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0-06-15顾正权
顾正权
一、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含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涵盖企业各类生产要素、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全部纳入管理流程的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持续跟踪改进的过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统一协调配置内部资源。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流程。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规划与协调作用
企业全面预算能够把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分解成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保证企业经济运行按照设定计划轨道运转,防止迷失方向、缺乏标准约束。企业销售、生产、采购、人力资源、项目管理等部门相互沟通,分类编制生产经营预算、项目投资预算、筹融资预算、财务预算等等一系列预算指标,更好地协调企业各部门的行动。
2.防控经营风险
企业在实际运行中会遇到诸如市场、生产、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的风险,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的管理,可以识别预测和积极应对,防止发生经营损失。
3.加强内部控制与考评监督
各部门通过严格执行预算,并定期分析,拿出方案讨论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实质也在不断规范内部控制的过程。通过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进一步促进企业实现目标。按年度对企业各业务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监督和考核评价;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职能不健全、职责不清
企业不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建设,相关部门没有预算责任,导致财务被动接受大包大揽,或者过分依赖财务数据,预算管理独立于企业管理之外,处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发挥预算的管理职能。仅仅把工作重点放在数字计划上,使得预算编制后,只是一些单纯的数字和表格,预算管理缺乏科学依据,起不到管理的作用。使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影响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质量和效率。
(二)预算管理重视编制,忽略执行
企业缺乏预算执行的控制流程和监控措施,只着重于事后控制,预算执行的可控性不强。有些企业把预算的执行放在财务部门,由于财务部门受到局限,只能执单纯决定支出预算额度是否执行,并不能合理判断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于实际发生的业务没有准确的进行预算过程即事中的有效控制,不能达到纠偏和及时改进,企业目标实现的路径缺少方向支撑,影响企业管理效率。
(三)预算分析指标不全面,预算考核不深入
企业只重视预算指标下达、编制和汇总方面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会造成对预算的执行难以掌控;只注重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如收入、利润、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没有涉及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导致资源不能精准发力造成无功消耗,削弱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预算考核与预算目标不匹配,预算目标与考核“两张皮”,预算考核未落实到责任单位,使得预算发生单位缺乏预算控制的意识,容易造成总预算超支等情况。
三、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应对措施
(一)合理确定预算目标,科学谋划全面预算
1.结合稳增长要求,优化结构调整,做好业务预算
企业要认真研判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关政策调整和行业动态的影响,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特点,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制定积极稳妥的预算目标。要继续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指挥棒”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要聚焦主业投入,巩固和加强传统竞争优势;要将企业生产和“去库存”“调结构”紧密结合,减少过剩产品产量、提高市场适销产品产量。
2.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做好成本预算
要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持续优化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合理安排人工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要与收入预算相匹配,职工薪酬增长要与经济效益增长和劳动前率提高幅度相匹配,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要持续下降综合成本费用利润率要稳中有升;加强对可控成本费用的对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盈利空间。
3.加强技改投资项目预算控制,做好投资预算
要“效益优先”和资金保证原则,合理评估财务承受能力和预算边界,做好资金保障安排,不断提升项目回报水平;要合理安排资源使用,严控非主业投资,严控超越财务承受能力,过度依赖负债的投资,严格履行投资决策审批程序,加强技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管控。
4.防范重大经营风险,做好资金预算
企业严格按照资金管理中心业务要求、细化资金支出项目、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继续做好“两金”压控工作。完善“两金”压控责任传导机制;加强对应收账款、存货、现金流量、投资回报指标的对标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推进资金集中管理,加强资金管控。积极盘活内部资金优化资金的集中管理方式,力争资金集中度得到持续提升;做好债务风险监测和排查,防范发生债务违约风险。
5.着力高质量发展,优化细化关键预算指标
注重资本回报,提高资本的投入产出水平和资本运营质量,持续提高企业的净利润、国有资本回报率及销售利润率;注重运营效率,大力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费用占收比,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运行效率;注重问题导向,正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补齐补强短板指标。
(二)完善工作组织,持续优化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要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不断优化预算组织,制度、执行保障、综合运用,调整机制等于预算管理体系.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一是进一步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企业要加强组织保障,各部门围绕企业终极目标统筹兼顾、各负其责。精准高效配置资源,提高企业产出效益。强化对标管理,完善预算指标体系,科学预算关键指标,全面覆盖企业经济活动。对标历史最好水平,行业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促进企业关键指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要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环境保障:包括战略目标、业务计划、组织机构、信息系统等。强化预算全过程控制,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全面预算控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战略和预算目标的重要保障。二是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的分析执行与考核。可以选择常用比例预算法确定目标: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制造业基于弹性的业务量多数企业选择弹性预算编制方法。一方面,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始终需要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只有这样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规划和促进的作用。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预算编制程序以及预算执行支持机制。在保证预算编制科学有效的前提下,实施激励措施加强企业对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硬”约束。要强化预算审核,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准预算,要硬化预算控制、坚持持续完善预算实时跟踪、预警和定期分析机制,较大预算执行差异或重大调整事项进行严格把关,强化预算对管理层的硬约束;要优化预算考核,不断完善预算,考核管理的联动机制严格考核奖惩,使预算闭环管理得到进一步增强,提高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外根据全面预算调整的条件,企业可在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后期,应对国家政策及市场重大变化的特殊原因造成偏差较大的预算项目进行及时修订调整。
(三)科学制定预算指标,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
企业应认真研判宏观经济形式变化与相关政策调整,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坚持分类约束,稳步增长的原则,以历史年度主要指标实际完成预为基数,制定年度预算编制主要指标参考和指导。总体要求是:生产经营保持平衡,经营风险总体可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利润总额同步增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稳中有升,加强资产负债约束,降低杠杆率,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成本费用增长率不得高于收入增长率,企业经济增加值不得低于上年度,成本费用利润率不得低于上年度,职均收入不得低于上年度,预算偏差率必须控制在正负10%以内。
四、结束语
围绕企业改革的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引领带动作用,切实做好编制、批复、执行、考核等工作。从企业实际出发,转思路、调结构、抓项目、促转型,积极应对外部市场整体下滑的压力,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加强部门协同和业务协同,强化企业预算管理,对标先进,补齐短板,逐步落实以“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提升活动,实现业务与财务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