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粗粮 营养健康
2020-06-13于康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文/于康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和细粮相比,粗粮的优势在于膳食纤维的含量偏高,吃粗粮可以更快、更多地增加饱腹感,这样对于后面食物的摄入会产生轻微限制,可能后面吃进去的食物的量就会变少。比如,有人本来一天要吃五两细粮,换成粗粮以后可能吃三两就够了,这个过程中,总能量下降,所以粗粮对控制总摄入量是有帮助的。介绍两种粗粮,大家不妨试试。
黑米
黑米是黑色食品的典型代表,含有17种氨基酸及铁、锌、硒、钼等十余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亚油酸等营养素,有通便、补肺、提高免疫力和润泽肌肤、养发美容、抗衰老等作用。
黑色食品还具有三大优势:来自天然,有害成分极少;营养成分齐全,质优量多;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率。下面再具体说说黑米的营养优势。
●黑米中蛋白质的质量比其他粮食好
对蛋白质的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量,另一方面是质量,而质量是核心所在。
越符合人体对蛋白质需要的模式,蛋白质的吸收率越高。比如鸡蛋,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效率很高,因为植物性蛋白质往往缺少某种氨基酸,吸收率低,而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较全面。从这方面来说,黑米比其他粗粮中所含蛋白质的质量更高一些。
●黑米中的脂肪含量很低
有的朋友认为长胖是因为糖类摄入多,其实脂肪类物质“贡献”更大。评价一种食物是不是有利于控制体重,可以看其脂肪含量,黑米中的脂肪含量是很低的。
●黑米本身富含碳水化合物
只有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才能保证人体基本的能量,只有基本的能量得到保证,蛋白质才不会被当成柴一样“烧掉”。
在没有主食的情况下,高蛋白也会流失。而黑米是碳水化合物,能够保证把蛋白质保护下来,用它们来合成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黑米中的微量元素比白米丰富。
因为粗粮的加工工序少,使得里面的很多微量营养素丢失减少,比如黑米中含有非常多的B族维生素。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摄入主食的量是250克到400克,粗粮跟细粮的比例是1∶3。按照这个标准,一天至少吃50克粗粮,比如一两荞麦或者一两黑米,有些人可以吃二两。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和健康状况去选择合适的食材,改变吃纯白米饭的习惯,把杂粮作为一种日常食物。例如,可以用黑米、大米、小米、薏仁米等食材,再加上南瓜和核桃仁熬制成杂粮粥,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
苦荞
苦荞的营养非常丰富,是家中应该常备的粗粮。苦荞中含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血脂,维护脑血管健康的作用。苦荞中还含膳食纤维,有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食用苦荞麦的地区,糖尿病、高血压、脑溢血的发病率较低。
●苦荞营养物质含量突出
从具体营养上看,苦荞麦的营养成分比大米、小麦和玉米等主要淀粉类粮食高。这3种主要粮食淀粉含量与苦荞大体相似,不过,它们粗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苦荞麦(苦荞粉10.5%、小麦粉9.9%、籼米7.8%、玉米粉8.4%)。
苦荞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很好,苦荞中蛋白质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余尚有组氨酸、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9种半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很多主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都要齐全。
首先,从脂肪含量上看,除玉米外,大米、小麦粉亦低于苦荞麦(玉米粉4.3%、苦荞粉2.15%、小麦粉1.8%、籼米1.3%)。苦荞含9种脂肪酸,其中80%以上为油酸和亚油酸。丰富的亚油酸(39.37%),在人体内能合成花生四烯酸,它可调节血脂,而且是前列腺素和脑神经的重要成分。
其次,苦荞中其他营养素含量也很突出,苦荞麦的粗纤维含量为大米、玉米的3~4倍,苦荞麦中维生素B1和烟酸均显著高于大米,维生素B2也较以上3种主粮高1~4倍。苦荞麦中所含的芦丁和叶绿素对老年病患者十分有利。
另外,其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其中尤其以镁、钾、铁含量最高。镁为小麦面粉的4倍,大米的3.5倍;钾为小麦面粉的2倍,大米的2.3倍。
研究还发现,苦荞麦还含微量元素硒,它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可与金属相结合形成一种不稳定的“金属-硒-蛋白”复合物,有类似维生素C和维生素E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的功能。因此,对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老年人,都是重要的保健食品。
●苦荞的营养食用方法——苦荞茶
很多人用苦荞来泡茶喝,苦荞茶可以调节血糖,饭前喝效果更好。
初步研究发现,苦荞经过炒制,可以使营养成分更容易释放,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体胃肠道的耐受性,减少生吃或泡水有可能带来的排空慢、胃肠道反流等不适感。
苦荞茶准确地说能辅助调节血糖,避免血糖过快过猛地升高。如果完全空腹喝苦荞茶,容易让胃肠道不舒服,因此,不建议空腹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吃得不对,苦荞麦里大量的膳食纤维反而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因此,胃肠功能较差的朋友,每日食用苦荞的总量最好控制在50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