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12李树秋王风梅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伤性经皮椎体

李树秋,王风梅

1.无棣县人民医院骨科,山东无棣 251900;2.无棣县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无棣 251900

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在创伤性脊柱骨折中占据了绝大部分,大部分骨折累及椎体。由于创伤性胸腰椎骨折解剖的特殊性,容易因坠落、撞击等外伤事故传导暴力,造成脊柱失稳、脊髓损伤等。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内固定术式被应用于临床中,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缩短。钉棒脊柱内固定术、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等传统术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部分患者术后易出现矫正角度丢失现象,不利于术后恢复[1-2]。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项技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探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该文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52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骨科收治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标准选择52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系统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该研究经过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上、80周岁以下;②经过系统性检查符合创伤性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③未接受过其他固定治疗;④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既往精神病史者;②手术禁忌证者;③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④失访者。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8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1.62±1.82)岁;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跌伤6例,重物压伤6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9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2.84±1.88)岁;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跌伤7例,重物压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常规铺设消毒巾。利用C型臂确定伤椎位置,将导诊放入伤椎处,并在这4个位置分别做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后,使用扩张器扩张肌肉等组织,之后放入套管,并将套管钻入椎体。之后,置入内固定弓根螺钉,在螺钉头部位以弧形轨迹放入连接杆,撑开复位后使用C型臂扫描,确认复位进行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肤。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常规铺设消毒巾。C型臂扫描后以伤椎为中心,选择后入路方式做一切口,使伤椎以及周围组充分暴露。使用C型臂扫描伤椎以及周边区域,确认伤椎位置。根据扫描结果在确定的钉点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为在伤椎和相邻的上下椎。之后,放置连接棒,在伤椎与近端之间撑开,锁固后再在远端与伤椎之间撑开进行复位。复位后,使用C型臂检查复位情况,确认后进行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皮肤。

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均在术后1~2 d拔出引流管,均进行了适当的卧床休息。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椎体高度与Cobb角。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数据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指标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对照组(n=26)观察组(n=26)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t值 P值162.03±8.36 103.72±9.73 4.006<0.05 385.26±12.54 76.91±11.05 4.453<0.05 104.56±16.37 37.48±13.94 4.397<0.05 21.48±1.75 13.39±1.61 4.274<0.05

2.2 治疗前后cobb角与椎体高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Cobb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的度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与椎体高度检查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与椎体高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obb angle and vertebral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与椎体高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obb angle and vertebral heigh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组别Cobb 角(°)治疗前 治疗后椎体高度(mm)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6)对照组(n=26)t值P值34.20±5.23 33.80±5.07 0.014>0.05 9.10±0.83 13.80±0.94 4.167<0.05 53.16±7.36 52.83±8.11 0.032>0.05 82.95±7.08 71.62±6.99 4.041<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是在几何学原理基础上,利用专门设计的连接杆插入器按照既定轨迹将其插入螺钉万向头位置,锁定置入器械后在伤椎处形成三维内固定[3-6]。与常规开放术式相比,这种内固定术生物力学更为稳定,借助连接棒顶住伤椎,使伤椎椎体高度尽快恢复,获得满意的复位与矫正畸形效果。值得注意的是,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精确性要求较高,在利用C型臂确定伤椎位置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情况以及成像效果调整参数,最大限度提高定位精确度。合理选择穿刺位置,防止穿刺失误。在将螺钉放入伤椎处过程中,需要关注U形槽位置以及螺钉距离,防止因二者位置不合理出现无法穿连接棒的现象[7]。在对伤椎以及周围组织复位时,可根据手术情况多次撑开,复位后借助C型臂认真检查伤椎以及周边组织复位情况,确认无误后进行固定。内固定后应该采用不同相位拍摄,尽可能减少术后复位不佳的情况[8]。

该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bb角的度数(9.10±0.83)°明显低于对照 组 (13.80±0.94)°, 椎体高度(82.95±7.08)mm 高于对照组(71.62±6.9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62.03±8.36)min、术后引流量(104.56±16.37)min、住院时间(13.39±1.61)d均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3.85%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程金波[9]对80例患者分别采用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以及传统开放术式进行治疗,结果发现:干预组cobb角的度数(5.7±1.5)优于钉棒组(8.3±11.3)°,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14.2±2.1)d 优于钉棒组(17.8±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效地矫正矫正畸形、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复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创伤性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