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例痤疮患者回顾性分析
2020-06-12黄时燕张艳聂巧峰
黄时燕,张艳,聂巧峰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和成人期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该病是我科优势病种,占门诊患者20%以上。2018 年笔者采用中医疗法诊治痤疮患者223 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223 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3 例患者中,男72 例,女151 例,年龄9-46 岁,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223 例痤疮患者发病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
通过近年临床观察发现,中小学生就诊患者明显增多。一方面是因为中小学生痤疮发病率高,与该阶段升学压力大、精神紧张、睡眠不足、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可能和家长对该病的认知改变有关。多数家长意识到“青春痘”不是青春期正常的表现,需要干预治疗,及时带孩子来医院就诊。
有文献报道[1,2],痤疮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次总结中就诊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性就诊率低可能与其对痤疮的认知程度有关。同年龄女生生理及心理发育普遍比男生早,可能比男生更注重自己的外表,在寻求治疗时更积极主动。两性发病的差异,提示我们应关注痤疮除雄激素外的其他致病因素,如化妆品使用不当,皮肤过度清洁等。
2.2 临床特点
2.2.1 辨证分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制定诊断及证候诊断标准。223 例患者中脾胃湿热型80例,占35.9%,肺经风热型65 例,占29.1%,冲任不调型50 例,占22.4,痰瘀互结型28 例,占12.6%。痤疮的脾胃湿热型、肺经风热型、痰瘀互结型排前3 位,与孙凯亮等[4]对1988 年至2008 年的医学期刊文献进行统计结果一致。
2.2.2 年龄因素与中医证型
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青春期痤疮和青春后期痤疮[5]。前者的中医分型以肺经风热及湿热蕴结证为主。究其病因多因素体阳热偏胜,加之青春期生机旺盛,营血偏热,血热外壅,气血郁滞,蕴阻肌肤而发;或因过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可助湿化热,湿热蕴结,外犯肌肤,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旺盛,复感毒邪,阻塞毛窍,外发肌肤而生成痤疮。而后者发病更多受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因素影响,导致自身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冲颜面,溢于肌肤而生疮;或因肾气渐虚,加之经、产、房劳等损伤,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致心火偏亢,热邪上扰面部,所致形成本病,故青春期后组以冲任不调、湿热蕴结为主。多数青春期后痤疮是青春期痤疮的延续,部分可能是迟发性痤疮。
2.2.3 皮损部位与中医辨证
不同年龄,痤疮的发病部位有一定的特征。“有诸内而形诸外”。《素问·刺热》将面部分候脏腑,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下颌候肾。青春期前痤疮主要见于额部,青春期痤疮主要分布在面部的中上部位,多始发于额部,逐渐累及T 区、面颊。而青春期后痤疮多分布于面颊、下颌及颈项,主要在面部的中下部位。
2.2.4 痤疮严重程度分级与中医证型
223 例痤疮患者中,按痤疮分级标准分级[6],其中II 度最多(98例),其次为Ⅰ度(64 例)。III 度(35 例)、IV 度患者较少(26 例)。分析发现中医分型与痤疮严重程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I 度痤疮以肺经风热、脾胃湿热为主,多为痤疮初起,皮损以粉刺为主,面部皮脂溢出明显,可伴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等症状;其次为冲任不调型,痤疮与月经有关,经前皮疹增多。II 度痤疮患者则以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和冲任不调三型为主。III 度及以上痤疮患者则以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为主。IV 度其主要分型是痰瘀互结,此型多有家族遗传因素或疤痕体质。
2.2.5 疗效与中医证型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制定疗效标准。以皮损消退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肺经风热多内服中药枇杷清肺饮,如黑头明显患者合用中药面膜、针清治疗,一般1-2 周可见明显疗效。脾胃湿热、冲任不调患者调脾胃、调冲任时间长,治疗需要1-3月。完成治疗的223 例患者中,采用内服中药配合外治法能取得较好疗效。但部分患者经济条件限制,只选择内治法。部分患者有惧怕心理,或惧怕疼痛,或担心面部有创操作后形成疤痕,对外治法接受度不高,需要医护人员多沟通解释。经治疗皮疹消退率在95%以上,临床痊愈占病例总数的100%。
2.2.6 脾胃湿热型
该型在证型总结中比例最高,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脾胃受损患者逐渐增多。①饮食所伤:胃,人之“中土”,喜燥恶寒。今人多食冰饮冷,恣意寒凉瓜果,把“阳明燥金”之胃变成冰窖。胃冷之后,虚火上浮,易发痤疮。②滥用、过用寒药:由于对痤疮的局限认识,“疮属热症”,自行购买清热药服用。早期用药不规范,过用寒凉中药,或常服消炎药,喜打吊瓶,脾胃受损,中土失守。③过食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脾胃过劳,运化失司,湿热内蕴,外犯肌肤,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旺盛,皮肤油腻,复感毒邪,阻塞毛窍,肌肤不得宣泄,外发肌肤而生成痤疮。“湿性粘滞”,湿热内蕴,湿邪日久凝而化痰,湿热或痰热郁久阻滞气血运行,瘀血内停,与痰邪相结,痰瘀阻于肌肤,故皮损以结节、囊肿、瘢痕为主。故“湿”在痤疮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治疗时要顾护脾胃。
3 结果
青少年是痤疮的高发人群,要降低痤疮的发生率和复发率,非常有必要对其开展痤疮防治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平常应注意平衡饮食,作息规律,合理使用洁肤产品,避免过度使用隔离遮瑕化妆品。患病后及早在正规医院诊治,避免追逐“网红”祛痘产品。中医药治疗痤疮及防止复发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