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证孩子合理营养平衡适量才最好

2020-06-13策划本刊编辑部

健康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白粥早餐发育

□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写/本刊记者叶云

孩子的膳食营养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文宏医生叮嘱“一定要多吃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孩子复课后千万不要早餐喝白粥,必须喝牛奶吃鸡蛋,不吃完不许去上学”。此言一出,顿时掀起全民对营养和免疫力之间的热议:为什么早餐不能吃白粥呢?到底营养和免疫力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宅家,吃得多,动得少,成了滚圆的小胖墩,到医院一查,竟然出现了性早熟。那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孩子的合理营养,科学提高孩子免疫力呢?本刊专门采访了营养科、儿科等医生,为大家深入解答。

全面理解“早餐不提倡喝白粥”

自黄帝时起,人们开始烹谷为粥——在古书《周书》中就有对喝粥的记载。喝白粥是中式传统早餐,而且粥一直被认为好消化,适合孩子吃。因此,张文宏医生的建议一出,简单理解成“喝白粥不好”的家长就疑窦丛生了。事实上,从营养学角度客观看,这个建议的重点不是“不能喝白粥”,而是“不要早餐只喝一碗白粥,要增加蛋白质、钙等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一一分析。

●白粥营养成分单一

白粥是大米加入水,长时间炖煮而成。食物的营养成分由食材决定,不同的烹饪方式不会使食材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也不会改变营养价值。因此,从大米的营养组成来看,蛋白质含量8%左右,碳水化合物60%左右,而白米是精制大米,精制后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所剩无几。因此,大米熬煮成粥之后,大多数是水分,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表示,并不是说粥完全没有营养,只是它的营养构成不全面,如果早餐喝了一大碗粥,当时感觉到特别饱,但是各项营养成分没有达到人体每日该有的摄入量。

●粥不耐饥

粥是淀粉类食物,所以消化速度比白米饭快,也就是容易肚子饿。而儿童新陈代谢快,精力比较旺盛,能量消耗很大,吃早餐要吃一些能耐饥的,也就是“在肠道缓慢吸收”的食物。如果只吃粥,能量不满足消耗,机体就会燃烧自身储存的糖原及脂肪来提供能量,这样不利于孩子疫情期间维持正常的免疫力。

●儿童胃容量有限

一般儿童的胃口比成年人小,也就是“胃容量有限”。喝下一大碗白粥后,其他食物就吃不了几口,因此不如替换成鸡蛋、牛奶等更有营养的食物:一个鸡蛋加一杯200毫升的牛奶,相当于摄入了14克优质蛋白质和200多毫克的钙,比一碗白粥营养丰富得多。

●上学儿童需要保证充足营养

特别是学龄期的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的摄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一个10岁的男孩一天需要摄入1800千卡能量,50克蛋白质。按照一日三餐来算,平均每餐摄入600千卡左右能量,蛋白质最好达到16克。而7~11岁的儿童钙的摄入推荐量要达到1000毫克/天。

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类及以上的食物:谷类及薯类食物;鱼禽肉蛋类;奶和奶制品、豆类和豆制品;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因此,早餐不是不能给孩子喝白粥,只是不能只喝白粥,要加上其他高蛋白食物。膳食结构讲究多样性,种类越多,营养成分来源越多,对身体才有好处。而且,给孩子的营养补充不是光靠一段时间的改变,要从平时就开始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好效果。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也表示:虽说白粥营养价值较低,并不意味着一日三餐坚决不能喝粥。关键是要提升粥的营养质量,丰富煮粥食材的种类,增加干物质的数量,并通过其他食物的配合,达到营养充足平衡的目标。

另外,对于孩子生病期间适不适合喝粥的问题,浙江医院营养科主任郑培奋主任医师表示,大部分疾病如感冒发烧、跌打损伤,身体的恢复需要充足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参与,反而要比平时更加注意营养的摄入。因此,孩子生病不能只喝粥,需要多补充高蛋白等。

吃太多引发的儿童性早熟

有些家长觉得疫情期间该让孩子尽量多吃,营养补充得越多越好。但是,宅家吃得多、动得少,体重飙升的孩子可能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据了解,近期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就诊,因肥胖、超重导致的性早熟儿童明显增多。

疫情期间,7岁11个月的晴晴(化名)在家宅了3个月,吃得多,动得少,足足重了5千克。家里老人觉得孩子长得胖是健康可爱,但父母总觉得不太放心,就带她去医院检查。儿科主任王春林主任医师给晴晴做了检查,诊断结果令父母目瞪口呆:孩子不仅是肥胖症,而且是中枢性性早熟。

按正常生长速度,儿童一年体重增加2千克左右,晴晴3个月增加了5千克,体重指数(BMI)24.4,已经属于肥胖。而且8岁还不到的晴晴已经开始发育,双侧乳房已经到达B3期,属于发育中期水平。

王春林表示,儿童肥胖危害很多,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仅会性早熟,还会使骨龄提前,导致骨骼生长空间少,导致儿童矮小症。其中,性早熟是最令家长不能承受的结果。性早熟分周围性性早熟和中枢性性早熟。其中,周围性性早熟被称为“假性性早熟”,及时发现,还有机会干预,给性早熟刹车。而中枢性性早熟是“真性性早熟”,因为它启动了青春期发育的中枢机关——下丘脑,大脑下达了命令,孩子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升高,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器官发育,这时孩子从里到外都“熟”了,后面长高的空间也被扼杀。医生又给晴晴做了骨龄检查,结果令父母更受打击:晴晴的骨龄已经11岁了,尽管现在已经长到了1.42米,但很有可能没法再多长高,达不到遗传身高。

经过医生评估,晴晴要通过日常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同时为了延缓性发育、推迟初潮,医生还建议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晴晴父母懊悔不已,本来还想孩子胃口大、会吃是好事,没想到成了隐患。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哄着吃,晴晴从来不用哄,她非常爱吃肉、甜食、油炸食品等,有时饮料也当水喝,这3个月待在家没运动,体重一下子就飙升了。

据王春林介绍,门诊还遇到一个6岁的儿童,左侧乳房有硬块和触痛感,也是因为疫情期间吃得多、动得少,体重飙升,由肥胖引起单纯乳房发育。幸好发现得早,孩子还是假性性早熟。王春林告诉家长主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乳房发育会缓解,但是一定要关注,防止复发。

一般来说,女孩8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或者在10岁之前来月经,被称为性早熟:男孩9岁前出现生殖器官发育、阴毛腋毛生长等,被称为性早熟。肥胖是引起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吃得太多、过好都不行,家长要注意避免或尽量少吃这些食物:

●炸鸡、炸薯条等油炸类食物,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

●大补类的食物,如牛初乳、蜂王浆、海参等,含有较高的促性腺激素,也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反季节水果和蔬菜多是在催熟剂的作用下提前成熟,这些催熟剂含有大量的激素。

专家表示,要合理营养,长成小胖墩不代表养得好。平时关注孩子的生理变化,发现体重、身体发育等异常,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干涉早还有机会通过减肥等办法延缓性早熟,一旦错过最佳时机,会大大影响孩子的身高等正常发育。

儿童也要注重吃动平衡

根据国家卫计委推出《学生营养餐指南》,学生一日三餐应提供谷薯类、新鲜蔬菜水果、鱼禽肉蛋类、奶类及大豆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尤其是早餐。具体配餐原则如下:

●谷薯类:包括米、面、杂粮和薯类等,可用杂粮或薯类部分替代米或面,避免长期提供一种主食。

●蔬菜水果:每天提供至少三种以上新鲜蔬菜,一半以上为深绿色、红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适量提供菌藻类。有条件的地区每天提供至少一种新鲜水果。

●鱼禽肉蛋:禽肉可与畜肉互换,鱼与虾、蟹等互换,各种蛋类互换。优先选择水产类或禽类;畜肉以瘦肉为主,少提供肥肉。每周提供1次动物肝脏,每人每次20~25克。蛋类可分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于某一餐提供。

平均每人每天需提供200~300克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如酸奶。每天提供各种大豆或大豆制品,如黄豆、豆腐、豆腐干、腐竹、豆腐脑等。奶和奶制品可分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于某一餐提供。

最后还要提醒广大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的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加强户外运动,保持吃动平衡,才能真正增强免疫力,健康、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白粥早餐发育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白粥能不能养胃?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夜晚是属于白粥的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探究
“白粥养人”是误传
冰川是发育而来的
3天减6斤的白粥减肥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