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研究
2020-06-13任冬梅
郭 红,任冬梅
(山东省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护理部,山东 烟台 264000)
本文就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做出相关研究,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患者男女比例38/32例,年龄50~74岁,中位年龄55岁,患病时间2年~11年,就诊原因:慢性心衰16例,房室传导阻滞14例,病毒性心脏病5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可比较。
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1]。
1.2 具体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用药指导、氧气吸入、卧床休息、维持安静,同时对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等[2]。
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协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包括四个方面:(1)护患间进行协同护理;(2)加强医患间协同护理;(3)增加患者与家属间的协同护理;(4)协同护理模式的健康宣教[3]。
1.3 对比方法
将70例患者的相关评分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总分为172分,分为四个方面,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概念,共43个条目,分数越高越好,反之越差。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总分为56分,14个指标,分数越高越好,反之越差。
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心律失常恢复时间、心功能改善程度(LVEF评分)、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和家属共同完成,护理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总和。
2 结 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比分析
将70例患者相关评分进行汇总,护理前,常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评分为(87.8±12.3)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2.5±7.7)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88.1±12.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2.8±8.3)分;护理后常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104.3±12.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8.9±4.8)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123.5±12.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46.1±6.7)分,组间数据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将70例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恢复时间 房室传导阻滞 住院天数 LCEF%常规组 35 6.4±1.5 41.9±1.4 5.5±1.5 21.2±1.8观察组 35 4.4±1.2 48.1±1.3 3.2±1.6 15.9±2.7 P -- <0.05 <0.05 <0.05 <0.05
2.3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将70例患者相关评分进行汇总,常规组:非常满意31.42%(11人),满意48.58%(17人),一般11.42%(4人),不满意8.58%(3人),总满意度80%(28/35);观察组:非常满意40%(14人),满意57.14%(20人),一般2.86%(1人),无不满意者,总满意度97.14%(34/3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我国医疗资源紧张护理人员短缺,护理模式的优化一直是护理研究的主要内容[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护理后患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异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能够有力的证实协调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在提高患者预后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可以考虑积极推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