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近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查分析*

2020-06-15梅丽春苏向珠朱亭西翟建昭武永康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总数住院患者

梅丽春,苏向珠,朱亭西,翟建昭,武永康△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2.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云南昭通 657000;3.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多系统自身免疫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因病因不明给预防和治疗带来难度,目前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针对SLE发病机制某一环节采用生物制剂治疗。SLE在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分布和发病率不一,英国年发病率4.91/10万,患病率97/10万[1];美国佐治亚狼疮登记处调查研究显示年发病率为5.6/10万,患病率73/10万[2],男女比1∶9,强调了性别、年龄和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差异;我国患病率约为1%,男女比1∶7~1∶13[3]。目前国内的SLE流行病学调查大多属于小范围,小病例数的探讨,西南地区无太多信息参考,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学者对SLE的病因研究及国家制定精准医疗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SLE患者资料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2009年2月至2019年2月无重复确诊的SLE住院患者7 144例。 年龄6~<88岁,平均年龄(32.67±15.12)岁,其中男879例,女6 265例,男女比1∶7.13。

1.2诊断标准 SLE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4]。

1.3数据标化 依据2018年四川省发布的各地级市人口调查结果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化[5]。

2 结 果

2.1就诊住院患者各省市分布情况 华西医院SLE确诊患者7 144例,四川省6 502例占91.01%,其他省市共642例占8.99%,不同省市分布情况见表1。

2.2四川各地级市SLE患者就诊住院率 四川省21个地级市,标化前成都第一,2 072例占比31.87%;眉山第二,417例占比6.41%;德阳第三,357例占比5.49%;攀枝花最末73例,占比1.12%。依据2018年四川省发布的各地级市人口调查[5],标化后四川省SLE患者就诊住院率7.26/10万,眉山市最高13.97/10万,资阳其次13.18/10万,成都第三 12.69/10万,泸州市1.97/10万居末,标化后四川省各地级市的SLE就诊住院率情况见图1。

表1 SLE就诊住院患者不同省市分布情况[n(%)]

图1 华西医院SLE患者就诊住院率在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分布比例

2.3年龄与性别分布 四川省确诊患者中男性814 例,女性5 688例,男女比1∶6.99;SLE就诊住院患者男性平均年龄为(42.71±17.03)岁,女性平均年龄为(37.59±14.06)岁,两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8~<54岁,女性为18~<42岁。

在6~<18岁组男女比为1∶6.94,18~<42岁组为1∶9.47,42~<66岁组为1∶5.64,66~<88岁组为1∶2.56,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4,P<0.001)。见表2。

2.4SLE患者职业构成 患者中农民数量最多,共1 738例,占比24.33%;工人17.10%;知识分子9.72%;学生7.43%;离退休3.39%;无业8.35%;其他8.64%;不详(包括跨行业转换)21.04%。

2.5SLE患者嗜烟与嗜酒情况 嗜烟者609人,占SLE患者总数的8.52%,其中男性嗜烟患者占男性患者总数的54.04%,女性嗜烟患者占女性患者总数的2.14%。嗜酒者共466人,占SLE患者总数的6.52%,男性嗜酒患者占男性患者总数的35.61%,女性嗜酒患者占女性患者总数的2.44%。

2.6SLE患者过敏史 7 144例SLE患者中,17.29%有过敏史。其中药物过敏者占82.03%;食物6.49%;花粉1.60%;日光1.51%;灰尘0.71%;油漆0.44%;化妆品0.98%;动物皮毛0.53%。药物过敏中青霉素占首位,部分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过敏,见图2。食物过敏:海鲜多见,占57.53%,芒果13.92%。

表2 四川SLE患者不同年龄段性别构成比[n(%)]

图2 有药物过敏史的SLE患者过敏药物分布情况

2.7SLE患者家族史 有家族史者53例,占SLE患者总数的0.74%;其中一级亲属13.21%,二级亲属86.79%。另有SLE患者一级亲属患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情况:12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患风湿性关节炎,5例患干燥综合征。

2.8SLE患者民族构成 汉族6 798例,占SLE患者总数的95.16%;少数民族346例,占SLE患者总数4.84%,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少数民族中藏族223例占64.45%,彝族35例占10.12%,羌族19例占5.49%,回族16例占4.62%,苗族10例占2.89%,满族8例占2.31%,侗族7例占2.02%,布依族7例占2.02%,壮族7例占2.02%,傣族4例占1.16%,白族3例占0.87%,蒙古族3例占0.87%,东乡族2例占0.58%,土家族2例占0.58%。

2.9SLE患者发病情况 华西医院SLE患者首发症状以关节肿痛,发热,皮疹,四肢水肿最为多见,占48.26%;病变以肾3 321例(46.49%),肺2 175例(30.45%),肝脏841例(11.77%)多见;入院时SLE伴感染患者2 127例(占29.77%),其中肺部感染1 481例(占69.63%),在既往感染史中结核感染者占3.14%,肝炎占2.78%。

3 讨 论

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5位,与西藏等七省市紧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四种地貌类型,是多民族聚居地。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省病例有80.06%来自与之接壤的西藏、云南、重庆、贵州、甘肃、陕西、青海七个省市,以西藏居首。四川省 SLE住院患者以眉山、资阳、成都就诊住院率最高,三市毗邻,作为全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可能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变,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因参与SLE的发病机制,影响SLE的临床表现[6],环境刺激可能改变机体基因表达情况,两者共同作用诱发SLE[7],同时感染、遗传、内分泌、药物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增加了本病的易感性,致使本病发生发展。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硅粉尘能够增加SLE的风险已有学者报道[8]。由三市的高就诊住院率推测其存在较高的发病率,该地区环境与人群的易感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SLE发病高峰是育龄期女性,男女比例1∶9[9]。本组资料男女比1∶7.13,患病的高峰年龄18~47岁,各年龄段性别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8~<42岁患者比例较其他组高,而这一年龄恰是雌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由此表明雌激素对于SLE发病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与众多学者的研究一致,男女性的发病可能与性激素的水平变化有关[10-11]。同时,一定学生的患病率也反映了发育周期中性激素变化与SLE发病的存在联系。

在职业构成中农民最多,与李结华等[3]的研究报道一致,其次为工人。农民由于田间劳作长时间暴露于农药、紫外线等外部环境中,高外部暴露是导致SLE发病高风险的可能原因,工人作业环境中的职业暴露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有关[12];西藏和云南的高就诊住院率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论。

吸烟对于很多疾病有促进作用,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成人烟草调查结果,2018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50.5%,女2.1%[13]。本次调查发现,SLE伴感染的患者以肺部感染多见,嗜烟男性占SLE男性患者的54.04%,嗜烟可能增加患SLE的风险[14],加剧感染的炎性反应[15]。男性嗜酒患者占男性患者总数的35.61%,女性嗜酒患者占女性患者总数的2.33%。

17.29%的SLE患者有过敏史,其中药物过敏者占82.03%,青霉素、磺胺、头孢类分别占前三,提示临床用药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在日常生活中,SLE患者应注意避开引起过敏的药物、食物等各种过敏原,防止免疫复合物生成、沉积,避免诱发SLE。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内在和外在暴露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文献报道SLE有明显的家族集聚性[16],并把有遗传倾向的体质称为狼疮遗传素质[17],在此次分析中发现仅有0.82%的患者有家族史,低于文献报道,但住院病例的家族史资料难以代表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本组资料显示SLE高发于汉族人群,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和受体基因作为一个潜在的环境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18],维生素D3与SLE呈负相关[19]。在中国,SLE患者维生素D3水平明显下降[20],且WU等[21]报道汉族人群维生素D3受体基因与SLE有关,汉族BB基因型可以影响SLE发展并与狼疮性肾炎发病相关。

SLE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免疫复合物沉积或直接作用于各系统的细胞而发生病变。感染是SLE的常见并发症,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部[22],本组资料显示SLE受累的病变部位以肾、肺、肝多见, SLE患者入院就诊时伴感染者占29.77%,肺部感染占69.63%。5.92%早期曾有结核杆菌和肝炎病毒的感染史,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研中,国外学者提出早期、一定强度、长时间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可以改变机体免疫发育,并可能增加患SLE的发病风险[23]。

总之,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导致空气污染、粉尘增加等环境改变,紫外线和作业环境的长时间、高强度外部暴露以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等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SLE的发生发展。SLE病变具隐匿性和多系统性,感染、过敏、嗜烟等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累及的病变部位主要为肾、肺、肝,在诊治中对不明原因的皮疹、发热、水肿、关节肿痛的患者应注意SLE的筛检。SLE易感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青霉素、海鲜等易引发过敏的过敏原,避免或减少长时间暴露于恶劣的外部环境。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应多方评估环境暴露因素、风险因素及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危险因素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猜你喜欢

总数住院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妈妈住院了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