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干不过假新闻?
2020-06-15雅娜·罗什杰斯特温斯卡娅苏婵云
雅娜·罗什杰斯特温斯卡娅 苏婵云
BBC说,聪明如科学家和政治家的高学问人士也会被虚假新闻欺骗,尤其是关于新冠肺炎起因、传播和抗疫方法的。专家认为,人们之所以会相信假消息,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缺乏先思考再作决定的能力与习惯。
以假乱真
有的新闻明明不符合实际,却传播得飞快。今年三月,《经济学人》杂志和“舆观”调查网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3%的美国人认为新冠肺炎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49%的人则相信新冠肺炎是人为造成的。BBC指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被假消息迷惑,例如著名的凯莉·布罗甘博士。这位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学和康奈尔大学精神病学高材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堆有关新冠肺炎阴谋论的文章。
心理学家研究这一悖象后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信息过载。疫情期间,人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轮番轰炸,假新闻又写得过于逼真,多数人不求甚解,全盘接收。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研究学院的艾琳·纽曼教授说,虚假新闻在抓取读者眼球和获取读者信任方面简直得心应手。比如给新闻配图,如果是跟疫情有关的就放一张显微镜放大的病毒图片,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几个令人触动的故事,配以读者耳熟能详的事实和数据。搬出某著名医院坐镇,读者则会不加检验地相信其真实性。当一个新闻反复出现后,人们对它的疑虑会逐步减少。
研究表明,人们常常先把新闻分享出去,然后才开始思考和查证其真实性。甚至有时候他们虽然心存疑问,却还是不假思索地点下“转发”键。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虚假新闻心理学研究小组的组长戈登·宾尼库克做了个实验,他让实验对象浏览关于新冠病毒的新闻标题,这些标题有真有假。结果,有1/4的实验对象把假新闻当成了真的,甚至有35%的人认为可以转发。
面对一个新闻时,人们首先想的不是新闻是否属实,而是发布它以后自己可以获得多少个“赞”。社交网络首先追求的不是真实性,更多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的人在转发虚假消息时还会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转发,不知真假……”这就彻底把自己和假消息发布者的责任摘了出来。
无关智商
专家认为,对虚假新闻的敏感度往往与智力无关,它更多地取决于人的思索能力——会不会基于第一眼直观印象,未经思考就草率地下结论。著名的“认知反射”测试可以评估一个人得出结论是基于直觉还是经过了反思。这个测试反映的不光是智力,还包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先经过深思熟虑再作决定的能力。研究人員因此创造了“认知吝啬”这个词,指有的人虽然非常聪明,却常常放着不用,遇事仅凭直觉。
面对假新闻,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点下“转发”键。
我们应该做到不听、不看、不转发假新闻。
认知反射测试原理对虚假新闻同样管用。宾尼库克最后得出结论:在认知反射测试中得分越低的人越容易相信虚假新闻,并且更有可能将它传播出去。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马修斯表示,测试低分者更容易说出“病毒就是一场骗局”这样的话来,而在面对询问“在疫情期间会不会有所改变,例如勤洗手、少交际等”时,他们常常顾左右而言他。
以真乱假
专家因此给出了一些对抗虚假新闻的办法。发布真实信息的机构要借鉴虚假新闻的成功经验,文字力求通顺、形象,一定要说得有鼻子有眼,同时配以插图、表格等,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要加强沟通、学以致用,引导读者学会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学会正确地思考。”马修斯说。
给虚假新闻过多的浏览量只会让更多的人觉得它是真的。因此,我们不要总是关注和反复打开虚假新闻。反之,应该给予真实新闻足够的关注度,让它深入人心。网络是传播虚假新闻的地方,也可以是对抗虚假新闻的阵地。我们可以在读者想要转发之前弹出询问窗口:“您是否相信该信息的真实性?您确实想要转发吗?”
至于读者,专家的建议是尽量不要仓促地下结论,而是平心静气地反思所读的内容是否有理有据。多问问自己,这些信息是否有事实依据,数据是否科学合理,作者本身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和谬论,自己是否能够追根溯源去查证信息的源头,捋清良莠不齐的信息数据?
[编译自俄罗斯《生意人报》]
编辑: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