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专业融合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思路浅析

2020-06-13李淑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木麻黄海岸带防护林

李淑敏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1.引言

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在回复《关于加强海岸线生态修复的建议》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指导地方开展海洋生态修复工作,遵循海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通过海岸沙滩修复与养护、红树林种植、侵蚀海岸防护、建设生态海堤等措施,逐步修复受损的岸线,不断提升海岸生态功能和防灾减灾功能,构建海岸生态安全屏障。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华南某砂质海岸,海岸线长约3.2km。项目岸线范围内以鱼塘、沙滩、木麻黄防护林为主,并在多处开发建设有高位养殖池溏及生产经营相关构建物,沙滩存在渔民搭建的捕捞休息点及其他生产娱乐设施。受到陆域人类活动污水排放的影响,部分区域沙滩洁净度较差,部分沙面呈黑色,沙滩和礁石间散布有垃圾;部分沙滩侵蚀,自然供沙相对不足。

图1 养殖塘现状

图2 海滩垃圾现状

图3 养殖场排污口现状

图4 礁石间垃圾现状

图5 木麻黄现状

图6 沙滩现状

项目区域内植物种类较多,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未能形成良好的海岸原生植被生态环境。现状防护林由于常年受到台风侵袭及人为干扰等影响,木麻黄防护林岸线不断被侵蚀,种植区宽度不足,不能形成连贯、成片成群的防护林;伴随着木麻黄病虫害的发生,现状表现为密度较低且存在林带缺口,难以达到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效果。

3.实施思路

3.1 项目定位

通过海岸线的综合治理行动,加快打造优美的魅力海湾,恢复海岸线生态功能,增加海湾环境承载容量,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海域资源。打造环境优良、风景宜人、生活宜居的特色海湾,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3.2 实施条件分析

3.2.1 政策优势分析

(1)本项目是修复当地受损生态系统、改善本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开展本段海岸线的设计,并开展生态修复和海湾治理,是改善当地海洋环境质量现状、提升工程区域海岸、海域和海岛生态环境功能、维护当地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2)本项目是维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地段由于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乱排污水,砍伐防护林,不注意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同时对海洋资源过度索取,导致海洋生态日趋失衡,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渔业资源及经济作物的获得难度呈上升趋势,影响到当地经济的稳定及居民的生活,因此就需要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甚至提升,保护环境和海洋资源,并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以达到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供养日益增长的人口。

3.2.2 实施可行性分析

(1)项目建设相关技术较成熟。近年来,华南地区开展了多个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并组织了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美丽海湾建设、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的申报,为海域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且华南地区拥有众多生态、环保施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经验丰富,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施工技术支撑。

(2)项目实施资金有保障。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渠道已明确,海湾的整治修复属于纯公益性,原则上由财政投入,不足部分由业主单位自筹。

(3)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符合。本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涉海相关法律的要求,可以进一步保护和提升海域海岸带的生态价值,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3.3 实施方案

结合项目现状及项目定位,将实施内容分为沙滩清理及补砂、养殖场清理、防护林种植及绿岛建设四部分。

3.3.1 沙滩清理及补砂

主要内容是清理沙滩滩面垃圾、对沙滩进行修复性补砂,以恢复沙滩坏境清洁。选择较为普遍的大型沙滩清洁车,将滩面的泡沫、废弃塑料、纸屑、树枝等垃圾清理、集中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处理;为更好地、长效性地保持沙滩清洁,在施工期设置每3个月一次的维护性清理。完成清理后,与原沙滩砂级配相类同的砂料,对沙滩进行修复性补砂。以中、高潮位为基准,在尽量保持原有岸坡坡度的基础上,对因清理造成的凹坑进行补砂,以形成舒缓的沙滩台级,增加沙滩的稳定性、观赏性和可玩性。

3.3.2 养殖场清理

图8 木麻黄防护林效果图

图9 绿道示意图

在项目区域内有两处养殖场地,养殖生产废水排入海,造成海岸生态环境污染,同时影响海岸景观风貌,需要进行拆除清理。通过机械和人工手段对养殖建筑设施及相关构建物进行拆除,并清理建筑废弃物,对原场地进行覆绿。

3.3.3 防护林种植

现状防护林存在病虫害较多、生长发育不良,容易受台风影响摧毁,不能对砂质海岸形成有效防护,整体绿化景观不佳,生态植被系统较为脆弱,对海滩的生态社会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结合当地种植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木麻黄对被侵蚀、种植区较窄、不能连贯成片的区域进行种植,以形成由内到外、由近到远,由点到面,因害设防,不留风口,连贯成片的防护林带。

3.3.4 绿道建设

现状海滩吸引很多自驾或者观光游客前往踏浪,但由于长期的缺少管理及配套服务,现场存在很多私家车直接停靠海滩、垃圾随意丢弃、烈日下缺少必要的遮阳休闲点等缺少人文观海的惠民设施。

为了更好的营造美丽海湾,在防护林间通过设计布置绿道建设,采用不规则的线条布置,在适当位置布置休闲小平台,座凳等设施便于人们的观海游憩需要。采用抬高架空的仿木栈道的形式,既充分保护原有绿化空间,又完美的融合到生态环境中;既能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又可以合理有效的保护海滩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有序空间。

3.4 项目效益

3.4.1 生态效益

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极大的稳固海岸带后方陆域,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提升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后续环境治理、资源配置和优化管理创造前期基础,同时提升当地文化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4.2 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改善环境景观,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清洁、优美的滨海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能够提升和优化投资环境,带动环保、旅游、城镇化建设等行业的就业,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公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丰富居民的娱乐生活,有利于形成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3.4.3 经济效益

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提高对周边群众具有较强吸引力,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对当地旅游市场开发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和资源资产价值,并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另外,通过规范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秩序,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是“海洋强国”国家战略实施的一部分。

4.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参与的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从多专业融合的角度,探讨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思路,以供其他类似项目有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木麻黄海岸带防护林
海岸带弹性初探
木麻黄记
沿海山地木麻黄+厚荚相思混交造林试验
木麻黄凋落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春天的木麻黄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无人机遥感在海岛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