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琦

2020-06-13

世界建筑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居民居环境

1956年出生

1978年2月入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19年广东省十大风景园林师

2019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2018年中国民居建筑大师

2011年岭南特色规划/建筑设计银奖

2007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来重庆之前,从未踏入西南半步。一下火车就要从菜园坝坐缆车上两路口乘公交到学校,山城之威油然而生。

一切都充满新奇,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生活上,从只吃清汤小面到吃红汤小面;学习上,老师授课的川音“先觉”,终于弄清是指“三角”。课余会与同学一起,穿过重大校园,来到嘉陵江边,看望船只穿梭江面。有建筑题材的影片,哪怕是露天,也会站在广场看完全剧。

上课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庆炎热山地环境,将我引入到地域特点的概念上。而立于陡坡峭壁上的重庆吊脚楼,穿斗结构板壁或竹编夹泥白墙的民居,被错落起伏的石板路穿插其中,时隐时现。不但让我感受到质朴的山地景观之美,而且加深了对地域建筑的理解。

平武古建筑测绘实习,报恩寺虽经历地震,但无大碍。古建筑、古园林的传统文化,使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说毕业后到设计院从事现代建筑设计,却一直对古建园林及乡野建筑难以忘怀,直至最终走向专业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1 《广东民居》《岭南园林艺术》《广东古建筑》《中华古村落广东卷》

民居建筑文化传统与传承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和经验积累中,形成了基本的思想理念,创造了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各种建筑物。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拥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体现传统建筑智慧的最具特色的代表,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更是当代建筑文化特色形成的基础。因此,以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传统民居,深刻理解其思想内核及人文精神,是汲取建筑营建智慧、增强创作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首要条件。

民居建筑是由人们实际生活形成的建筑类型,与宫殿等建筑类型不同,不那么强调形制与象征意义,而是随建筑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平面布局、空间功能、结构方式和造型艺术等方面都有着与环境相协调的对应关系,所以更能集中体现着生态观念。民居作为建筑最普通的一种类型,除了满足基本的功能使用外,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更息息相关。因地域分布的广博,传统民居受到各地的自然和物质条件影响,焕发出比一般建筑类型更具有创造力。民居建筑得以最终呈现出多样性统一的特点,也是中华人文精神中崇尚的“和而不同”的体现。

民居建筑在建造风格、局部装饰、建造工艺方面的特有做法,既包括在建设方面的技术手段,更包括指导营建工作的科学理念。同时,民居建筑的多样本保护有助于后人不断地挖掘继承其中的科学价值,是传统民居特色传承的重要环节。“新民居”建设则是传统民居建筑智慧传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任务。智慧经验的传承离不开实际的生产生活,只有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多地融入到实践当中,才能让“传统”真正地变成“现在”甚至“未来”。具体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既包括设计模式、空间精神、搭建技术、工艺手段等方面的延续,也包括对生态建材的新理解、空间布局的新组合以及绿色技术的新应用等,这些都需要充分对民居建筑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创新。

创新的基础首先是借鉴,多样化的城乡聚落样本有助于我们挖掘地域文化的成因、功能和构成元素。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或手段,将新与旧融合在一起,促进文化景观的发展,也丰富了城乡聚落景观的时代性。建筑风貌是城乡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风貌占据了景观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它是人们感受地域文化的最直观的要素。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依托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背景,孕育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

传统景观的产生,是在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上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即是中国人民对物质与情感双重要求的集中表达。传统民居从遵循实际的自然经验、满足基本的人居需求出发,发展到表达建造者自身理想与追求的“情”,进而升华出交织着建筑、环境与主体情思三方面的审美意境。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民居营建中缺一不可。通过将有限的生活空间扩展为无限的情感寄托,因“景”而生“情”,再将“情”具象化为“景”,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由此可见,优秀的民居建筑是满足情感与人生价值的高层次艺术,是通过感知、触动、表达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的审美创作。

民居研究已从城乡聚落建筑等涉及人居环境的多研究角度出发,辐射到了诸多学科与领域。从1950年代各地专家所进行的民居建筑调查的范围与如今住建部等组织的历史文化名村与传统村落普查等对比可见,变化是极为可观的。这一阶段的繁荣也告诉我们,民居建筑学的学科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民居”与“建筑”,而应在以城乡聚落建筑与环境为核心的研究方向上继续拓宽、加深民居建筑学的学科界限。当代“民居建筑学”建构及民居建筑研究因此与“人居环境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呈现出“传统民居”与“人居环境”的协同发展与研究视角,促使国内的民居建筑研究融入到新时代“人居环境科学”的体系建构。随之也会出现更多的以城市或村落为基底的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改造及现代居住建筑环境的设计、建造乃至更新类关联性研究与实践。

2 广州岭南印象园

3 潮州饶宗颐学术馆

4 中山泮庐居住区

猜你喜欢

人居民居环境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