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对策探讨

2020-06-11李清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企业

李清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对国有企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查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较少,造成审计工作时需要更多的时间,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特点无法发挥。效益审计能有效推动企业经济发展,若能有效将两种审计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审计的监督职能,推动国有企业发展进步。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的表性进行分析,提出两者结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效益审计  企业

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第一点,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合理使用。经济责任审计属于一种综合性审计工作,具有审计范围大时间长的特点。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有企业更换领导者时才进行。由于企业领导者的更换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为准确的结果,才能确保未来的发展方向准确。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会发现由于审计的内容较多,审计人员不足而导致的审计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审计的主要矛盾。为此,为减轻经济责任审计的压力提高质量,将效益审计与经济审计相结合,将效益审计的最终结果作为参考对象,提高审计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第二点,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虽然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多范围广,但也仅限于企业领导者在任期间的管理活动,对领导者在任期间创造的经济效益无法查证。需要利用效益审计作为领导者业绩考核的标准。在实际审计过程中,针对领导者管理活动的效率、经济方面开展审计工作,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内部稳定。由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经济审计更具有全面性,对提高企业经济实力具有促进作用。

第三,满足经济责任审计职能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最大的作用就是能有效监督领导者是否合理行使权利。领导者是否履行经济责任并最终是否获得效益,作为审计重点,能有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将效益审计添加,能有效实现对领导者业绩考核的进一步审查。正是由于两种审计的有效结合,才能使领导者业绩责任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对提高领导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推动作用,由此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内部稳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的要点

(一)经营决策审核

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的合法性与科学性十分重要,直接影响领导者是否需要担负起经济责任。在审查过程中,经济决策的审核作为核心要点,通过对重大投资项目审计,从决策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确保决策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准确,才能有效避免企业发生经济损失,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审查工作效率。

(二)资金管理及重要资产投资效益审核

资金管理是效益审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企业资金利用进行合理评价,对重点资金的管理以及利用开展跟踪审查,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利用经济责任审计中,资金管理的审计效果作为参考,从而对企业领导者进行客观评价。

投资效益审查作为效益审计中的一个内容,通过对审计单位管理效益開展的评价,从管理方面来进一步评价领导者的经营管理能力。为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作为参考,进行客观合理评价。

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的对策

(一)企业内部构建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稳定,构建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将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制度相结合。按照两者的具体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体找出两者相似之处,才能保证构建的制度体系具有准确性与实用性。只有确保两者能够在同一个制度的管理下,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才能最终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制度体系规定两者的统一标准,即审计时间与审计评价。

审计时间要一致。效益审计时间较为合理,若想保证时间统一,需要将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的偶然性去除,按照效益审计的时间规定经济责任审计时间。只要保证两种审计时间在同一时间段内,由此就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节省人力资源,从而增强企业实力。

规定统一的审计评价标准。一般情况下,效益审计以企业预算指标为标准,经济责任的审计标准则更为广泛,还包括国有资产保值审计。要想规定两者的审计评价标准,在效益审计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审查,审计评价标准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工作时间,同时还能避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推动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实地观察法的进一步应用

要想有效将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结合,还需要利用更具有实用性的审计方法,比如实地观察法就能有效将两种审计结合,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实地观察法是审计人员进行实地审查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被审查单位的经营场所相关业务活动开展检查。通过实地观察法能有效了解被测单位的重要信息,并有效结合其他审计方法,由此发现被审查单位的问题,及时解决。

实地观察法能有效提高审计效果,又能保证审计的最终价值。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实地观察工作,从而保证审计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审计组要不断优化审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准确分配任务,比如在生产部门实地审查时,分配审计人员观察审计单位的办公地点以及资金存放位置,审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企业中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问题,只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由此来看,要想将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结合,还需不断灵活应用审计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三)加强资金管理与财务活动的审计

资金管理一直是效益审计的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对资金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评价,针对资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资金难转问题,同时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为确保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效益审计的资金管理,尤其是在资金浪费问题的审查过程中,需要对物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查看企业预期发展目标与最终的实际成果是否相同,最终由审计人员找出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为准确的解决策略,才能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情况,从而增大企业现金流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经营,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的重点应放在财务活动审计上,只有保证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有效合法性,才能确保企业内部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减少违法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效益。企业内部资金的合理应用,才能不断优化企业内部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审计方面,只有将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有效结合,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增强自身实力。国有企业不应安于现状,而是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审计增强企业内部稳定,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竞争实力,才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康健.探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56+58.

[2]李俊峰.小议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结合[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8(11):61-62.

[3]徐小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195.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