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效率影响消费者福利的经济逻辑

2020-06-12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效用物流业福利

张 馨 教授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52)

新中国成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当时的物流运作方式多数处于人抬肩扛、驴驮马拉的原始阶段。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工业体系建立,老一辈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铁路、公路和运输场站等基础设施,成立运输公司、储运公司及附属于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服务组织,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物流通过提供生产支持性服务嵌入从产品制造到最终消费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向消费驱动转型,过去以支撑大工业发展为主的“高能耗、低效率”物流体系逐渐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物流业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经构建相对完善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提升消费者福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物流效率提升

(一)物流发展政策环境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方向,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消除瓶颈制约、补齐薄弱短板、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

表1 物流业发展主要经济政策汇总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为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2014年国务院制定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规划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更加顺畅,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规划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又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指导和鼓励政策(见表1)。

(二)物流服务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物流服务的社会总需求呈平稳上升的发展态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物流服务有效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网络零售业快速发展也间接推动了物流配套发展。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3.1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长率较2013年累计下降3.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也随之增长。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3%;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可见我国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仍然较高。2013-2018年我国物流总额和物流费用总额如图1所示。

(三)物流服务效率提升

物流活动渗透生产、流通、消费的方方面面,我国社会物流服务效率正逐步提高。随着一系列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物流费用相对GDP的占比从2013年的18.4%降至2018年的14.8%,累计下降了3.6个百分点。美国物流费用率近年来均处于7.5%-8%之间,与美国相比,我国物流费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此,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于《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到2025年中国社会物流费用率降低至12%”的目标。

图1 2013-2018年我国物流总额和物流费用总额

图2 2013-2018年我国物流费用和快递成本

除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下降外,我国快递单件成本也在持续下降。快递服务作为物流服务的重要分支,其与消费者联系最为密切。我国快递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快递效率大幅提升,单件快递成本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快递总量为92亿件,2018年上升为507亿件,累计增长了4.52倍。2013年我国单件快递的平均成本为15.69元,到2018年下降到12.09元。2013-2018年我国物流费用和快递成本如图2所示。

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下降和单件快递成本下降均表示我国物流效率有所提升。物流效率提升将会给消费者福利带来哪些影响,下文将运用消费者福利经济理论对此展开分析。

物流效率提升对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一)基本假设

假设有A和B两个地区,两个地区消费者都需消费商品1和商品2,并具有相同效用函数,且商品1和商品2均为生活必须品,之间不存在替代效应。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式中U表示消费者总效用,u(x1)表示消费商品1的效用,u(x2)表示消费商品2的效用。商品1和商品2都为正常商品,消费边际效用具有非负和递减性质。

A地区商品1的价格为p1A,商品2的价格为p2A,消费者收入为wA。A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下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B地区商品1的价格为p1B,商品2的价格为p2B,消费者收入为wB。B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下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预算约束方程(2)和(2`)之所以为等号,是由于为了达到消费效用最大化,必须花掉所有收入。再假设:商品1在A地区的价格高于B地区,即p1A>p1B,商品 2 在A地区的价格低于B地区,即p2A>p2B;A和B地区之间的单位商品物流成本为t。

物流效率提升前,物流成本高于商品价格差,即:

物流效率提升后,物流成本下降并低于商品价格差,即:

(二)物流效率提升前的消费者福利

物流效率提升前,物流成本较高。对A地区而言,虽然B地区商品1的价格为p1B,较低,但加上物流成本后却高于当地价格p1A,即p1B+t>p1A,所以A地区消费者购买B地区商品1不划算,只能购买本地商品1。A地区商品2价格本身就低于B地区,即p2A<p2B,所以A地区消费者也只会购买本地商品2。

物流效率提升前,A地区消费者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为maxx1,x2UA=u(x1)+u(x2),约束条件为p1A*x1+p2A*x2=wA。由拉格朗日方法可得:

一阶最优条件如下:

根据式(5)、(6)和(7)可求出A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1消费量是价格p1A、p2

A和收入wA的函数,即;商品2消费量也是价格p1A、p2A和收入wA的函数,即x2A*=x2A*(pA1,pA2,wA);此时总效用为

同理,可推导出B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1消费量是价格p1B、p2B和收入wB的函数,即商品2消费量也是价格p1B、p2B和收入wB的函数,即此时总 效用为UA=u(x1B*)+u(x2B*)。

(三)物流效率提升后的消费者福利

物流效率提升后,物流成本下降到t`,且低于两地商品价差。对A地区而言, B地区商品1的价格为pB1,较低,加上物流成本后仍然低于当地价格所以A地区消费者购买本地商品1不划算,只会购买B地区商品1。A地区商品2价格本身就低于B地区,即所以A地区消费者只会购买本地商品2。

物流效率提升后,A地区消费者消费效用最大化问题的目标函数为m约束条件为由拉格朗日方法可得:

一阶最优条件如下:

根据式(5`)、(6`)和(7`)可求出 A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1消费量是价格p1B+t`、和收入 wA的函数,即商品2消费量也是价格和收入wA的函数,即时总效用为

同理,可推导出B地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商品1消费量是价格和收入wB的函数,即商品2消费量也是价格和收入wB的函数,即此时总效用为

图3 物流效率提升对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四)消费者福利比较静态分析

由于商品1和商品2之间不存在替代效应,A地区商品1价格变化不会影响商品2消费量x2和市场价格p2A,因此A地区消费者对商品2的边际效用不变,为,花费在商品2上的支出亦不变。A地区消费者收入wA固定,花费在商品2上的支出p2A*x2不变,故在商品1上的花费为亦不变。物流效率提升后,A地区消费者面对商品1的价格从p1A下降为在商品1花费原来一样多的钱,可以多消费商品1。

因此,当物流效率提升后,A地区消费者花费同样收入wA,消费商品1数量增加,消费商品2数量不变,因此消费福利水平提升(见图3左)。同理,当物流效率提升后,可推导出B地区消费者花费同样收入wB,消费商品1数量不变,消费商品2数量增加,因此消费福利水平提升(见图3右)。

结论

物流活动渗透生产、流通、消费的方方面面,随着近年来物流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和一系列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我国物流效率快速提升,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和单件快递成本均显著下降,且下降趋势仍在持续中。现有研究文献多集中于研究如何提升物流效率,较少研究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下降给我国消费者福利带来的影响。本文在我国经济向消费驱动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背景下,借助消费效用理论,研究我国物流效率改善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基于消费效用理论,研究发现:当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成本下降后,消费者能够在其他地区以更低价格买到同样商品,而放弃购买本地价格较高商品;在不改变消费支出和其他消费品数量的情况下,消费者能够从其他地区买到更多数量的低价商品,因此消费福利上升。

猜你喜欢

效用物流业福利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