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20-06-15尹爱兵姜荣钦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窍脑外伤脑部

任 超 尹爱兵 姜荣钦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2)

脑外伤后综合征是颅脑损伤常见后遗症之一,患者以头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运动、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该病具有病情迁延、难以治愈等特点,发病可能与脑部轻度器质性损伤、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2]。现代医学在脑外伤后综合征治疗方面并无特效手段,多通过扩张脑血管、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等进行对症干预,但以上措施应用后个体疗效差异较大、停药后易反复发作,总体疗效难以满足临床需要[3]。中医药治疗脑部疾病历史悠久,而其辨证论治特点使得治疗更为个性化,并可从神经功能保护、抗炎镇痛及镇静等多方面发挥效用,与西医联用更有助于提高整体病情改善效果[4]。本文旨在探讨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方案应用提供更充足临床证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脑外伤后综合征西医诊断标准[5];符合中医气滞血瘀、气血亏虚辨证诊断标准[6];明确外伤史;年龄18~75岁;病程≤12个月;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脑外伤急性期、颅内占位、脑积水、严重颈椎病、认知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过敏体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共8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2.80±5.23)岁;平均病程(6.19±1.03)个月;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19例,重物压砸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39±5.10)岁;平均病程(6.42±1.10)个月;根据受伤原因划分,交通事故伤21例,重物压砸伤11例,高处坠落伤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干预,包括高压氧、镇静、止痛、心理疏导及纠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具体药物方案包括:(1)尼莫地平(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992,规格每片30 mg)60 mg/次口服,每日3次;(2)奥拉西坦(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83388,规格5 mL∶1.0 g)20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2)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1)解郁通窍汤,组成:丹参20 g,当归15 g,石菖蒲15 g,赤芍12 g,川芎12 g,白芍12 g,郁金12 g,柴胡10 g。气滞血瘀证加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10 g;气血亏虚证加黄芪20 g,党参15 g,山药15 g。每日1剂,常规煎煮至300 mL,早晚各温服150 mL。(2)针刺治疗选穴:百会、后顶、风府、风池、大椎及颈3~7夹脊穴。俯伏坐位,先刺百会穴,透刺后顶穴,得气后留针30 min;风府、风池及大椎直刺0.5~1.0寸,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最后再以恢刺法刺入两侧夹脊穴,每2日针刺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1)主要证候评分指标包括头晕头痛、健忘失眠、乏力疲倦、舌质红苔白及脉细弱,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重[7]。2)采用RPQ量表评价主观症状严重程度,≤14分为正常,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7]。3)采用FAQ量表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价,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差[7]。4)采用西门子ACUSON X70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基底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5)血清IL-6、MCP-1及sICAM-1水平检测采用广州申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放射免疫法试剂盒。

1.5 疗效标准[6]显效:主要证候评分减分率≥70%,体力活动能力基本恢复。有效:主要证候评分减分率为30%~70%,体力活动能力部分恢复。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7 d、治疗14 d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头晕头痛4.20±0.95 1.59±0.39*△0.95±0.13*△4.13±0.88 2.37±0.66*1.60±0.32*健忘失眠4.32±1.04 1.52±0.37*△0.81±0.13*△4.24±1.00 2.19±0.78*1.30±0.42*乏力疲倦4.06±0.88 1.66±0.35*△0.85±0.17*△4.17±0.90 2.31±0.63*1.36±0.42*舌质红苔白4.17±0.97 1.72±0.60*△0.97±0.35*△4.02±0.93 2.15±0.87*1.44±0.73*脉细弱3.85±0.92 1.45±0.39*△0.82±0.14*△3.93±0.87 1.94±0.76*1.35±0.38*

2.3 两组治疗前后RPQ评分和FAQ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14 d各项RPQ评分和F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RPQ评分和FAQ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RPQ评分和FAQ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 RPQ评分21.88±4.64 4.10±1.02*△20.96±4.20 6.82±1.38*FAQ评分7.23±1.07 4.47±0.50*△7.15±1.01 5.60±0.73*

2.4 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14 d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收缩期血流速度40.31±4.33 50.08±8.67*△39.26±4.10 43.71±6.82*舒张期血流速度15.82±2.11 22.09±3.47*△15.68±2.04 18.54±2.80*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14 d血清IL-6、MCP-1及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4 d治疗前治疗后14 d IL-6(pg/mL)16.02±2.91 5.60±1.10*△15.89±4.86 9.95±2.36*MCP-1(pg/mL)7.60±1.48 3.21±0.75*△7.63±1.50 5.40±1.12*sICAM-1(ng/L)84.48±12.09 31.26±5.07*△85.61±12.50 47.78±7.24*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因高空跌落、交通事故造成颅脑外伤患者人数不断增多;尽管此类患者多为轻度颅脑损伤,基本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问题,但较易继发脑外伤后综合征,给远期生活质量改善带来严重影响[8]。已有研究显示[9-10],脑外伤后综合征发生与颅脑损伤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水肿及微循环灌注状态改变密切相关,由此导致脑组织内点状出血、脑部缺血缺氧及软化灶形可诱发多种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其中以头晕头痛最为多见,其他还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健忘及易怒等,给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中医认为脑外伤后综合征可归于“外伤头痛”范畴。《金匮要略》曰“脑为髓海元神之府”,如突遇外力损伤脑髓,导致气血上逆,脏腑失调,瘀血未尽,升降失司,日久痰湿内蕴,阴津耗损,脑髓无以濡养,最终神明失司而发为本病[11-12]。脑外伤后综合征病位在脑,且与肝、肾、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而瘀、痰为其主要病理因素,兼有风、火、虚诸邪毒搏结[13];故中医治疗该病当以活血通窍、解郁通络放在首位。

解郁通窍汤组分中丹参化瘀活血,当归生血活血,石菖蒲通窍豁痰,赤芍通经止痛,川芎通络散结,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行气活血,而柴胡则疏肝解郁,全方配伍可共奏活血瘀、化痰结、疏肝郁及通脑窍之功效。中医药理学研究提示,活血化瘀中药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血流阻力,改善脑部灌注状态,减轻局部缺血缺氧损伤,促进自由基清除,预防脑血管痉挛,进而加快神经功能修复过程[14]。石菖蒲提取物能够有效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神经细胞乏氧损伤,进而发挥良好镇静、益智及神经功能保护作用[15]。穴位针刺是颅脑外伤及后遗症中医常用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颈项部穴位能够有效增加基底动脉血供,改善脑部微循环状态,减轻相关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6];同时大脑皮层和夹脊穴针刺亦有助于扩张外周血管,具有减轻脑部炎症反应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17]。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主要证候评分、RPQ评分及FA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医药综合疗法应用有助于提高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清IL-6、MCP-1及sICAM-1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在西医对症干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合针刺治疗可有效增加脑部血流灌注量,下调血清IL-6、MCP-1及sICAM-1表达,而这可能是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的关键机制所在。已有研究证实,脑部供血动脉血流速度与脑外伤后综合征病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下降可发生在继发损伤脑组织功能同时,延缓颅脑神经功能修复进程[13]。IL-6和MCP-1均是机体重要炎症递质,两者可通过诱导急性反应蛋白和单核巨噬细胞趋化激活,加重脑梗死病灶炎症反应水平,导致神经功能持续损伤[18]。sICAM-1则可敏感反映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其水平与脑外伤后综合征病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9]。

综上所述,解郁通窍汤合针刺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有助于增加基底动脉血流灌注量。该方案较西医单用具有的疗效优势可能与其在增加脑部血流灌注量、改善血清学实验室指标表达方面作用更佳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通窍脑外伤脑部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儿童做脑部CT会影响智力吗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针灸治疗轻型脑外伤康复期失眠46例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