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春寒”造成浙江早稻大面积烂种死苗成因分析及防控和启示

2020-06-12朱德峰张玉屏

中国稻米 2020年3期
关键词:死苗成苗历年

朱德峰 张玉屏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第一作者:cnrice@qq.com)

202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国家重提恢复双季稻生产;2 月底出台稻谷最低收购价,鼓励稻农扩大早稻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早稻春耕春种工作,稻农积极种植早稻。3 月初以来,浙江等地气温快速回升,双季稻区稻农在3 月中下旬开展早稻播种。正当早稻播种及出苗期间的3 月底,浙江出现连续降温,3 月28—31 日连续4 d 多地大幅降温,引发“倒春寒”灾害天气,造成早稻大面积烂种死苗。早春频繁的“倒春寒”是长江流域早稻直播技术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1-3],南方双季稻种植区早稻播种成苗期间,“倒春寒”是引发烂种烂秧死苗的主要制约因子[4-7]。针对多年不遇的早稻“倒春寒”灾害影响,笔者在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早稻“倒春寒”灾害特征及其引起大面积烂种死苗的成因,并提出防控技术措施。

1 早稻烂种死苗情况

3 月底出现“倒春寒”天气后,笔者对浙江早稻主要种植区衢州市的江山市、常山县、龙游县,金华市的婺城区,及温州、绍兴、宁波等地开展调研。实地考察调研受到“倒春寒”影响的早稻直播田、机插育秧田,并与当地技术推广人员及种粮大户座谈交流。近年来,稻谷最低保护价走低,为了控制水稻种植成本,这些地区早稻大多采用直播种植。在双季稻种植中,连作晚稻产量高,且连作晚稻采用产量高、生育期较长的品种。为了给连作晚稻留出生长时间,早稻播种期普遍偏早。由于近几年来3 月份气温回暖快,温度较高,特别是2020年3 月上中旬的气温较高,稻农利用这个时期开始播种。

调查发现,金衢地区直播早稻大多在3 月中下旬播种,在4 月1 日前播种的成苗率只有10%~20%,不少地块几乎找不到成活的苗。较早的直播,前期温度高,出苗正常,但3 月底的“倒春寒”导致出苗后死亡,早稻直播烂种死苗现象非常严重。多位老农说“种地这么多年,第1 次碰到2020 年早稻直播的惨状”。有的早稻直播田烂种死苗后,开始重新耕作补种,有的因季节限制只能改种单季稻。多个市区早稻备用种子用完,找不到补种早稻的种子。对早稻机插秧育秧田调查发现,“倒春寒”总体对早稻机插秧育秧影响较小,但是不同地区、大户、田块差异较大。主要问题是育秧基质和育秧土质量差,育秧管理技术不到位,育秧保温装备间存在差异。同一批次机插育秧,采用大棚育秧的基本没有死苗现象,而利用小拱棚育秧的死苗发生率较高。

2 “倒春寒”引起的早稻烂种死苗成因

对浙江 2009 年到 2019 年 11 年(历年)及 2020 年的早稻播种成苗期间温度资料的分析表明,平均温度从3 月上旬到4 月上旬逐渐上升,其中3 月上旬到中旬气温上升幅度较大,2020 年和历年气温相比分别上升3.2℃和3.7℃,从3 月中旬到4 月上旬气温上升在0.3℃~1.0℃(图 1)。从表 1 可见,2020 年 3 月上旬、中旬、下旬和4 月上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0.9℃、14.1℃、14.4℃和 13.8℃,较历年的 9.1℃、12.8℃、13.2℃和15.6℃分别提高1.8℃、1.3℃和1.2℃及下降1.8℃。地区间气温变化幅度不大;从各地旬平均温度看,2020 年3月各旬平均气温较历年上升,4 月上旬气温较历年下降。2020 年出现大面积烂种死苗的主要是3 月播种,在4 月初已经出现不出苗及低温发病死苗现象。而4月上旬的平均气温一般不会造成烂种死苗。

表1 浙江早稻播种成苗期间2020 年与历年平均温度对比 (℃)

表2 各地2020 年与历年3 月下旬前后期温度 (℃)

图1 各地早稻播种成苗期间平均温度

分析3 月下旬(将3 月下旬分为前期,3 月21—27日及后期3 月28—31 日)的气温变化,低温主要在3月28—31 日出现。从表2 可见,3 月下旬前期2020 年和历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7.1℃和15.4℃,2020 年较历年提高1.8℃;后期2020 年和历年平均气温分别为9.1℃和17.0℃,2020 年较历年下降7.9℃。据资料统计,3 月下旬前期2020 年和历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别为9.2℃和 8.0℃,2020 年较历年提高 1.2℃,后期 2020 年和历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别为4.3℃和8.8℃, 2020 年较历年下降4.6℃。

气温资料及早稻烂种死苗分析表明,从气温变化看,2020 年早稻出现大面积烂种死苗现象主要原因,一是3 月28—31 日的“倒春寒”,期间气温低及日较差小。二是3 月上中旬及下旬前期气温高,下旬后期气温低,前期与后期气温变化大。从早稻生产管理看,一是早稻直播过早受气温影响风险大,容易受低温影响出现烂种死苗、成苗难;二是早稻播种成苗管理不到位。早稻直播及机插育秧因前期气温高秧苗生长快,管理上没有针对低温来临的炼苗,秧苗受低温冷害引发病害;三是机插育秧基质质量及保温装备不到位。同一批播种育秧中,有的基质出现发病死苗,有的生长基本正常。采用小拱棚保温育秧的出现发病死苗,大棚保温育秧的生长正常。

3 早稻防止“倒春寒”烂种死苗的对策措施

3.1 及时补播补种

早稻播种后应根据气候变化时常观察田间水分、出苗成苗及杂草情况,特别是直播田,发现烂种死苗情况,及时评估。直播田成苗数基本达到预期苗数要求的,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分蘖生长。如果直播田出苗率和成秧率不足预期苗数60%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有备用种子的,及时翻耕重播。根据当地季节及气候,补播所选品种生育期要稍短的早稻品种。有备用秧苗的,可以移栽种植。育秧出现烂秧死苗的,如季节允许,可补育秧苗移栽。

3.2 规范早稻适时播种

近年来,早稻播种育秧期间气候多变,根据双季稻季节安排、气温变化及水稻播种出苗的温度要求安排播种时间。早稻直播应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播种后平均气温不会出现连续低于8℃天气。机插育秧大多采用保温育秧,也应避免育秧期间连续低温天气。

3.3 改进早稻育秧基质及保温装备

水稻机插育秧应选用经多年使用育秧效果好的基质产品,尽量避免有机基质及不合格的基质育秧。育秧保温尽量选用大棚育秧,采用小拱棚育秧的应选择保温效果较好的薄膜育秧,避免选用保温效果较差的地膜保温育秧。

3.4 加强早稻直播成苗及育秧管理

早稻直播在选择适宜时间播种外,应加强田间水分管理,播种前田间每隔3~5 m 开排水沟1 条,播种到2 叶1 心期原则上田面不上水。做好直播田杂草封杀。机插育秧采用叠盘出苗育秧,尽量选用大棚保温育秧,选择气温上升期间播种。出苗后控制膜内温度,中午膜内温度短期不要超过35℃。遇中午膜内温度较高,应及时采用棚两头通风,防止烧苗。膜内要控温控湿,防止绵腐病、立枯病发生。2 叶1 心期可以通风炼苗,3 叶1心期保温膜日揭夜盖。小拱棚田间育秧在揭膜前应灌水。

3.5 开展早稻播种成苗及育秧技术研究

近几年气候变化使得早稻期间“倒春寒”现象频发,早稻直播、育秧烂种死苗情况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缺乏早稻直播、育秧烂种死苗的控制方法及指标和关键技术,迫切需要加强早稻直播、育秧“倒春寒”影响防控技术研究,提出控制指标、技术及标准。

猜你喜欢

死苗成苗历年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日照对安康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影响
菏泽市2020年气候特征分析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无纺布在油菜育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