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0-06-13岳佳敏
岳佳敏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180)
0 引言
妊娠期糖尿病是患者妊娠前血糖正常,在妊娠后对糖耐量的功能减退出现血糖上升,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分娩后血糖就会慢慢的自行恢复正常。妊娠期患糖尿病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加,关系到孕妇及胎儿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孕妇妊娠的结局[1]。本文对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饮食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患者妊娠结局以及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多次都高于正常值,排除患者患有肝肾、精神疾病以及糖尿病家族史等。将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占40例,观察组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年龄22-35岁,平均(28.3±2.2)岁,平均体重(62.21±3.41)kg,平均孕周(31.2±2.38)周;对照组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年龄23-36岁,平均(28.3±2.4)岁,平均体重(64.6±4.4)kg,平均孕周(30.5±3.6)周;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与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孕期到来的十周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并进行饮食的评估和相关知识的宣教。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饮食护理的方法来控制患者的血糖,首先要让患者了解合理饮食对患者及胎儿的重要性,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根据对患者的不同饮食习惯制定出不同的饮食计划,确定患者的主副食的种类并且能够交替食用来满足患者的需求[2]。给予患者饮食护理环节时,嘱咐患者以少食多餐为原则,食物主要遵照低胆固醇、多维生素以及高蛋白质[3]。对于观察组的患者为了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进食蔬菜应大于250 g,以此法将患者消化吸收的速度进行延缓,帮助患者降低血糖。
1.3 观察指标
使用同一批试剂和仪器对患者进行测量,对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三餐后血糖以及空腹血糖的情况进行监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两组患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统一监测;将两组患者脂肪因子与血脂进行对比,其中包括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等。并对围产期患者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组间数据进行检验采用t来完成,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组间数据进行检验采用χ2来完成,当结果差异显示为P<0.05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三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三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
观察组患者脂肪因子水平、血脂因子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比较(,mmol/L)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妊娠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在产妇分娩后可恢复,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报道认为与妊娠期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胰岛素缺陷等有着联系,而围产期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便是由羊水过多以及子线前期等引起,另外还会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儿以及胎儿窘迫,严重威胁到孕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4]。在治疗上采取药物控制血糖的方法效果不理想,只有在饮食上进行护理的干预才能很好的预防血糖的升高[5-6]。本文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在观察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干预,其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脂肪因子水平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在饮食护理的控制下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利于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对GDM孕妇采用饮食护理控制的方法,对患者脂肪因子、血糖以及血脂的水平得以有效控制,将妊娠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改善了妊娠结局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