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6-13包东亮
包东亮
(四川友谊医院 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66)
0 引言
哮喘属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多见的病症之一,是一种由多种细胞诱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症,且哮喘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气道过敏反应[1]。哮喘患者的临床表征可归结为气息急促、喘息、咳嗽、胸闷等,该病症具备反复发作特性,且发作时间以夜间、凌晨为主,给患者的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干扰性[2]。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98例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开展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病症诊疗措施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归类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49。参照组男25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23±3.23)岁;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76±3.76)岁。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作基础性疗法处理,包含对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的监测处理,同时应用利尿类药物、强心类药物、抗感染类药物等,并对机体血氧饱和度作监测操作,观察患者吸氧、吸痰情况,创建相应的静脉通路,维稳机体电解质水平。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开展急诊疗法,药物选用尼可刹米,应用剂量1.875-3.750 g,将其与5%葡萄糖溶液500 mL制成混合液,并作静脉滴注处理,尼可刹米实际剂量可依据患者临床表征、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作适当调节。注意保证机体血氧饱和度不低于百分之九十。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临床诊治结局、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临床诊治结局:显效:患者临床相关表征明显改善,患者可正常实现自理生活;有效: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呈现些微改善迹象,患者基本上实现自理生活;无效: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趋于严重化,患者不具备自理生活能力。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
较之参照组,观察组诊治有效性明显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诊治结局对照[n(%)]
2.2 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对照
比之参照组,观察组在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方面表现更佳(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对照()
表2 两组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对照()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重症哮喘患者通常呈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功能障碍、机体血氧水平失调、缺氧等,上述情形进一步扩大了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致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气体潴留,血二氧化碳分压随之增长,诱发呼吸性酸中毒现象。缺氧现象较为严重时,极有可能产生呼吸衰竭症状,并诱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者健康安全具有严重危害性[3]。为了有效规避致死风险,应及时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开展针对性、有效性临床诊疗措施。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缓解哮喘症状、消除痉挛、纠正酸中毒、抗生素疗法、氨茶碱疗法、补液疗法等基础性诊疗方案作为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病症的主要诊治手段,不过部分常规诊疗手段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诊治结局[4]。有研究指出,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在基础性诊疗手段的基础上增添运用急诊疗法,可达成快速、高效缓解机体缺氧状况的目的[5]。就本次实验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比之参照组,观察组临床诊治有效性超出16.33%,观察组在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等方面表现更佳。这一结论再次证明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操作时运用急诊疗法,诊疗疗效甚佳,缓解气道压力,改善机体部分气道,使之扩张趋势愈加明显,同时达成气道痉挛情形有效消除及肺组织顺应能力高效改善的目的[6]。
综上所述,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开展临床诊疗操作时运用急诊疗法,临床诊治结局让人满意,对机体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