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锋

2020-06-13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云南

1964年出生

1981年入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士)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总建筑师、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云南建筑》主编

2019,2017,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2011年云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09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

1999年获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之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建筑学。在那个年代,人们被灌输的理念是争当科学家,那是许多少男少女的梦想。同时跟随父母学学医也不是我的最终理想,而就在填报志愿相当纠结的日子里,一个偶然机会我跟随高中班主任去拜访了他中学的一位在昆明的一家设计院工作的老同学,一位来自重建工毕业的建筑师,从此树立了我的理想。记得那天在这位建筑师长辈的书房里,我看到了很多建筑设计类的书籍和他的设计渲染图,一下子打开了我的眼界。不由地心里想:这不就是我感兴趣的专业吗!不仅是工科专业,还和画画紧密结合,这就是我想要学习的专业,甚至是未来从事的职业了。回家第一件事就跟父母商量我要学建筑学,填报志愿的时候,查到在我从未去过的“老家”的这所大学就叫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要学的就是建筑学专业。

追求地域“特质”之思考

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实际上在各地区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建筑国际化的速度很快,很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呈现出“高大上”的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建筑似乎相对“落后”,但这个因素却使其地域特性保留得相对充盈,朴素的建筑语言使得当代云南的“滇”风建筑更贴近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建筑设计如何体现地域文化,其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是必然的。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地理环境多样、民族构成复杂、历史发展特殊、文化构成多元的省份。大力发展旅游,建设文化大省,就是想把云南特有的、神秘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人居环境呈现给全国乃至世界,让大家都可以更了解云南。但是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很多的矛盾,面对这些冲突,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些没有纳入国家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比较悠久的小城镇和村落,受到的开发性破坏速度更加迅猛,在这方面,身处云南的建筑师面临的现实情况背景是非常复杂的。

还记得1980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提倡的是体现民族形式,就是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引入了一个地域文化的概念,这个概念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外部物理条件(气候、地形、地貌)、人文条件等等。这让我想到一个云南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生活是一条宽广的河流,河面上的礁岩、流水、浪花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但是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人们往往陷入了迷途,从而忘记了水面下的石头。”其实这席话引入到建筑创作就是建筑本质的回归问题,很多建筑作品在多年以后拿出来反思是非常有意义的。尽管当时的因素非常的多,但这就更促进我们对建筑的本质的探求。

有的项目在设计之初,会自觉地寻找与“原型”的关联;有趣的是,有的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会惊喜的发现原先没有预设的关联,反而又可总结提炼出一些新的“原型”,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带来了新老之间对话交流的愉悦。归纳起来,这些作品中大部分的亮点,往往都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地域与时代的特征,这种寻找与设计“原型”关联途径的设计方法,为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创作探索着一条适当、合宜的道路,有着其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云南做建筑设计项目背景跨度非常大,因此整体性观念应该是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建筑设计中也在探讨本质的回归,回过头想一想,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那就是建筑本质的理性回归,最近我们很多项目的设计都在追求体现这一特质。每次提到云南这个多元化的地区,大家就会联想到“原生态”,但不能总是仅仅停留在展示古老的过去,应该在时代的发展上加以跟进,在未来的状态中加入时间的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建筑无法围绕这种变化而变化的话,那么就将停滞不前。在云南,民族文化众多,建筑创作中考虑传统的例子也已经不少了,回想一下,我们究竟是遵循原生态的原则,还是用“美声”来唱“民族”的歌。我认为云南建筑师所走的路,应该是一条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达到地域文化表现的路。

建筑师应该充分地运用传统工匠的智慧,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发展,传统工匠的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现在经常提到的生态、节能,很多项目是花很大的代价,来达到所谓的节能,背离初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有些地区的一些传统低技术的方法,却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云南很多落后地区,建筑的通风、采光、防潮以及太阳能的利用等可以说是非常的智慧。传统工匠的智慧也可以算作一种历史的积累,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云南现代本土建筑创作的方向,应该按照本土的“情理”进行创作,“情理”指的是国情,也就是当地的经济、自然、人文等等,抛开所有(无论传统的,还是国外的)固有形式的追求和其他派生的东西,特别是莫名其妙的所谓的“创意”,植根于本土的传统地域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地域建筑创作”的本质回归,明明拥有几千年的职业历史为何还一定要随波逐流呢?

1 昆明海埂国际会议中心

2 丽江悦榕庄酒店

3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馆

4 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云南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胖胖的“建筑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