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远的文化符号

2020-06-12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江米糖稀糖人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些东西成为了一个时期的特定产物,它承载着历史,记录着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渐行渐远的回忆。

回顾历史,怀想那些行将消逝的物语,它必将成为我们记忆里的一抹浓得化不开的思念……

拨浪鼓儿风车转,

琉璃咯嘣画糖人儿

20世纪70年代,大街上还不像现在这样高楼林立,经济也不像如今这么发达,当时走街串巷的都是卖糖人、爆米花的小贩们。他们悠长而有韵律的吆喝,是孩子们每天的期盼。那时,只要挑着担子或推着独轮车的吹糖人师傅穿梭在街头巷尾时,孩子们就会赶来看热闹。众目睽睽下,熬制好的糖稀凭借着吹糖人师傅的绝技,几分钟变成小鸡小狗,煞是可爱。

历史典故

据说,吹糖人儿的祖师爷是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让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后被一个挑糖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制作成各种糖人儿,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一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便一一教会了他们。就这样,这门手艺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今昔对比

过去,糖人很便宜,在生活不富裕的时候是儿童喜爱的玩物。20世纪80年代初,几分钱或几个牙膏皮就可以换一个糖人。糖人有各种形状,小鹿、金鱼、老鼠、灯笼等,最惹孩子喜爱的是孙悟空。孙悟空做好后,吹糖艺人会在猴背上敲一小洞,倒入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让糖稀慢慢地流出来,下面用一个小江米碗接着,用小江米勺舀碗里的糖稀吃,直到糖稀流完或冷却凝固,才连糖人及江米碗、江米勺一块儿吃掉。当时,这套玩意儿极受孩子们的欢迎。

如今,儿童的玩具多如牛毛,糖人早已失去了当初“独宠”的地位,沿街制作糖人的艺人也少了,只有在庙会上还可见到。

有感而发

石板路旁,是低矮的小平房,黑黑的瓦,斑驳的墙,翠绿的吊兰叶子掩映着小巷。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嘎吱嘎吱”的声响中驶过。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为这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印象中的柳镇,仿佛都是这般模样。

远远地传来一声吆喝:“糖人——脆甜的糖人——”儿时的我背着书包,连蹦带跳地来到卖糖人的小摊前,递上手中揉皱了的纸币,说:“大伯,我要糖人!”卖糖人的大伯乐呵呵地看着我:“哟!你来啦!现在是小学生了吧!——喏,你的糖人。”

我一边用没了门牙的小嘴费力地啃着手中的糖人,一边不住地点头。童年的记忆仿佛就定格在了这里,在这片落日的余晖中。

每天的放学路上,我都要经过这条上了年岁的老巷,时不时也会买一个糖人。有时,还会在边上看大伯做糖人,一看,就是好久。大伯的动作十分灵巧,取一小块糖,一吹,再将吹好的糖粘到小木棒上,用各色的糖放在手中搓、揉,再往之前吹好的糖上一粘。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成型了。

(浙江乐清市公立寄宿学校 王翊朵 《糖人心》)

云中谁寄锦书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书信逐渐成为历史。但我们不能忘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特殊的运动中,书信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是人们心灵的安慰,甚至是人们生存的希望。

怀念那些旧书信,怀念那段有信的日子,怀念写信读信时的幸福……

心香一瓣

很多日子以后,天终于晴了,山沟里突然响起了拖拉机的轰鸣。我们的欢呼声震落了树上的积雪,满满的车厢卸下了我们需要的食品和杂物,还有几只沉重的麻袋——快被撑破的麻袋在几分钟内被无数双手迅速撕开,无数只沉甸甸的信封如泉水“哗”地涌出来,散落在雪地上,然后被一抢而空。我抢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几封信,信上的邮票已被雪花洇湿。那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节日,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同一份礼物。整整一个夜晚,帐篷里鸦雀无声,人人都在马灯下安静地读信,只听得见纸页的翻动声和姑娘们喜极的啜泣。我枕着父母和友人的来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诵着信上的每一句话。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在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倾听炉膛中燃烧的木柈在欢快地歌唱,伴着山林里低低的风声,夜色从眼前的信纸上一行行挪移,终是无法入睡。

(节选自张抗抗《逝去的书信》)

今昔对比

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发微信、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现代通信工具,表面上看,似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实际上,人情却成了沙漠。通信并不发达时,人们依靠书信交流沟通,人人都有一颗炽热的心;而如今,交流多了,心却远了。

那些发黄的旧书信,它们带给我们的是温馨的回忆,是心灵的放飞。重温这些发黄的旧书信,总是让人感动,想起那些甜美的过去。

思维迁移

在书信近乎绝迹的今天,一个叫《见字如面》的节目让我们重新回到遗失的书信时代。那些担忧的、情动的、思念的、不舍的,甚至琐碎的、矫情的瞬间,都随着笔尖的摩挲幻化成一封封信笺,文字的曼妙就在于此。

节目中,哪封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吧。

剃头挑子一头热

剃头这一古老的行业,虽是顶上功夫,却是毫末技艺。这个曾经下九流的行当,时移世易,已经渐行渐远。在现代理发技艺的覆盖下,“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的传统技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臺……

心香一瓣

走村进户剃头,没有理发店讲究。一座屋,住几户人家,常常共用一个厅堂,各家饭桌都摆放在厅堂里。厅堂就是剃头的地方。剃头师傅从饭桌旁就近抬来张条凳,把工具箱放一边,在墙上钉枚铁钉,挂上油光可鉴的荡刀布,再借一个脸盆,要一壶开水,便忙开了。他没准备毛巾,各人自备。剃头、刨面毛、刮须、挖耳洞……每个环节动作不多余,不花哨,省时省力,但一定干净,面目焕然一新。至于像理发店那样玩刀花,或拿拿捏捏,这些华而不实之事他一概不干。他也不给洗头。如此一来,剃一个头也用不了多大工夫。手推剪嘎嘎嘎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好像时钟滴答声,让你清晰地知晓推剪游走在哪里,感受时光分分秒秒流逝。

(节选自翰儒《剃头师傅》)

今昔对比

身怀绝技的剃头匠,绝对得把剃刀的功夫练到家。练刀的功夫在手上,手执剃刀要平顺,求稳当,图准确。剃头匠当学徒时,先要反复地在西瓜上旋削,或来回在南瓜上刮剥,要求削料越薄越好,手劲越轻越佳,需要做到心不慌、手不抖,用力轻快。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刀技精益求精,技巧愈发熟练,方可由学徒转为师傅。剃头时,剃头匠需先将顾客的头发清洗干净,之后便耍起刀上的功夫——闪闪发光的剃刀在顾客头上左右游走、上下飞舞,头发便从剃刀边纷纷跌落于地。

如今,理发店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发廊”“美发”“美容院”满街都是,就是不会使弄剃头刀。剃刀闪光的影子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剃头师傅的身影亦很难看到。

征集令

请以“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猜你喜欢

江米糖稀糖人
糖人张
和糖稀
江米芬的奇迹
味道
卖花米团
吹糖人
晶莹糖稀忆童年
老北京风俗画
吹糖人真有趣
对号入座!你是思维广?还是欢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