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四能”

2020-06-15张雷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能综合与实践实践与思考

张雷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载体。以“一亿有多大”的教学为例,关注数学核心素养,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四能;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7-0052-02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基于问题、注重综合”的要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调动已有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一亿有多大”一课为切入口,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综合各种要素进行思考,真正摆脱了“算算算”的固有学习模式,给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

一、创设情境。引发联想——在故事中发现问题

呈现: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有一次黄河又泛滥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刘恩到了灾区后,立刻展开救灾工作,灾区的人民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心里很不舒服,他不想奖赏刘恩,但又害怕老百姓会说他的闲话,于是他就想了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联就奖赏你每月俸禄多加100000000粒大米吧。”皇帝刚说完,大臣们都乐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100000000粒大米也就一点点。可刘恩却很高兴地谢了皇帝。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

生:我们想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地谢了皇帝。故事中100000000粒大米究竟有多重?

[思考: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问题是关键。学生借助故事情境进行联想和大胆猜测,初步感知“一亿”应该是个很大的数,培养了自身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操作,深入探究——经历分析问题过程

1.称一称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怎样才能知道猜的对不对呢?

生1:做实验。

师:我们不仅要大胆猜想,还要小心求证,通过实验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做实验的时候,要不要找1亿粒大米来称一称呢?

生2:数出100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然后再推算出1亿粒大米有多重即可。

师:这是一个天平,请两位同学上来称一下100粒大米的重量(大约2克)。根据称的结果,小组合作完成“1亿粒大米有多重?”的活动记录单。

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1亿粒大米大约2000千克,如果50千克大米装一袋,可以装40袋。你们现在知道刘恩为什么很高兴地谢了皇帝吧!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呢?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大约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多少年?

2.提问题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1亿粒大米有多重。关于1亿,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探究问题:数1亿本练习本得多长时间?1亿枚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教学说明:“数一数”“量一量”这两个活动分组同时进行)

3.数一数

师: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师: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生3:先测出数100本练习本大约用的时间,再推算出数1亿本练习本大约用多长时间。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数100本练習本大约需要90秒,下面请根据实验结果完成活动记录单。

师:不吃不喝不睡,不分昼夜地数1亿本练习本大概得3年。照这样计算,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数1亿本练习本得9年。从今天开始数的话,等数完1亿本练习本,你们都成大人了。

师:通过这个活动,你又想说点什么?

4.量一量

师:估计一下,1亿枚硬币摞在一起大的有多高?你们打算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是否正确?这次为什么不选择100枚了?看来具体问题得具体对待呀!

师:通过测量,10枚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2厘米。请根据实验结果完成“1亿枚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活动记录单。

师:通过以上活动,你对1亿这个数又有哪些新的体会?回顾一下,1亿有多大,我们是怎么研究的?

生4:先猜想,然后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在做实验的时候,都是通过部分推算得出整体。

师:通过部分推算得出整体,这种方法叫推理。

[思考:“称一称”“数一数”“量一量”三个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实验、推理、交流感悟一亿有多大,这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猜想、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不仅体验了一亿的大小,还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扮演了“参与者、建议者和欣赏者”,提供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设计方案、深入研究中,始终以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回顾整理,反思质疑——提炼解决问题策略

师:回顾我们研究一亿有多大时经历了哪几个环节。通过研究,你还能提出哪些关于一亿的数学问题?打算怎么解决?本节课中用到的实验操作、推理等是今后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突出了活动主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学生感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掌握了解决问题策略。]

四、拓展延伸,灵活运用——迁移解决问题经验

小实验:口算一亿道题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小调查: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树?

小写作:就今天这节课的感受写一篇数学日记。

[思考:拓展延伸以“长作业”的形式出现,将课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自然地打破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沟通学科之间联系,促使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每学期应当保证至少开展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探究学习中解决问题并收获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经验后,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追寻答案,在真正的探究活动中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并在源源不断的探究之旅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责编金铃)

猜你喜欢

四能综合与实践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 “四能” 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