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

2020-06-12

农技服务 2020年5期
关键词:放蜂黄山市松材

赵 莹

(黄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 黄山 245000)

管氏肿腿蜂隶属于膜翅目肿腿蜂科硬皮肿腿蜂属,是多种天牛类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势天敌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湖南、山西、广东省北部[1],在皖南地区1年繁殖6~7代。管氏肿腿蜂具有分布区域广、寄主类别多、寄生效果好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2-5]。松褐天牛是我国南方松林的主要蛀干害虫,不仅直接危害寄主树造成死亡,也是松材线虫最主要的传播媒介[6]。有研究表明,在林间人工施放管氏肿腿蜂可有效防治松褐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危害[7-9]。为黄山市松林释放天敌昆虫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提供参考,笔者在2013—2014年开展了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1.1.1 管氏肿腿蜂 种蜂从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防所引进,放飞蜂种由黄山市林科所实验室扩繁而成。

1.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黄山市岭南林场和丰乐水库的马尾松林分中,松褐天牛危害严重,单株天牛蛀孔大于5个,试验面积约4 hm2,林分密度1 200株/hm2,树龄12~14年,胸径15~25 cm、树高9~12 m;对照区设在距放飞试验区2 km外的马尾松林。

1.2 方法

1.2.1 放蜂方法 在松褐天牛蛹期或低龄幼虫期,林间气温27℃以上的晴天进行放蜂,岭南林场于2013年6月1日放蜂,丰乐水库于2013年6月10日放蜂,每个试验区放蜂1.5万头/hm2。放蜂时应先在树干上斜插1根大头针,然后把蜂管棉塞拉开,再把管口倒套在大头钉上或松树的枝丫上,管底略高于管口,以防雨水淹死部分未羽化的蜂蛹。

1.2.2 检查方法 一般松褐天牛孵化后便立刻钻入树干,1条虫道代表有1头幼虫,所以通过树干上的新鲜排粪孔推算天牛的幼虫数及被寄生的情况。在松褐天牛幼虫老熟到蛹羽化期间,检查管氏肿腿蜂的放蜂效果。放蜂1个月后,在试验区和对照区各设3~4个标准地进行调查,每个标准地面积约1 000 m2,随机选择20~50株林木调查。放蜂前用红色颜料对新鲜排粪孔做出标记,放蜂1个月后检查标记,看是否出现新鲜粪便判断寄生情况,并计算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第2年(按照第1年释放,第2年不释放原则)继续按此方法检查,计算寄生率,检查持续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

从表1看出,2个试验点释放管氏肿腿蜂1个月后,以放蜂点为圆心50 m半径范围内的寄生率为29.4%~39.3%,平均32.9%;3个月后管氏肿腿蜂已扩散至150 m左右,在此半径范围内的寄生率为34.9%~42.0%,平均38.0%。释放管氏肿腿蜂3个月的平均寄生率比1个月高5.1百分点,防治面积扩大8倍,表明管氏肿腿蜂的扩散速度快,寄生力强。释放管氏肿腿蜂当年防效达66.72%~77.54%。

2.2 持续防治效果

从表2可知,释放管氏肿腿蜂第2年,岭南林场、丰乐河水库对照区的松褐天牛感染率分别为7.29%~15.11%和9.16%~21.50%,两地试验区的松褐天牛感染率分别为1.03%~2.81%和0.83%~2.07%。经t检验,两地试验区与对照区的感染率达极显著差异。岭南林场、丰乐河水库两地的持续防治效果分别为75.69%~83.68%和77.16%~85.24%,释放管氏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持续防治效果较好且稳定。

表2 释放管氏肿腿蜂持续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

3 结论

通过黄山市野外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结果表明,当天牛处于幼虫或蛹期,林间温度在27℃以上时的晴天放蜂1.5万头/hm2,当年平均防效在66%以上;蜂群能在林间定居和繁衍扩散,且能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种群密数量,第2年的持续防治效果在75%以上。释放管氏肿腿蜂能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减少对松林造成的危害,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流行危害。

猜你喜欢

放蜂黄山市松材
放蜂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以及病原与病媒的综述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养蜂人的日子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浙闽两省联防联治松材线虫病
最后一只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