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作文教学指导策略
2020-06-11卢秀庄
卢秀庄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的主要困难表现为: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进而导致害怕写作文这一心理因素,并形成恶性循环,越害怕越难写,越难写越害怕。针对这些主要困难,文章论述了一些针对性的作文教学方法,旨在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进而提升其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写作指导: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都很强的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作文在语文试卷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让孩子写好作文,是无数教师和父母的殷切期望。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尽管教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学生害怕写作。这重心理障碍形成之后,又反过来给写作增加压力,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害怕越难写,越难写越害怕。那么作文的主要难点集中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难点如下:一、文章是字、词和句子的有机组合,而这数千个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成千上万的词语和句子所能产生的组合是多如繁星的,写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章法,有一定规律但没有通行的真理;二、写文章更多考验的是综合素养,不仅仅是笔头的功夫,对于用词、造句和叙述等都有要求,一篇好的作文,必然是用词造句讲究、情节或逻辑通顺的,这也是作文的主要难点之一;三、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能,进展相对较慢,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去坚持练习。
本文针对目前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个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用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上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写作也同样如此。那么,兴趣是从哪里来的呢?有的是天生的,但更多的则是后天养成的,后者往往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兴趣还可以人为培养、人为激发。
那么怎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最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对于本身擅长写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对写作产生兴趣,只需要对这种兴趣进行维护和查漏补缺,使写作水平稳步前进;而对于并不擅长写作的学生来说,培养最初的兴趣就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兴趣最好的养分,充分的鼓励能迅速激发写作热情,特别是受作文困扰已久的学生;其次,作为教师,需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点出进步,哪怕这个进步微不足道,每个学生的内心渴望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的鼓励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努力并非是无用功;最后,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认真地阅读学生的文章,细致地了解学生所写的文章的内容,体会学生写作文时的心情尤为重要,因为作为文章的作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写文章时的心情被读者所感知、体察。针对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笔者往往适当地指出缺点,褒贬结合,以免学生自大;而针对写作能力弱的学生,笔者则会把重点放在表扬上,发现学生作文的进步之处,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重视对素材的积累
如前文所言,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这在互联网信息爆炸式增长、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的今天,也是难以改变的。网络上的文字、图像、视频等虽然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但这跟学生亲身体验后所形成的生活阅历有着天壤之别,因此,需要重视素材积累。
与过去只能从书本、报刊等寥寥几个渠道获取信息不同,正是由于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取素材的途径越来越多,接触到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不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多的信息,不积累的话也只是过眼云烟,顶多就是留下模糊的印象,这对于写作的帮助非常小。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素材。那么什么是素材呢?可以是偶然看到的一个新闻的梗概,可以是看见之后就深深喜爱的句子,也可以是第一次看见的词语、成语等。凡是写作时可以用上的,都可以作为素材进行积累,这样,当学生在写作时遇到难点,平时的积累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多练习
要写好作文,莫过于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经过足够的练习之后,就能解决写作时“无处着手”的大问题,而这“足够的练习”并不意味着书山题海,练习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持久。事实上,如果练习数量太多,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这反而与练习的初衷背道而驰。短小精悍、耗时较少的日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写日记,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遣词造句和思维表达的能力;在周末,又可以通过写较长的周记练习正式的作文写作。
除了书面的实打实的练习,还可以鼓励学生口头表达,这也是练习的一种,因为说话和写作是相通的,都是抒发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事实上,会说话比写作还要更难一点,因为能说会道的人,写作也往往“下笔如有神”,但善于写作的人却不一定善于口头表达,而且口头表达的效果往往还会受到周围环境以及个人思维敏捷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也会获得很大的提升。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回答问题、个人观点陈述以及日常对话中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文章不厌百回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文学家们都遵循的准则。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让古今文人孜孜不倦地探究,甚至形成红学这一门学问的《红楼梦》,也是经过了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修改。当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都是文学巨匠们写下传世佳作时的严格要求,目前的学生大可不必给自己的作文定下如此高的标准,不过,在写完作文后,都可以回頭细读一遍,寻找缺点加以修改,这些缺点或是用词欠妥,或是句式单调,或是文章结构分配不当。这样的修改不需多,每篇文章只要一次,每一次的回头阅读修改,都是一次提升。
因此,学生的文章在经过批改再发回学生手中之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回头细读自己的文章加以修改,也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讨论,集思广益。
五、结语
对于学生来说,有家长的倾听才有表达的主动,有教师的欣赏才会有写作的积极,家长的积极影响、教师的正确引导都是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的。如何教小学生写好作文,兴趣、积累、练习和修改就是其中的要点,教师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好引导,使学生善于并乐于表达自己,感受文字的美、思想的美和中国文化的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也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