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是中小学阅读推广的金钥匙
2020-06-11马晓声
马晓声
为什么当今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都在关注阅读问题,还有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甚至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开展阅读推广?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其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阅读量非常低,或者基本不阅读;其二,阅读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阅读”特指阅读书籍或文章,载体则既可以是纸张,也可以是各类电子终端。何以要做如此说明呢?原因在于一些人把听音乐、看影视、玩游戏等都划归为“阅读”,而这在客观上对以全民阅读为目标的阅读推广,往往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中小学阅读推广已经开展多年了,但是,从许多大学图书馆“考试前一座难求,考试后门可罗雀”的情况看,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推广工作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尤其是相关理念与实施方式和策略,还需要深入反思乃至重新建构。学校本来就应该是一个集中读书的地方,如今显然是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阅读和阅读生态方面出现了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既有的阅读理论、学习观念、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学校图书馆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方式等。
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和学习的特点,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之要求,基于“为未来与成长而学”的理念,下文将对文学教育及其在中小学阅读推广中的作用进行讨论。
一、文学教育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本文所讲的文学教育不是知识教育,它不是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种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也不是当今中小学模式化了的课文分析,更不是对文学创作的系统训练。这里的文学是指狭义的文学作品,确切地讲,是文学经典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教育则是手段,是一种特殊的理性活动,一种特有的传播一交流活动。也就是说,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作品为内容,通过教学或相应的活动来与人产生交流,进而完成对人的培育和引领。作为一种育人方式,它是有具体指向的,或者说其基本目标是在学校中帮助和促使学生养成热爱文学的风气,生成欣赏文学的能力,并且实现个人的成长。
文学教育是一个老话题,却又是一个新问题。如今社交媒体狂吸人们的眼球和时间,又时兴新媒体碎片化阅读,这样又有多少人还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文学经典?如今中小学教育多以知识和升学为导向,这样又有多少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还认同文学教育的价值?而现实生活中还有些人认为,文学既解决不了生计问题,又解决不了技术问题,讲文学教育是不是太过“务虚”了?
在教育活动中,“务虚”还是“务实”本质上是一个怎么看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价值取向的问题。智慧是“虚”,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测量出具体的数值;知识是“实”,明摆着、能记忆,可以测量对其掌握的程度。然而,当学生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的时候,最需要的是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固然与知识相关,但其关键处则是智慧。知识可以体验、可以检索、可以记忆,而智慧却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转化,需要思想、灵感、领悟方能生成。一个人只要能够获取一定的物质基础就能够生存,可是如果他的精神生活是残缺的,甚至是苍白的,那么他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生活更不可能是完美的,自然也就谈不上“美好生活”了。智慧不仅关乎精神生活,而且也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单纯务实、追求功利的人生是不健全的,虚实结合才有可能让人们走近“美好生活”。
文学教育关乎智慧,关乎个人精神家园的建设,关乎美好生活,这个“虚”是必须要“务”的。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就不难发现,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仅仅拥有实用性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有文学的滋养,而这种滋养可以直接影响到他的想象力、趣味、情怀乃至志向、理想等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教育能够助益人的成长,同时助益学校教育回归育人之本真,助益社会的文明与发展。
二、什么是文学教育,能够做什么
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文学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魅力的教育活动,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育人方式。它从优美、典雅的文学作品开始,借助认知和审美活动,直抵学生的内心,触摸并唤醒灵魂,启迪生命深处的变革,培养美好情感,引领人的精神成长。
文学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情怀”。何谓情怀?情怀是对人的动物性行为的一种超越,是日常行为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化,是个人趣味和胸襟的体现。人因情怀而有视界,而有格局,而有精神,而富于趣味,而富于梦想,而富于创造。我国古代有“诗教”,就是源于孔子时代的文学教育,而诗教所涵养的便是人的情怀。诗歌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最精美的语言,它最容易打动人,唤起人们的经验与情感,进而影响和改善人们的经验世界、精神世界,乃至心理与行为。
文学教育的关键在于阅读。与学科教育不同,文学教育所关注的是技能与趣味,而非单纯知识的积累。“技能”是品味,是鉴赏,即欣赏文学的能力;“趣味”是体悟,是爱好,即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而这些只能从阅读中来,因为,没有作品阅读的文学教育是缺乏魅力的,也是空洞的,更无法抵达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当然也就无从实现文学教育之目的。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让受教育者亲近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活动感受文学的魅力,提升个人的趣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形成以阅读为基础的思考、表达、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还关注知识的积累、思维的训练、文化的认同、审美的养成等。因此,文学教育意义非凡: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语言上,都具有很高的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其内容深度涉及人性、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这些不仅最容易感染人、打动人,而且能够形成阅读动机,能够引起深入思考,激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能够促进经验、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引领。文学是人之经验、情感、审美、思想与想象力的产物,它可以宣泄情绪,可以娱乐身心,亦能够启发心灵,能够指引人生。文学教育作为一种育人方式,其目的必然要定位在受教育者健康情感与健全人格的培养上,也就是对人性的引领。文学作品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人生經验,它们直接触及和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可以涵养人们的情感,另一方面亦促使人们去提升个人的修养。文学教育有两大特征:其一是审美;其二是思考。从表面看它们都属于操作层面,但在其背后却是丰富而鲜活的人生。文学教育也正是借助它们去唤起和提升受教育者审美与思考之能力,进而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
三、中小学阅读推广中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这已经基本成为世人的共识。但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何种路径去培养人,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如果所培养之人仅仅是记忆了一定知识,并且可以考比较高的分数,甚至拥有了必要的学历和文凭,这样就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了吗?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人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代替,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学校教育必须强化人类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东西,那就是灵活性和创造性。
人之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拥有是需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资源保障,也需要引领支持,还需要个人的体验、思考和内化。“资源”包括既有知识和实践经验,就学校教育而言,更偏重于既有知识,这类知识通常来自阅读。“引领”是一种外力,学校是具有集中给予这种外力的地方。“思考”是理性分析与判断的活动,也是养成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所在,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就没有对经验的反省,更没有知识的内化。对学生来讲,思考通常是与阅读相伴而生的。这也可以看出阅读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位置重要、意义重大。
阅读很重要,但现实中人们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关部门选择了阅读推广——借助必要而有效的手段,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且以此来助益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文明。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都在搞阅读推广,从现实看是解决学生阅读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从长远看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然而,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小学阅读推广的实际效果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从中小学阅读推广的活动层面上考察,没有把阅读推广当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游离其外、形式大于内容,这是导致阅读推广功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负责组织阅读推广活动的一般都不是教学部门或图书馆,组织者关注的是“亮点”,是“好看”。于是,把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极富表演性,追求“眼球效应”,而活动过后剩下的只有“一地鸡毛”。殊不知阅读行为本身是一件个人性很强的事情,也是需要内心沉静的事情——内心沉静利于对内容的把握、思考和体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那种活动化的、热衷于表演性,而忽视持续性、“润物细无声”的阅读推广,其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从中小学教学活动的角度考察,教师缺乏阅读意识和阅读引导,也是导致阅读推广功效低的原因之一。“教材为上”是当今中小学教学与评价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与家长,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似乎都把学习教材上面的知识,当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终极目标。其实,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明确指出了“读教科书不是进学校的最后目的”。现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实事求是地讲,如果还是“教材为上”,忽视通过必要的阅读来获取学科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有“核心素养”,有的只能是“核心知识”。而把阅读引导有机地融人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则是一项高附加值的阅读推广工T作。
从中小学图书馆生态结构上考察,资源(文献的收藏量、种类的丰富程度等)比较匮乏,可为读者使用的空间与设施有限,这些还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工作理念与阅读理念上存在误区。图书馆在工作上不能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主体性缺乏,除被动地搜集、管理、借阅馆藏文献外,在学习和阅读推广方面少有实实在在的作为,即使与学校相关部门一同组织了阅读推广活动,通常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更不要说发挥引领作用了;在阅读理念上“兴趣崇拜”,以“悦读”遮蔽了阅读背后的思考、批判、探索还有艰辛;另外,强调“课外阅读”,把学生的阅读活动人为地分割开来,“课外”的暗示,亦让家长甚至学生把教材之外的读物视为“闲书”而避之。
从中小学阅读推广的研究成果来考察,可以发现相关研究缺乏自己明确的对象,缺少属于自己的問题,缺失对“中小学”以及“学校教育”这个特殊语境的关注与自觉。在采用的研究范式、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乃至活动范例上,大都是沿用公共图书馆或高校图书馆已有成果。显然这就难以形成具有中小学特色的、有效的、具有推广意义的、可复制的理念与方法。阅读推广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文化性、干预性很强的活动,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来支撑,就难以收获理想的效果。
四、以文学教育开启中小学阅读推广之门
上文讨论了文学教育,也分析了中小学阅读推广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了把阅读推广做到实处,或者说为了真正解决中小学生的阅读问题,现在就从中小学生阅读本身人手,去归纳关键问题,然后寻找化解之道。
不要以为阅读仅仅关乎知识的学习,其实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密切相关。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健康成长和拥有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界,提升了人们的能力,而且拓展了人们生命的时间与空间。但是,一个人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们需要有一个养成和学习、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有启蒙、体验、训练和引领。阅读属于人的精神活动,其中涉及阅读目的与价值取向。所以,在阅读行为的背后,还有阅读观、阅读动机、阅读意愿、阅读态度、阅读趣味等问题。这些是阅读的问题,自然也是阅读推广所关注的重点。那么,用什么去打开阅读推广的大门呢?或者说用什么方法来化解这些问题呢?
答案是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这中间就包含了阅读的启蒙和体验,包含了基于训练和引领的阅读能力的学习与提升。文学教育关注情怀的培养,并且把对人性的引领作为目的,尽管这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它却不是空洞的、玄虚的,而是从阅读文学作品开始的,是通过建构个人良好的阅读观、阅读态度、阅读趣味,以及积极有益的阅读价值取向等,来逐渐实现的。
在中小学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态度是一个重要关节,打通了这个关节其他问题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了。但是,一种态度的形成无法强迫,一种态度的改变也无法一蹴而就,这中间要有熏陶、要有领悟,然后才能潜移默化。文学教育恰恰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而且其本身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态度:一个是关于文学的态度;另一个是关于阅读的态度。作为学生,如果仅仅关注文学阅读与升学、就业的功利关系,毫无疑问必然要忽视文学教育和文学阅读;如果他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发现了文学和文学阅读的意义,感受到了对学习乃至人生的引领,他就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态度,于是,他因阅读而拥有情怀,而懂得审美,而认识人生,而学会品鉴,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建构白己人生的意义。
事实证明,以活动为路径的阅读推广,在中小学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那么,改变一下思路,超越活动而借助教学的路径,能否抵达阅读推广的目标呢?一些研究者主张开设阅读课程,或者由学校图书馆员把阅读推广工作嵌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去。开设阅读课讲什么?能讲多长时间?是否每个年级都要开设?它和语文课又是什么关系?今天在中小学增设一门新课程那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另外,嵌入课程教学,需要有相当一批具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图书馆员,这在现实中也是很难保证的;而“嵌入”不同于“融人”,它难以避免出现与学科教学“两张皮”的局面。从这里看,阅读推广唯有选择“融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才是一条通衢大道。
阅读推广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合,文学教育可以算作是一个样本和示范。在中小学范围内,文学教育不是一个学科;它的实施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图书馆员,还可以是社团等;它重在文学作品的阅读,同时也关注阅读行为本身,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及个人感悟的阐发……这些都表明了它与语文课之间的差异。在中小学,语文课是文学教育的首选平台,当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乃至成为语文课的核心时,二者便相得益彰,而且学生的受益更是高附加值的。
鉴于文学教育和语文课的深度融合之范例,阅读推广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相融合,最为有效且可行的路径,就是图书馆或继续教育机构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强化教师的图书馆意识和阅读引领意识,使教师了解图书馆可以提供的资源,掌握多样化的閱读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把学科知识点与学科历史、学科文化相结合,同时结合上述内容推荐相关文章、书籍或网络文献;另一方面借助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查找、阅读、利用和分享不同载体与来源的文献。尽管阅读推广关乎学生面向未来与未知以及健康成长的问题,但是必须客观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升学考试的关系度。所以不要再讲“课外阅读”了,而是把学生的阅读整合起来,并且使之常规化、一体化。
阅读推广是一项事业,有其社会责任与文化担当;阅读是一种行为,一种助益个人成长与社会文明的行为。如果能够借助文学教育这把开启阅读推广之门的金钥匙,让人们切实感受到: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让自己从容面对未知与未来;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让自己拥有智慧、健全人格、人文底蕴和精神家园,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一种信仰。
注:本文为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52WN1407)成果。
(责任编辑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