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出发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
2020-06-11牟妮
牟妮
摘 要:2019年是我国新文科建设启动年,随着加强外语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课堂内容等新要求的提出,公共外语教学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媒介和主要载体,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本文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求出发,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研社会及学生的英语能力实际需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教育结构调整 应用型技术型 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调整中国教育结构,对近2500所高等院校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其中1600-1700所学校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构建起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调整的重点是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即应用型本科院校。到2019年,普通本科高校中有600余所已经和正在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加上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已达到1000余所,占所有本科院校数量的近三分之二。同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中,我们看到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引领的“中国教育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实,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力军。
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求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机构,培养的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职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实用性、开放性、职业性是该类院校的突出特色,这就要求其从生源特点、人才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区别于学术型或研究型大学,方能具有現实意义。而大学英语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既熟悉掌握本专业知识, 又能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纵观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课程,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用分离、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英语应用实践能力低等问题还未解决。随着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蓬勃发展,如何推动并实现以应用、职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于更好地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学改革中的内容供给方之一,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和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资源。虽然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立体、教学手段现代,然而从上述教学现状及需求来看还不能较好地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大学英语教材该如何建设? 对此进行探讨前,我们先来分析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
一、大学英语教材现状
目前市场上现行的主流教材出版时间基本在21世纪初, 即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编写出版的一批教材,被国内大部分高校选用,从其教材体系及教材内容来看,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而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结构的变化,目前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不适应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需求的问题。
1.教材定位与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者提供语言素材和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学习者的特点来制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2017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颁布,《指南》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级,科学反映了不同高校具有不同教学水平、生源情况、社会需求的状况。而从现行的主流大学英语教材来看,编写队伍主要由重点院校的专家和教师组成,更适用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缺少科学性、系统性调查分析,因此导致不同类型大学的英语教学目标雷同,不能很好满足应用型本科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效产出。
2.教材内容与教学需求
不同类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材应有差异性,这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使用对象的针对性和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是关键。教材内容要结合专业需要,考虑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以人文通识类文章为主,未充分重视应用型本科职业性、应用性的特点,与专业或岗位的英语需求缺少联系,导致学生投入时间和精力后收效甚微,出现“要用的没学,学了的没用”的结果,不能用所学英语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制约着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教材使用与教学课时
笔者从市场上了解了主要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情况(表1),一般包含有精读教材(综合教程)、泛读教材、听说教材、视听说教材、快读教材等,除纸质课本外,还有网络版教材,内容丰富,全面系列化。从表1可以看到学生用书少则20册,多则30-40册。而目前大学英语一般学习两学年近4个学期,普遍学时在180-260之间。从有限的学时可以预见大学英语教学基本就是“教教材”“赶进度”,围着课本不断地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主流教材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需求。我们只有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教材内容,才能实际有效地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
二、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建设探索
“教材编写应遵守思想性、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客观原则”,针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材内容的科学构建。
1.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大学英语课程性质确定大学英语教材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其核心办学目的,其所有专业设置、课程教学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而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强调要服务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国家战略培养和储备“专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需求。”
从这两大前提出发,大学英语教材的定位就要以“应用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场所必须的交流能力,以及相关涉外工作所必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线,让教材同时具备工具性、职业性、人文性特点,努力为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2.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
通过前述内容及对大学英语教材的定位我们看到,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必须要有“实用性”“职业性”才具有新时代教材建设的现实意义,才能使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区别于传统学术型或研究型高校,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在确定教材“教什么”之前,我们先调研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需求。
笔者对西南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2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年级(15级、16级、17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能力需求”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4500份,回收4000份,其中有效问卷4000份。我们选择了排名前30的“英语能力需求”项目。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30项英语能力需求集中表现在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作能力、个人提升五大方面。反映出当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需求表现出职业化和个性化的倾向,也反映了社会用人单位、人才竞争环境反馈给学生的信息内容。围绕这 30项能力需求调研,笔者对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建设思考如下,力求通过教材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英语能力需求”为教材编写内容导向。应用型本科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要进入职场打拼,因此教材的選材要针对现实的能力需求,注重应用实效。 我们获得了大学生对英语能力的客观及实际需求而形成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能力需求清单”,可以作为教材编写内容的前提和科学依据。
(2)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职业能力” 为教材编写理念。首先,充分掌握应用型本科的生源特点,始终立足于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听说读写齐头并举,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其次,应用能力不仅在于语言的应用能力,还要凸显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职业能力要着眼于养成学生正确做事的能力,做职场中人的素养能力。
(3)以“促进职业发展”为教材编写思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教材编写思路应以实现职业通用技能为主线,以实际职场互动交流为语言背景,以提升职场能力为应用根本,以促进个人职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实现 “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德”是职业道德,“人”则是在职场中的高素质职业人。
3.以纸质教材为中心,以智能学习平台为依托,集在线课程和新形态教材于一体的学习资源与模式
在大学英语学时缩减已成为常态的现实下,大学英语教材体系既要简约实用,又要科学全面。简约是指纸质教材体系的精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教材内容的广泛性、覆盖性、补充性。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应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内容,网络课程、数字资源为补充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扩充和整合。将课堂互动、课后自学、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
首先是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课程同步,借助数字技术解决学生语言基础薄弱与学时少的矛盾;其次是要加快网络学习平台的有效利用,将网络学习平台作为教材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发挥其更新快、资源新的优势,使大学英语教材内容更加灵活、时效、真实、符合实际和易于操作。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强调应用、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些能力的最终目标是服务职业取向,促进职业发展。作为体现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新时代下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现状出发, 以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个人需求为导向,以未来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突出应用性、坚持人文性,处理好英语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与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才能开发出合理的教材内容,实现供给内容的科学建设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120.
[2]王守仁.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5-17.
[3]蔡基刚.国家战略视角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 大学英语教学:向右还是向左?[J].外语教学,2014(2): 40-44.
[4]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283-292.
[5]叶树江,张洪田,李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阈下课程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6]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7]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系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