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15应嵘
应 嵘
(广东省惠州市惠高附属实验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根据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结果发现,当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比较低,近视率和肥胖率居高不下,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成为关键。混合式教学指充分借助现代化教育工作和手段,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发挥其多元化、个性化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混合式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混合式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应用”等为关键词,利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共搜索相关文献175 篇,对其进行筛选、阅读,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混合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本研究制定研究框架和实施方案,为论文的撰写做好理论铺垫。
2.2.2 访谈法 就学校体育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学校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人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征求他们对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教学及混合式教学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建议。
2.2.3 教学实验法 根据学校体育教学实际,选取某初中学校初二年级2 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其中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选取篮球、羽毛球、田径等常见运动项目及素质训练作为体育教学内容,采取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对照班采取常规教学方法。体育课堂教学每周4 个课时,共持续16 周。其中,实验组混合式教学计划为:每2 周8 个课时中,前2 个课时教授篮球,第3 ~4 课时教授田径,第5 ~6 课时教授羽毛球,最后2 个课时开展素质训练,下一个2 周将运动项目进行适当更换。在教学初期,体育教师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后,采取比赛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常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按照惯常的教学习惯和传统进行教学。在教学实验前后分2 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2.2.4 问卷调查法 在教学实验后对2个班级学生的课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
2.2.5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所有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及体育课堂评价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平均数、标准差、差异显著性检验等指标,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数据的变化及实验后2 组学生在体育课堂评价方面的差异,为本研究结论提供数据支撑。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对比分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初中学生的测试项目为BMI(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50 m 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 min仰卧起坐、男生1 000 m 跑、女生800 m 跑。对实验前2 个班学生上述体质健康指标测试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班被试在所有体质健康指标测试成绩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实验前2 个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致性。
进一步对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BMI(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50 m 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 min 仰卧起坐、男生1 000 m 跑、女生800 m 跑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表2可知,在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女生1 min 仰卧起坐4 个测试指标上,虽然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平均值都大于对照组,但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不显著,说明16 周的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在上述4 个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结果表明,在50 m 跑、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男生1 000 m 跑和女生800 m 跑上,实验班测试成绩平均值大于对照班,且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说明在上述体质健康指标上,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诉,实验前2 个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验后2 个班在速度(50 m 跑)、上肢力量(男生引体向上)、下肢力量(立定跳远)、耐力(男生1 000 m 跑和女生800 m 跑)等体质健康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这些混合式教学法相比传统常规体育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在上述体质健康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对2 个班学生在BMI 和肺活量及坐位体前屈等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这些体质健康指标的改变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本实验时间较短,尚未能在2 个班学生间产生可测量的差异。
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育课堂评价对比分析
对2 个班学生体育课堂评价及课外体育锻炼习惯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育课堂评价方面,实验班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有26.23%、40.39%、23.25%、10.13%,而对照班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有19.40%、30.77%、42.50%、7.33%。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得出c2=3.21,P<0.01,差异极显著,说明在课堂评价上,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且进一步观察得出实验班学生表示对体育课“非常喜欢”“喜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因此,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评价更为积极,对体育课的整体喜爱程度更高。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其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学生参与积极性更高,在学习中也更为主动。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统计分析 x±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统计分析 x±s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1.1 学校体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法能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且相比常规教学法具有一定优势。在教学实验中发现,实验前2 个班学生的体质健康各指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一致性;实验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各指标测试成绩均得到一定提高,但实验班学生在大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上提高幅度更大。
4.1.2 学校体育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和主动性。根据对学生体育课堂评价的统计结果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的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更高,且课堂上表现更为积极主动。
4.2 建 议
4.2.1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需要,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新教育理 念,改革教育方式方法,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2.2 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刻把握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内涵。所谓混合不是将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随意混合,而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及教学内容,合适地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