师(出示例题:小明和小华共有72个跳跳球,小明比小华多12个。小明和小华各有多少个?):轻声读题,将你的解法写在作业纸上。

生甲:72÷2=36(个)。小华:36 12=24(个);小明:36十12=48(个)。

师:他算得对不对?

生1:不对!用小明的跳跳球个数减去小华的跳跳球个数等于24个,题目只说多12个,所以是错的。

师:你是用检验的方法判断出他是错的。我们再看一个同学的算式。(展示生。的算式)

生乙:72-12=60(个)。小华:60÷2=30(个);小明:30+12=42(个)。

师:他的对不对?

生2:通过检验他是对的。

师:你能说说解题思路吗?

生2:……(含糊说不清)

师:虽然他知道答案,却不能说清思路。我们再来看一个同学的算式。(展示生;的作业纸)

师:生丙和生乙的解题过程是一样的,但生丙先做了什么?

生3:画图。

师:能结合图形说说你的思路吗?

生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比小华多12个,如果先将多的12个去掉,两人就一样多了。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小华原来有30个,用30加上12就是小明的个数。

师:你是借助什么说清你的思路呢?

生3:通过图形。(第一次比较)

师:(隐去题目)你能根据图形来说说题意吗?

生3:小明和小华一共72个跳跳球,小明比小华多12个,小明和小华原来各有多少个。

师(重现题目):那文字和画图比,哪个更能清晰地表示题意呢?

生3:画图。(第二次比较)

[反思:通过比较三个学生的解题过程,学生真切体验画图的价值,产生画图的需要。引导学生图文对照,看着图说其所表示的意思,并与原题中的文字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感知画图的优越性,产生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

二、在多解中体悟策略

师(点名生乙):能根据图形来说说你的思路吗?

生乙: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比小华多12个,所以将小华的总数减去12个。

师:为什么要减去12个?

生乙:因为小华减去12个,两人就同样多了,这时两人的跳跳球总数变成60个。

师(课件显示“小华减去12个,同时总数也减去12个”):现在,从图中可以看出“60个”表示什么呢?

生乙:“60个”表示小华的跳跳球个数的两倍。

师(学生说解题过程,教师板书解题过程,略):通过图形能说清解题的思路。这个结果对吗?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生乙:检验。

师:检验完,我们还应写上答句。有的学生在写答句时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呢?

(生,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指着图形):其实,只要画图正确,就可据图知道谁多谁少。(指图作答)

师:除此之外,画图还能帮助我们作答呢。既然画图有如此多的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板书:画图)

师:刚刚我们是去掉多的让它们同样多,从而解决了问题,你还有别的解法吗?

生4:可将少的部分给补上,这样它们也同样多。

生4:总数也要加上12个。

师:谁来说一说解题过程?

生5:小华的加上12个,这时小华和小明就同样多了,共84个。再除以2就可以得小明有42个,用42减去12得小华有30个。

师:同样是补上少的让它们同样多,还可以怎么做?

生6:将小明比小华多的拿出一半给小华,这样它们也同样多了。

师:谁来说一说解题过程。

生7:小明拿6个给小华,两人就同样多了,每人现在有72÷2=36(个),小华原有36-6=30(个),小明原有36+6=42(个)。

师(课件将三种方法一同呈现):这三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8:都是把两个量变得同样多。

师:也就是将不相等的都设法变成相等的,从而方便地解决问题。画图的作用可真大啊!

[反思:借助画图能触发多种解题思路,能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快速地找到解题策略。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思考如何将两个量变得一样多,从中感受到画图的优越性。]

三、在回顾中领悟策略

师:其实我们早就学过了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看——(课件分别展示三幅图)

师:第一幅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可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2:画线段图可以解决倍数问题。

师:那第三幅图呢?

生3:圈一圈可以解决简单的周期问题。

师:这些都是用了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画图可以画示意图,画线段图,还可以画实物图,以后我们还会画其他图。

[反思:数学知识绝不是单一的、零散的、碎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能将所教的知识连成块、结成网,而回顾就是连接彼此的纽带。笔者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一至四年级的教材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一一呈现三幅图,并让学生具体介绍当时是如何运用的,让其感受画图策略在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体验,丰富感知。]

四、在运用中深悟策略

师:选用合适的策略解决下列问题。

两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植树,一共植了34棵。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4棵。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

师:你们是如何找到这个策略的?

生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的。

师:你能说说画图的策略有什么好处吗?

生2:画图能让题意更简明清晰、一目了然。

生3:画图能让解题思路更清晰。

生4:画图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解法。

[反思:通过对解题策略的选择让学生明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对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应更关注“策略”教学,而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始终围绕策略的内涵,重视学生对策略的感悟,要让学生具体感悟、充分感悟、不断感悟。还要重视策略的运用,只有经常地、反复地运用,才能不断地强化体验、深化认识,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运用策略,形成策略意识。

(责编黄春香)

猜你喜欢

感悟画图策略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画图理解“多多少”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