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赏评价式教学激活小学生作文课堂的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0-06-12周吉民欧德成

求知导刊 2020年13期

周吉民 欧德成

摘 要:文章作者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举步维艰的现状,尝试推出欣赏评价式作文教学。欣赏评价式作文教学是生活的课堂,奇思妙想的课堂,自由开放的课堂;减少对学生的习作束缚,激励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和进取力;让学生把生活中观察、体验到的东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欣赏评价;多元课堂;评价激励

一、欣赏评价,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在笔者看来,“写话”和“习作”的两种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简而言之,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笔者从一年级入学之初就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开始分年级分层次实施:一年级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教师鼓励学生用拼音写词语、说句子;二年级接触日记格式后,教师给学生布置日记作业,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感受;三年级以经典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写作入门。

二、多元课堂,呈现多种习作训练

1.奇文共赏,模仿训练

充分利用学生最熟悉的语文课本教材,将习作训练日常性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让语文课本成为学生习作训练的第一资源。如学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后,笔者要求学生仿照写一写《我们的菱角山小学》;学完《泉水》一文后,笔者建议大家想想泉水一路上还有可能会流向什么地方遇到谁,模仿文中句式及段落《仿写〈泉水〉》;学完《玩具柜台前的小男孩》一文后,笔者激励学生接着往下写: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阿姨再次見到那个小男孩了吗?你觉得故事会怎么发展呢?学完古诗《咏柳》《宿新市徐公店》《夜书所见》后,引导学生将古诗一一进行改编。这样基于课本教材体系的习作训练,使学生在文本仿写中习得规范生动的语言,在文本补白中培养合理想象的能力,在文本迁移中尝试组句成段的实践。

2.童话故事,引路训练

经典的童话故事是引导学生写作入门的绝佳桥梁,模仿写作就从好奇的故事开始。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留意一些学生喜爱的经典故事,和他们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再引导学生模仿故事情节进行演说故事的训练。如读完《丑小鸭》后,阳雨萱写下一篇《续写〈丑小鸭〉》;读完《小木偶的故事》,管子涵写下一篇《〈小木偶的故事〉续篇》;读完《狗娃娃》后,周锦程写下一个系列《狗娃娃与鸡大婶》《狗娃娃与大象伯伯》。这样的童话续编充分发挥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3.节日专题,主题活动训练

针对一年中众多的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笔者特别留意并在节日来临前提醒学生留心生活、感悟生活,待节日真正到来时用笔写作记录。“母亲节”前开设“感恩母爱 回报母爱”主题活动,布置学生回到家中或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或给妈妈献歌一曲,或亲手制作贺卡庆祝妈妈节日快乐……“母亲节”后大家纷纷写出赞美母爱的习作,或是小诗一首,或是美文一篇。“儿童节”当天停课在班级开展“六一联欢会”活动,学生于轻松互动中写出了“儿童节”专题习作。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更是鼓励大家查阅节日来历、品尝节日美食,为传统节日习作的书写奠定基础。在一个个节日中,学生也一次次增长见识,写出了一篇篇节日专题佳作。

三、评价激励,展示学生习作个性

1.博客激励

作为习作教师,笔者率先在网络开设博客,特意将博客命名为“菱角山小学三(7)班”,及时将学生的习作用文字、图片等形式发表在博客里。迄今为止,笔者已经上传了近30篇习作,其中管子涵同学的《风来了》《校园寻宝》和阳雨萱同学的《看舞龙舞狮比赛》《妈妈的眼睛》等四篇习作点击率颇高。在笔者的带动下,不少家长也跟着纷纷注册博客上传孩子的习作,许多孩子的写作热情被调动起来。

2.微信激励

针对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微信这一现状,我又与时俱进地开通微信,并把学生的作文拍成照片或打成文字发到朋友圈,发动亲朋好友纷纷点赞、评论。截至目前,宋凯瑞同学的《会变色的芙蓉花》、王铮同学的《争吵》两篇习作也双双刊登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3.分享激励

考虑到小学生兴趣维持时间较短的心理特征,为保持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更大程度地持续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写作中来,笔者组织全校长期坚持开展两项“快乐阅读 快乐分享”特色班级活动:一是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的 “《学生个人作品集》漂流活动”。具体的措施就是请制作出《作品集》的学生上台将自己的《作品集》大方借出给其他孩子阅读,而借阅成功的学生则带回家利用周末时间阅读、保管并登记好里面的《漂流记录卡》;每天中午读报课前的“秀出我的文采朗诵活动”,请习作进步的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优秀习作,展示自己的写作文采。实践证明,制作了《作品集》的学生的写作热情进一步被激发,积极性空前高涨。其他学生也受到感染,参与“快乐阅读 快乐分享”两项特色活动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不由自主地以习作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写作氛围。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盎然,全身心投入,班级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赛事激励

笔者还经常留心各种报纸杂志,如有作文赛事消息,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参赛,即使未能获奖,也为成功打下基础。迄今为止,已多次组织参加大型作文赛事,“第十届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首届快乐梦想全国学生作文大赛”“第八届快乐杯全国学生作文大赛”,每次都有学生获奖,每次获奖也都激励了更多的学生在写作路上更进一步。

著名教育家舒云涛说:“写作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教育孩子写好作文,离成功教育孩子就接近了很大一步。”笔者通过欣赏评价式教学活动,激活了小学生作文课堂,经过教育实践与研究,不断总结作文教学经验,巩固教学取得的成果,在作文教学模式的推广中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收获了家长赞誉的口碑,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作文不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切实地做到了有话可写,活泼生动,言之有物。

[参考文献]

[1]易艳华.作文课,我们写诗吧[J].湖南教育,2014 (2).

[2]张造云.走出课堂,让语言奔跑[J].教师,2014(19).

课题项目:本论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人格魅力与作文能力协调发展的框架建构及实践研究”(XJK016AZXX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吉民(1968—),男,湖南永州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校长,课题主持人,研究方向:小学作文教学;

欧德成(1982—),男,湖南永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副校长,研究方向:小学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